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毅
1970年9月,我13歲的时候。那天,我放学回家,见父亲在看一张发黄的照片,我好奇地过去瞅瞅。父亲见我过来,指着照片对我说:“这是当年爸爸参加新四军一年后,出席支队第一次党代会的合影。”“爸爸,你能给我讲讲你过去的事吗,我可从来没有听过。”
父亲喝了口茶,就对我慢慢讲开了:“爸爸1920年12月出生在贵州三穗县一个侗族农家,15岁就跟随红六军团长征,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8岁‘抗大’毕业,分配到新四军,从延安奔赴豫东敌后抗日,打击小鬼子……”
“爸爸,你和小鬼子打过仗,杀过小鬼子吗?”我问道。
提起打仗,父亲精神起来:“打过仗,打过好多仗。爸爸1940年2月当营长,与小鬼子交战,那是硬碰硬,刺刀见红啊!在1940年上半年,我们营就有4次与小鬼子干上了。3月初,伏击‘日军天皇慰问团’;3月底,伏击白玉楼出来扫荡的日伪军;4月初,激战山城集李黑楼;6月初,马桥阻击战。四次战斗,全营共毙伤小鬼子180余人,那真叫一个痛快……”
从22岁负伤到80岁病逝,从风华正茂到耄耋老人,58年的时光在伤残中度过。这就是我的父亲杨德忠,我心目中的英雄。
(责任编辑:王仁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