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农学类期刊论析

2015-10-10 04:52刘兴亮张蕾蕾
出版科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农学民国刊物

刘兴亮 张蕾蕾

[摘 要] 对民国时期农学类专业期刊进行汇总,分析这一时期农学期刊出版的整体状况以及办刊特点。认为民国时期的农学期刊延续了晚清以来的办刊趋势,以传播先进农业技术为己任,虽有种种不足,但对民国农业在困局中的发展助益匪浅。

[关键字] 民国 农学 期刊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5) 05-0100-07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griculture professionaljournals.Analysis of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journals published during this period and its characteristics.Think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gricultural journals publishing trend since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memorial hall.They are to spread the advanced agricultural techniques for their pursuit.Although there are still many deficiencies, but th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the difficulty will provide a great help.

[Key words] The Republic of China(1912—1949) Agronomy Journal

民国时期,随着西学传播的进一步深入以及现代学科体系的逐渐完善,加之西方殖民经济对我国农业冲击的进一步加剧,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农学对国家的重要性。因此,大批知识分子一改传统中国知识阶层根深蒂固的鄙农观念,毅然投身农学研究领域,试图用自身所思所学挽救业已凋敝的农业经济。这期间,一大批旨在推进农业新知传播、农业技术普及的农学类刊物得以创办。本文即对这一时期农学类专业期刊进行汇总,并分析这一时期农学期刊出版的整体状况以及办刊特点。

1 民国农学期刊概况

为便于考察,笔者在收集农学相关原始期刊文献、分类目录索引的基础上,经广泛阅读并全面梳理,通过定性分析,确定“民国时期农学期刊名录”(以下简称“名录”,见表1),共159种。所用的农学概念,专指狭义的农学,即包括作物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和植物保护学为基础的农作物生长科学。同时,“名录”未包含刊载农学文章的综合性期刊,以及具有农业政治类和其他一些专科性期刊。

以上就是民国农学期刊的大体情况,从表1统计可以看出,民国农学期刊除《农学旬刊》《农村杂志》《农民通讯》《农学丛刊》4种刊物创刊地暂不知其详外,其他155中刊物主要分布于北京、上海、湖南、广东、广西、湖北、河南、福建、浙江、山西、黑龙江、台湾等省市地区。具体分布情况如图1。

从图1可以看出,农学类期刊创刊地以江苏居首,有29种,约占总数的18.23%,其后创刊数量超过10种的依次为广东15种占9.43%,福建12种占7.5%,四川11种占6.92%,北京、台湾各10种,占总数的6.29%。其余省市,除上海有9种刊物外,大多创刊数为5种以下。

若从七大地理方位考虑,东北地区共办刊物4种占总数的2.58%;华北地区21种占13.61%;华中地区19种占12.26%;华东地区45种占29.03%;西南地区15种占9.68%;华南地区43种占27.74%;西北地区6种占3.87%。见图2。

另就创刊时间而言,若以每十年作为一个统计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1920年前仅有10种农学刊物创刊占总数6.33%,而1920年到1929年则有刊物33种占20.89%。1930年到1939年创刊66种占总数41.77%,整个1940年代有49种刊物占31.01%[1]。见图3。

若以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战胜利等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进行统计,则可发现,从辛亥革命胜利肇造民国到北伐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12—1927),共计十五年时间,在这期间创刊的刊物有33种,占总数的20.89%,而从1928年始至卢沟桥事变爆发前,十年间计有66种占41.77%,抗战期间(1937—1945)有32种占20.25%,而抗战胜利后直至国民政府垮台(1946—1949)这四年内有27种刊物创办,占总数的17.09%,见图4。

民国农学类刊物的主办单位一般有如下几类,第一类为高等院校农学院或各类农业职业学校;第二类为涉农公务机构如农业厅、农民银行、昆虫局等;第三类为各种官办农业技术推广所、实验农场及专门研究机构;第四类为部分农资公司、出版社及社会组织;第五类是独立运营的农业类杂志社等。详细统计数据见表2。

通过数据分析、内容梳理,可以发现民国农学期刊的创办,一方面顺应了当时期刊创办的潮流,体现了当时期刊的一般特点,如刘峰、范继忠所言,期刊与学术事业相并而行,办刊者具有强烈救亡图存意识等[2]。另一方面它又表现出一些有别于其他刊物的独特样貌。

2.1 从办刊空间及时间来看,农学期刊分布不均衡

首先,从农学期刊办刊的空间视角来看,这一时期所办刊物主要集中于华东、华南、西南地区,东北、西北地区分布较少。江苏、广东、福建、北京、上海、四川、台湾等地所办刊物,占到农学期刊总量的一半左右,其中尤以江苏为最。笔者以为出现这种状况,一是由于江苏地区所在南京市大部分时间作为民国首都存在,具有汇聚人才、吸纳资源的先天优势。再则该地区本身农业基础较好,文化又较为发达,易于吸收先进科技因子。其他如广东、北京、上海等地区也基本处于民国政治、经济以及科学技术中心的地位,自然会成为信息、学术期刊编辑传播的中心。至于福建,由于该地区地理相对闭塞,受战争影响相对较小,且民国时期掀起的乡村建设运动在福建开始时间较早,在政府主导下进行得较为深入彻底,故而在农学领域以及期刊建设上能取得较大成绩[3]。四川、台湾地区分别作为抗战及内战时期的大后方,是特定时期内各界关注的重点,这一阶段“知识分子大量内移,因此农业改进的人才,也大都集中于此”[4]。同时也是国家着力建设的地区,此类因素当是两地农学期刊众多的原因之一。

其次,从时间角度考虑,民国农学期刊创刊数量略呈曲线发展的过程。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前,国内军阀混战、局势不稳,因此长达15年时间仅仅有33种刊物创办。自1928年国民政府完成国家统一至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之前,这将近十年时间里农学刊物创刊数量得以井喷式增长,达到66种。对于这种数量上的变化,当时人就已有清醒的认识。如1935年创刊的《农学月刊》在第一期《发刊词》中,编者刘运筹就直言:“去年号称‘杂志年,全国出版的定期刊物非常之多。即以各公私学校的出版品而论,也不在少数。今年的情形自不亚于去年,刊物仍是风发云涌。我们想要在图书馆里逐一地取来批阅,大有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之势。”此后的数年,因抗战及内战因素,农学刊物在创刊数量上已远不及战前。

2.2 从期刊主体来看,办刊多不规范

民国农学期刊在规范化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第一,期刊栏目不固定,变化繁复,动辄出现与办刊宗旨不符情况。如国立广西大学农学院所办《广西农业》杂志,1940年创刊之时,刊物设置《专著》《论坛》《调查报告》《译文》《书评》《农业消息》《附录》等栏目,但从第二期开始《译文》《书评》等栏目就已经不见踪影,一年后栏目仅剩《论著》与《农业消息》两种,而且文章容量也由创刊时的三十余篇,锐减至不足十篇。第二,刊物出版时间不固定。一些刊物创刊时表明自己是月刊或季刊,但是实际上出刊时并不能做到按期出刊。如江苏省立第一农业学校创办的《一农半月刊》办刊之初,拟定“每逢月之一日及十五日各发刊一次”,为此还编祝词歌诀:“四月一号,吉日良辰。半月刊出,教育维新。七栏安定,议论清真。棉林推广,聚精会神。班班科学,务去陈陈,始终如一,敬祝同仁。”[5]然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往往每期均不能于固定时间内推出,短则数日,多则月余,致使刊物不得不于1925年以“稿件积多,排印迟缓,以致出版必不能在规定之时间”为由,推出一两期合刊号。第三,农学期刊虽以农学为名,刊载文章却多不专以农学。《通农》杂志于论文中夹杂诗歌、随笔等文学形式,《湖北农声》甚至专门设置文艺栏目,用以登载诗词、小说。第四,刊物出版形式不统一。例如,一些刊物有些时候采用铅字印刷,有时则使用石印、甚至木活字印刷,创刊于南京的《农家通讯》一度是以手抄的形式出刊。另就文体形式而言,这一时期的期刊大多没有整齐划一的要求,部分刊物内,有文章是以白话写成,也有文章则是纯文言论述。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首先应是局势使然,刊物出版缺乏安定的外部环境,其次则是农学期刊普遍资金短缺。如《湖北农声》即曾于1936年第2期刊发启事:“因经济困难,经干事会决议改为季刊……一俟经费增加,即恢复原定计划(出版月刊)”[6]。其他诸如《农学记录》《新农会刊》《农村杂志》等也都出现过这种状况。此外,许多刊物普遍缺乏专职或专业编辑人员,要么以农科学生为主力从事编辑工作,要么以兼职或临聘人员担当刊发主力,这样自然会使刊物始终无法向专业化靠拢。

2.3 刊物辐射范围来看,刊物受众群体偏狭,地域色彩浓烈

由于农学期刊相对而言专业性较强,农学期刊的主办者只是集中于“中国少数知识阶层、实业救国论者和部分统治阶级中企望在中国建立近代农业的人”[7]。客观上造成大部分农学刊物,只能是内部交流或学术成果汇集的工具。另外,大多数刊物出于经费考虑,印刷数量往往很少,虽于刊中明确标明价格,但难以真正进入书刊市场,期刊的流通更多是靠赠刊、换刊等形式进行。期刊出版周期普遍不固定,而且很多期刊均较为短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众对刊物的接受。

此外,如前文所提及,农学期刊办刊地域的失衡,自然很容易造成农学刊物关注对象的极度地域化。纵观这一时期刊物,无论是栏目设置还是信息发布,亦或是知识普及,多以刊物所在地的农业发展来作为考量重心,地域色彩明显,这就使它们根本不具备大范围辐射、传播农学成果的能力。而至抗战时期,随着大批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南迁,农学期刊主阵地也转移到西南一隅。这种因局势带来的信息沟通阻滞,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学刊物的有效传播。

3 民国时期农学期刊的影响

民国农学期刊虽存在种种不如人意的地方,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当时的农学期刊作为农学学科研究领域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及时传播新式农学思想、农业技术甚至农业政策的一种重要形式。农学期刊的大量出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传统农学的思考方式,为农业技术人员及农校学生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园地,也为民国农业的某些方面起到助力添彩的作用。

3.1 初步搭建了农业技术传播的平台

民国时期,尽管国内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对于广大农村来说,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仍然是农村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生产工具十分落后,生产技术也是沿袭传统农耕的经验和模式[8]。这种情况已不能适应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要改造传统农业,关键是引进新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而大量出现的农学期刊,正好在推广和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方面扮演了“传播者”的角色。如《农事月刊》《发刊词》即言:“今思所以提倡而改良之者,惟先之以劝导,然后授之以新技术。使人人皆知农业之重要。并知不改良不足以增生产,俾其乐于振奋,方易收提倡实效,故本刊本此意旨循进。”[9]同《农林新报》一样,民国时期大部分农学刊物均秉持传播农学技术的办刊思路,试图改变我国传统农业格局,为抵御外敌入侵,发展本国经济贡献自身力量。如《湖北省农会农报》即开设《论说》《图书》《学艺》《法令公牍》《报告》等栏目,介绍作物良种、新式农机具,选登国内外农业新技术研究成果及宣传政府农业政策信息。又如《西北农报》《发刊词》云:“我国农民知识时间之不足,文字效能,每难普及,故本刊之读者对象,尤着重各地农村实际工作人员与中小学教师,盖尔等服务地方较久,素获农民敬仰,本刊将本院师生实验所得之良好结果,透过尔等而转达于农民,较之直接推广于农民,实事半而功倍。”[10]同样,民国时期创办的《农学月刊》《农声》《农友》杂志等,也都无一不以传播农业技术为己任,为当时农业技术的介绍与传播发挥了积极作用。

3.2 为民国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及农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帮助

前文已述,民国农学期刊主办者,高等院校与职业技术院校几乎占据半壁江山。而民国农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如北京大学农学院院长的董时进教授所言就是“培养出多方面的专门人才,如农业技术人才、农业教育人才、农民领袖人才、农业行政人才、农业经营人才(如县知事)”。因此,学校所办农学刊物,也多本着此类目标。1922年创办的《金陵大学农林科农林丛刊》就开宗明义地说,“兹因华东教育会之需求而有本刊,辑其立意并非由深奥之科学方面为入手”。为了能使学生们在学习之余,及时了解农学新知,大学所办农学刊物不但多开设了专门的新农业思想、技术介绍栏目,还利用自身优势,邀请有名望的农学家、农业教授等开设专栏讲授农学知识。同时,这些刊物也多设置有学生交流讨论专栏,鼓励学生发表习作,以此来达到提升学生农学素养的目的。除此之外,有关农学学科理论、课程划分文章及国民政府及地方当局所出台的农业政策也是刊发的重点。

其他机构如各地农学会、各机构所办实验农场、专科研究院等所办刊物,虽没有明确将农学教育作为办刊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由于大部分刊物本身就以新农学理论及知识普及为己任,故而也很容易起到助推农学教育的作用。像1940年代中期创办的《新农民》杂志就连续多期以《我们的要求》为题,发文呼吁农业研究人员及农学专业教师深入农村中小学,指导农村孩子学习农业新知识。又如广西农林实验场所办《农林汇刊》就寄语广大农民,“凡有农事上之困难问题发生,希望来函来场,当尽量解答”[11]。

3.3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一般认为民国时期农业虽发展缓慢,但亦有数十年之进步,特别是被有些历史学家誉为“黄金十年”的1927年到1937年,农业发展较为迅速。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威尔明顿校区助理教授陈意新将这期间所取得的成功,归因于“近代中国经济的商业化和国际化、集约使用劳力、以及在部分地区采用良种、新肥料和机器”四个方面[12]。这其中良种、新肥料和机器的使用就正是农业技术进步的表现,技术的进步则与农学期刊在知识传播、技术推广方面的作用密不可分。故而从上述角度来看,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农学期刊在一定程度上对民国农作物产量的提高是有助推作用的。如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农业推广较有成绩的中农所、各农事试验场以及各农科院校将改良作物品种作为工作重点,所办的《农业推广》《农业革命》《农专旬刊》《浙江农业推广》《蜀农季刊》等基本每期都会刊登有关稻、麦、棉等良种推广以及病虫防治等方面的科研论文或研究报告。以《浙江农业推广》为例,该刊隶属于浙江省农业技术人员推广养成所,该所农技人员大多投身浙江各地农村生产一线,指导农民进行技术改进。所内所办实验农场,则负责新作物、新品种的培育与研发。每有新品种、新作物问世,即于所办刊物发布消息,廉价出售。这样以刊物为平台,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养成所在数年时间就将本所技术与作物,在江浙一带大面积铺开,至1939年“浙江省新农业几成跃进之态”[13]。当然,这一时期农业技术进步、农业产量提高的绝对不仅仅只浙江一省。笔者据许道夫所编《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一书所列数字统计,战前农业各项指标年增长指数均可维持在3.67%左右[14]。而另据实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农情报告汇编》所列1931年到1934年全国农业数据,粮食作物总量增幅更是突破9.24%,特别是被政府及研究单位重点关注的棉花、茶叶、玉米等,在全国各省普遍维持着一种增长的势头[15]。可以说,以上成绩的取得是与当时农学刊物技术推广与信息传递密不可分的。

4 结 语

总的来说,民国农学期刊的创办一方面延续了晚清以来农学期刊的办刊趋势,另一方面也顺应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全国大办期刊的时代热潮。这一时期,在“科学救国”的理念引导下,广大新式知识分子、青年学生以及大批农业领域爱国人士,以革新技术、传播新式农学思想、促进学术交流为宗旨加入农学期刊创办队伍。一时间,大批农学期刊得以步入成长的快车道,而且这种发展趋势一直持续到抗日战争爆发。同时,由于贯穿民国始终的国内局势动荡,加之外敌入侵,以及传统农业思想的根深蒂固,使得农学期刊并没有保持一种持续向上的发展。加上这一时期农学期刊规范化程度不高、学术水平有限,一些刊物所登载农业技术,仅仅停留于国外技术的引入,并不能完全适应当时农业现状。以上因素最终导致当时的农学期刊数量虽众,但无论是对农学学科的发展,还是对农业技术的传播,以及农业整体实力的增长,影响都是有限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的遗憾。

注 释

[1]杨文钰.农学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57

[2]刘峰,范继忠.民国(1919—1936)时期学术期刊研究述评[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8(3)

[3]李在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福建乡村建设运动的社会背景分析[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2(3)

[4]郭敏学.把握时机[J].农林新报,1924(1-3)

[5]张剑.祝词三[J].一农半月刊,1924(1)

[6]刊物编辑部.启事[J].湖北农声,1936(2)

[7]张静如,刘志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239

[8]龚会莲,刘文瑞.民国时期的农业问题及其启示[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9]张世雄.本刊发刊章程[J].农事月刊,1922(1)

[10]章文才.发刊词[J].西北农报,1946(1)

[11]广西农林试验场.本场启事[J].农林汇刊,1934(3)

[12][美]陈意新.重新认识民国时期农业经济:对中国学者近年论著的评论[C]//中国学术(第1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2,218

[13]李仁柳.浙江新农业跃进姿态[J].浙江农业推广,1939(2)

[14]许道夫.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337-342

[15]实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农情报告汇编(1934)[J].1936(第13号特刊)

(收稿日期:2015-01-03 )

猜你喜欢
农学民国刊物
中国古代农学风土论的形成、演变与价值
蒲松龄《农桑经》的农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刊物贺词
《广西农学报》投稿指南
系列刊物介绍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我最喜欢的刊物
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