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201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马达轰鸣、铁甲驰骋,在所有参阅的27个装备方队中,当首发出场的99式坦克以1+2+3+4×3的“箭形”队形轰鸣驶过天安门广场时,充分体现了“陆战之王”锐不可当的气势;当凝结着内蒙古一机集团广大干部职工辛劳汗水和深情厚谊的7型装备产品,以威武雄壮方阵,安全、顺利、高标准地精彩亮相,再次成功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时,守在电视机前观看阅兵盛典电视直播的公司职工们,一双双眼睛闪着激动的泪花,一张张笑脸透出激扬的神采。此时此刻,我们每一个一机人的自豪感竟是那样的强烈,难以按捺的心情竟是那样的澎湃激荡!一机人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坚持不懈的追求,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壮我军威,扬我国威。
作为国家特大型工业企业、国家保军骨干企业,内蒙古一机集团始终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以服务于国家国防安全、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为核心使命,自1958年共和国第一辆主战坦克在公司诞生以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军品已形成轮履结合、轻重结合、车炮一体协调发展,服务陆、海、空、二炮等多军兵种的研制生产格局,实现了涵盖战斗、保障、火力打击和一体化信息装备的拓展转型,成为国家唯一的主战坦克和8×8轮式战车研发制造基地。
用心造精品
武器装备是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国家安全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今年内蒙古一机集团承担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俄罗斯坦克大赛、某重点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军品任务,面临着政治责任大、生产任务重、质量和安全风险高等严峻形势,给组织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繁重的生产任务,为确保阅兵车辆万无一失,公司上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超前部署,精心筹划,科学组织,全力保障,狠抓落实,无论从研制、生产、质量、保障等方面都高度重视,按照阅兵活动的要求,全方位为部队提供服务和支持,以确保胜利完成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公司专门成立了由董事长、党委书记白晓光,总经理魏晋忠等相关领导组成的阅兵装备保障领导小组,负责此次阅兵任务的总体筹划、组织协调,制定了工作计划、联络协调、安全保密等相关制度,分解落实了工作责任,为后续工作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与此同时,编制了受阅装备技术状态检查验收标准、保障实施指南和应急保障预案,在阅兵装备保障领导小组的有力领导下,各项工作全面展开。
这项任务能否圆满完成,关系着国家形象、企业声誉,面对系列军品任务生产的艰巨性、复杂性,公司领导号召全体职工要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决战的姿态和超常规的措施,排除万难,以最充分的准备迎接最困难的挑战,全力以赴打好这一“战役”。
公司从全局战略高度出发,1月23日,专门召开了动员部署会,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落实措施,落实责任,激发干劲。广大职工纷纷行动起来,表示要全力以赴、集智攻关、争分夺秒、按进度要求坚决完成目标任务,向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针对繁重的生产任务,白晓光、魏晋忠等领导深入到生产一线,要求全公司上下充分发扬好敢打硬仗、愈战愈勇的优良传统,做到“立下军令状,制订时间表,明确责任人,落实责任制”,全力以赴、后墙不倒,按计划高标准把装备交付部队。
各承制单位针对复杂生产经营形势,以高度的责任心组织好各阶段的生产,主动承担压力,结合各自实际制订有针对性的计划组织措施,合理安排产能,努力实现在重点上有保证、在难点上有突破、在薄弱环节上有弥补,确保了生产经营任务快速推进。
公司各系统都加强了与生产一线的沟通,做到了解实情、靠前作业、现场办公,及时协调解决科研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并打破常规,各项工作不坐等,而是做好详尽的预案,尽力往前赶;科研技术系统抽调精兵强将,组成现场服务队,及时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设计、工艺问题,保证了现场工艺文件的一致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质量系统结合精品工程的推进,突出强调了全过程、可追溯的质量控制,推行了某重点军品生产责任链管理。
广大职工纷纷行动起来,勇挑重担,你追我赶,没有节假日,没有八小时工作制,无论你走进哪个车间、来到哪个机台,到处是机声轰鸣,到处是沸腾的场面;宁静的夜晚,无论是科技楼,还是厂房里,依然灯光闪烁;大家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把为国增光、为企业增荣誉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浸透在日日夜夜的时间里、点点滴滴的行动中。
为确保阅兵装备整修和保障按计划、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公司又召开“决战决胜100天、重点工程坚决完”劳动竞赛动员会。广大职工以迎接新挑战、把握新机遇、实现新突破的坚定信心,以时不我待、勇于担责、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再一次投入到全面打赢攻坚战中,确保了阅兵装备正式交付接装部队。
全心做保障
三军列阵,铁甲生辉。为确保装备顺利通过天安门广场,公司把保障任务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从3月份到6月份为基础保障阶段,6月中旬到7月底为集中保障阶段,8月份为全练保障阶段。
3月初,各参阅部队开始阅兵训练工作,公司及时派人到各受阅部队训练现场,对部队保障人员进行培训,指导部队对车辆进行正确的维护保养与检查。公司先后派出20余人次,为参阅部队提供了前期训练保障。针对装备在前期训练过程中发生的产品质量问题和官兵使用问题,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制订整改措施,确保每一个问题都做到归零管理。通过磨合,装备的状态逐步趋于稳定,官兵的技术趋于成熟,为后期进驻阅兵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阅兵装备保障的各个环节中,现场技术保障无疑是重中之重。公司从技术部门和生产部门选拔了25名政治合格、技术过硬的骨干作为保障队员,带着公司的殷殷重托,带着为国争光的强烈愿望,进驻阅兵村。
根据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和军方的统一部署,技术保障队按照军方确定的训练计划,制定了详细的装备技术保障计划,及时与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和受阅部队沟通,了解训练情况,及时调整计划,尽力满足部队训练技术保障的需求。为使技术保障更有针对性,保障队成立了四个保障组,按照预先编制的受阅车辆技术状态检查验收标准,积极配合受阅部队的保障人员开展工作,并建立了专门问题处理渠道,切实做到工作有依据,项目有检查,责任落实到人,处理问题不过夜,确保受阅装备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为确保装备备件的及时供应,公司一方面提前做好备件的储备,另一方面及时组织生产和采购。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公司所有阅兵保障所需备件均能按时交付技术保障队。
内蒙古一机集团领导和装甲兵驻公司军代室的领导先后多次亲临现场了解情况,解决保障现场存在的问题,指导下一步工作。同时非常关注保障队队员的工作生活,要求各单位切实关心保障队员和家属的工作生活,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无后顾之忧,安心工作。
“哪里有需求那里就有保障,哪里有故障那里就有我们。”保障队员如是说。保障大队针对阅兵装备品种多、产品新、保障难度大的特点,严格按照“打造精品工程,服务保障一流”的原则,始终坚持“零隐患、零故障、零抛锚,一切问题归零”的目标,保障部队训练的顺利进行。在阅兵村工作没有时间点,随时跟进演练部队进行保障,有时凌晨两点就开始保障工作,每天都工作十多个小时,冒着38℃的高温,甚至有时达到40 ℃检修设备,排除故障。他们始终牢记使命、不负重托。硕士研究生毕业的王利涛结婚12天就告别妻子来到保障队,负责整个战车的关键部位制动系统的保障;李雄雄的孩子才两岁因为没人照顾,只好送回老家由父母照顾;陈智渊的孩子参加高考也顾不上管;还有像宋宝立、卢永革依然跟年轻人一样奋战在保障第一线的老同志;已是第二次参加阅兵保障工作的501车间主任陈刚、503车间副主任李志勇,对“新手”言传身教,起好带头作用;负责整个保障协调沟通管理工作的技术保障队队长张德文,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岳母去世他也没能回去尽孝,内心充满了愧疚……“台前保障尖兵,台后无名英雄”,这就是对保障队员最真实的写照。
几个月来,公司全体技术保障队员与受阅部队相互配合,克服产品多、现场条件差、天气炎热等不利因素,以精湛的技术和饱满的热情积极为受阅装备提供技术保障,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始终与部队官兵凝聚在一起,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确保了受阅装备始终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圆满完成了阅兵保障任务。
丹心铸辉煌
岁月的漫长成就了历史的厚重。走过60年历程的一机人,始终秉承“把一切献给党”的伟大兵工精神,在传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兵工文化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培育形成了“担当责任,开拓创新,敬业奉献,永争第一”的企业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光辉业绩,从1954年国家批准建厂,到1958年12月25日在新建成的生产线上,试制出新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辆主战坦克,不仅填补了中国国防工业生产中的一项空白,从此中国人不能制造坦克的历史结束,而且标志着工厂从此成为坦克制造生产的摇篮。
1959年10月1日,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阅兵式上,由工厂生产的32辆主战坦克轰轰驶过天安门,万众欢呼,中国人民仅仅用5年的时间造出了让外国人曾断言至少用20年方能制造出的主战坦克,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行制造主战坦克的时代已经开始。
1963年完成自主研制的装甲特种钢定型,不仅填补了国家的空白,打破了西方国家和苏联的垄断和威胁,而且建立起了中国自己的坦克用钢体系,使处于危机状态的中国主战坦克生产得以正常进行,此项目还获得了国家创造发明集体特等奖。
1974年研制定型了中国第一代中型坦克,被命名为“69式中型坦克”,标志着中国的主战坦克已由仿制转到了自制,中国主战坦克研制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1984年10月1日,凝结着工厂职工心血的3个新型挂胶履带坦克方阵万无一失地通过了天安门广场,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向中国和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坦克制造业的实力与进步,奏响了震撼世界的中国坦克胜利进行曲。
1999年10月1日,在共和国成立50周年阅兵式上,公司生产的新式军品组成三个方阵,威武雄壮地走在机械化部队的最前面,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再次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坦克的铁甲雄风。三种型号的军品装备分别获得了国家颁发的金、银、铜奖。
2009年10月1日,在共和国60华诞的大阅兵方阵中,公司研发制造的新一代主战坦克和步兵装甲突击战车等五种产品组成五个方阵,又一次接受了党中央和国家领导集体及人民的检阅。荣获总装备部阅兵保障突出贡献奖、兵器工业集团装备保障工作突出贡献奖。
内蒙古一机集团始终坚持以军民协调发展为根基,不断发展创新,公司研制的某机枪遥控武器站方案竞标取得成功,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该武器系统领域的优势地位,丰富了小口径武器系列,为公司坦克及轮式装甲车辆武器平台系列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某轻型坦克在三年半时间内八次竞标、八次胜利,分别获得该项目的整车总体方案研制权、整机总装生产权、四个分系统方案研制权;新一代“陆战之王”——VT4坦克作为公司最新研制的外贸型主战坦克,展现了出色的机动性能和精确的行进间射击能力,被部分外国媒体誉为可与美国M1A2和德国豹2等世界第一流主战坦克相媲美;而轮式装甲安防车研制成功完成了从轻型到重型轮式产品领域的全覆盖,进一步拓展了轮式谱系;国家“863计划”大功率AT变速器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现代交通技术领域的空白;4×4轻型战术车填补了国内轻型战术车防雷技术领域空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消防坦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经过60多年的发展,军品已形成了轮履结合、车炮结合、轻重结合、内外贸结合的发展新局面;民品形成以铁路车辆、石油机械、工程机械、车辆零部件为核心的新格局。军民品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营业务由单一履带车辆拓展到多种军品。通过不断改革,公司实现由封闭的计划经济向开放、合作的跨地区、股权多元、以军为本、以车为主、军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军民结合型车辆制造集团转变。荣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行业十强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和“中国名牌企业”等称号,先后四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铁流滚滚,气势如虹。站在60年历史之巅,新征程路上的一机人,承载着祖国殷切期望,肩负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正以一种“向前走、向前看、直达顶峰,绝不后退”的精神,聚集起强大的力量,勇敢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责任编辑:罗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