朱雄毅,艾侠/ZHU Xiongyi, AI Xia
中国版画艺术博物馆,深圳,中国
朱雄毅,艾侠/ZHU Xiongyi, AI Xia
1 夜景
我们驾车从深圳市区一路向北,在起伏的山林之间,陈旧的村落之旁,一座硬朗的建筑横卧在山体和街道之间,新建筑与周边历史环境形成戏剧对比,成为版画博物馆特有的第一印象。
这种略显强势的印象随着身体与建筑的步步接近而逐渐消解:结合南方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建筑体量的折叠架空展现出应有的低调和谦和,我们拾级而上,山体、绿林、旧村,随着建筑镜面的反射和身体的移动,景致不断变换。在我们的不远处,漫步的老人和嬉戏的孩童,填补了建筑师“处心积虑”设计的公共边界;在台阶上席地而坐的游客,与不时可见的艺术工作者,成为时光轴之中的另一道风景。这条隐约轴线的端点,百年的碉楼仿佛在为我们述说沧桑的故事。
博物馆位于二层的展区前厅非常朴素,几乎没有刻意的装饰。转角台阶之后,经过一个低矮的顶棚,便是豁然开朗的国内版画主展厅。在倾斜的坡屋面与抬起的天窗之间,光线柔和而均匀地漫射在展厅的各个角落,将参观者的身心浸润其中。在位于三层的国际展厅中,钢结构斜撑被戏剧性地置于展厅中央,成为空间记忆的媒介。不论是二层还是三层展厅,版画展品的布局都显得尽可能轻松和松散,因为空间本身也成为了展品。
1930年代,来自观澜的陈烟桥先生与鲁迅先生曾经一起策动的新兴木刻运动,促使版画成为唤醒民众与腐朽社会作斗争的最佳艺术形式,然而文革之后的中国版画发展却陷入了低谷,不免令人叹息。如何重新找到版画与市场的最佳结合点,成为深圳这座南方都市的文化契机。作为一门艺术、一个时代、一片产业的某种象征,深圳与版画,彼此有着暗合的机缘。位于深圳城市北郊的观澜版画原创基地,在原深圳客家村落大水田村的基础上改扩建而成,这里也是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先驱者、中国第一代版画大师陈烟桥的故乡。占地300,000m2的版画村,将现代版画工坊与客家古村落融合,以一种自发而完善的市场化机制进行运作。大水田村依山傍水,水塘、古井、碉楼构建成独特的客家风情,成为隐藏于都市繁华之外的一块净土。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名家名作,亦可亲身体验版画制作的过程。
随着版画展览、交易、传播活动日益活跃,观澜版画村现有建筑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当下的需求。建造一座以版画为主题的全新文化设施,成为一个必然的寄望。2009年初,深圳市以“观澜版画基地美术馆及交流中心”的名义进行了开放式的国际邀请竞赛。在获得专家评审第一名之后,我们经历长达5年的设计调整和建设周期。在深圳市政府和中国版画学会的努力下,这座建筑最终以“中国版画博物馆”的名义落成开放。
2 鸟瞰透视图
3 室外坡道与内部庭院
从场所关系上看,我们的设计方案包含了两条重要的轴线:其一是由现有村落(一条客家古街和一组旧厂房)向内延伸,形成的一条贯穿基地南北的“时光轴”,以示历史文脉的留存,旧建筑前的月牙形水塘也代表了客家文化的特征;其二是与基地上两座山丘制高点连线垂直的“景观轴”,遥望高尔夫球场。美术馆主体被抬高架设于两个山丘之间,美术馆形体折起,形成虚空的体量,让出时光轴,使之延续和山体相连。建筑主体的折起,为南方气候下的场所提供一个有阴影的覆盖,与“时光轴”垂直相交,成为一个汇集展览、工坊、咖啡厅等多种功能活动的、多元的公共开放空间。主入口广场选择靠近古碉楼与水塘的地方,成为旧建筑与新建筑戏剧性碰撞的交点。
建筑的公共空间设有展厅、画廊、艺术书吧、手艺工作室、多功能学术报告厅等多种功能;北部的工作区域则设有办公室、学术交流部、展览部、典藏研究部、公共教育推广部等部门。相应的交通流线也比较复杂,展厅虽设有电梯,但我们更提倡以内部慢行交通组织作为体验这座建筑的最佳方式,折叠的体量下,存在几条不经意的漫游流线,印证着这座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历史新旧关系。除了多种参观路径外,建筑师为科研办公人员设置了从东北侧二层进入的专属流线,为版画展品设置了从地下车库通过货梯抵达各层展厅的专属流线。位于东南侧的文化服务空间,可以作为重大节事的主入口。
尽管不同的流线相对独立,但视线却彼此渗透,建筑师特别设计了一条公众流线,提供给不去参观美术馆的游客。人们在大厅漫步后,通过中央坡道与楼梯可直达屋顶花园,欣赏观澜高尔夫景观和周边的自然风光。建筑的室外架空层采用不锈钢吊顶,不规则的反射使得此地的空间领域拉开与南侧碉楼,北侧自然山体的差异,强化了场所的存在感。镜面的效果也将庭院和周边景观聚集在公共空间之上,伴随行人在台阶和连廊的步行之中,呈现丰富的变化。
建筑与场所的两条轴线关系,构成了设计之初的逻辑线索。而这条线索的进一步发展和落实,得益于“结构体验”的设定:力学产生结构,结构让空间实体化,不同的空间组成建筑。这组“力学-结构-空间-建筑”的线索,决定着中国版画博物馆形态的生成:面对山体与村落形成约10m的高差,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合作,将主体建筑与山体护坡挡土墙结构脱开,形成独立结构体系。为了实现架空层的大跨空间体验,博物馆主体采用钢桁架的结构体系,通过4个核心筒支撑。出于功能需求,版画交易大厅采用局部大跨,8.4m×8.4m的柱网在局部升级为8.4m×16.8m,结构相应局部采用宽扁梁结构体系以获得更好的内部空间。既然钢结构桁架是保障建筑的架空和抬起的力学逻辑,那么,这一结构本身也应该成为建筑体验的一部分。展厅室内桁架在满足展墙功能需求的同时,尽可能暴露在观众视线中,成为空间的视觉重心,体现出结构的真实性。这里,结构与建筑是一种有机关系,暗指整体与局部、构架与细部之间存在必然的、不可分离的联系。
我们一直坚信“从复杂的条件中把握复杂特征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单地完成设计”的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版画博物馆是一座具备“诚实之美”的新建筑,它正在容纳多种事件、信息、价值活动,成为深圳城市的文化景观。新与旧、自然与人工、艺术与消费的碰撞,必然让这座建筑在未来岁月里获得更大的生机。□
4 新与旧的对话
5 从三层看入口与展厅的空间关系
6 首层平面
7.8 剖面
9 自然采光为展厅空间平添了明快的节奏
10 结构的枝杈延续了建筑的基本概念
项目信息/Credits and Data
位置/Location: 广东省深圳市观澜湖地区
主要用途/Program: 美术馆,博物馆,交易中心,研究和教学/Art gallery, museum, trade center, teaching and research
设计单位/Design Company: CCDI 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CCDI Group
建筑师/Architects: 朱雄毅(东西影工作室),凌鹏志/ ZHU Xiongyi (Dongxiying Studio), LING Pengzhi
设计团队/Design Team: 罗俊松,黄虹,程昀,程平,陈莉/LUO Junsong, HUANG Hong, CHENG Yun, CHENG Ping, CHEN Li
结构工程师/Structural Engineers: 黄用军,彭肇才,李少成/HUANG Yongjun, PENG Zhaocai, LI Shaocheng
机电工程师/ MEP Engineers: 张韬,许岸程,韩巍/ZHANG Tao, XU Ancheng, HAN Wei
设计时间/Design Period: 2009
竣工时间/Completion: 2014
场地面积/Site Area: 16,800m2
建筑面积/Floor Area: 18,680m2
建筑高度/Building Height: 23m
预算/Budget: 1.17亿元人民币/117,000,000 RMB
摄影/Photos: 方健/FANG Jian
China Scratchboard Art Museum, Shenzhen, China, 2014
2015-07-01
朱雄毅,CCDI东西影工作室主持建筑师、设计总监艾侠, CCDI集团总部研究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