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对毛泽东价值论的继承和发展

2015-10-08 05:40李青峰
重庆行政 2015年4期
关键词:邓小平毛泽东主体

李青峰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这段话肯定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是一脉相承的,它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典范,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实践价值。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就是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邓小平同志最鲜明的思想和实践特点,就是从实际出发、从世界大势出发、从国情出发,始终坚持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价值论是这两大理论成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人民是价值主体

价值是一个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概念,对于哲学的“价值”概念,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看法。马克思认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1]这句话说明了价值的形成源于主体的需要,价值形成的条件是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价值本质上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因此,任何价值都是相对于一定的主体而言。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都把人民作为价值的主体,这同马克思、列宁、毛泽东是一致的。毛泽东认为人民群众是价值的主体,他说:“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原则问题”[2]。毛泽东把为什么人的问题当作根本问题、原则问题,这说明他一开始就以人民为价值主体。他还说:“什么是我们问题的中心呢?我认为,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 [3]谁是价值的主体和评价价值的主体?以什么人的利益和要求作为价值目标、价值标准问题是价值论的中心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的观点是鲜明的,立场是坚定的,他认为,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发展的推动者,只有人民才是价值的主体,价值的判断者,一切应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中国一切事情必须经过人民,人民具有最终的发言权。他认为像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国家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依靠人民的力量,必须把马克思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能照抄照搬外国经验和马克思的“本本”,提出“中国革命的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4]正是看到了人民主体性的巨大力量,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带领中国人民把马克思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开创了一条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经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成功道路。

邓小平同志继承了毛泽东关于人民是价值主体的思想,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作为他的价值论的核心,坚持把人民群众作为价值主体和价值评价主体。在邓小平看来:第一,以人民群众作为价值主体是由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创造自己的历史,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邓小平历来重视这一观点,他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办,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不能拿外国的那一套去建设中国,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独立自主,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永远不称霸,但反对任何国家以任何借口干涉中国内政,他强调“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坦率的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5]这些话充分显示了他尊重人民的权利,尊重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和建设中的主体性。第二,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动力。他认为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伟大而长期的事业,共产主义的实现需要无数代人的长期艰苦奋斗,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失去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共产党人要尊重群众的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必须把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概括和总结上升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用于指导人民群众的实践。在改革开放初期,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包干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得到了邓小平的充分肯定,并把他们的这一做法推向全国,从而揭开了中国改革的序幕。他常说“我个人做了一点事,但不能说是我发明的。其实很多事是别人发明的,群众发明的,我只不过把它们概括起来,提出了方针政策。” [6]第三,人民群众既是价值主体,又是价值评价主体,是价值主体和价值评价主体的统一。所谓价值评价是指主体作出有关价值客体对自身有什么样的价值及价值的大小的一种判断。邓小平历来坚持人民群众是价值评价的主体,他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同不赞同”“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拥护不拥护”作为判断我们党工作好坏得失的标准。他说:“共产党……它之所以成为先进部队,它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群众,正因为,而且仅仅因为它是人民群众的服务者,它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并且努力帮助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争。” [7]这充分显示出了邓小平把人民群众作为价值主体和价值评价主体的统一。

二、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是价值评价标准

价值评价是主体对客体是否能够满足主体需要及其程度的评价。在价值评价中,主体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为前提的,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需要,就会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同一主体在不同情况下也有不同的需要,因此也会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所以,以什么样的主体作为价值主体是价值评价的前提和基础。毛泽东和邓小平都以人民为价值主体,决定了他们必将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价值评价的标准。毛泽东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先锋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一切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在革命和建设中必须团结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坚决反对脱离人民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路线是战胜一切敌人的法宝。他认为,共产党的一切行为言论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我们这个队伍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的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8]可见,毛泽东是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价值评价标准的。

邓小平进一步发挥了毛泽东这一思想,他提出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价值尺度。在邓小平看来:第一,生产力标准与人民利益是一致的。生产力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在这一点上毛泽东同志晚年犯了错误,他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去追求所谓的“一大二公三纯”的社会主义,这样就背离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多次强调生产力标准问题,他说:“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归根到底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 [9]又说:“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 [10]邓小平重视发展生产力,把是否发展生产力和满足人民的需要作为党制定一切政策的标准,这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人民和国家的利益是一致的,我们党所做的一切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正确揭示了价值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第二,生产力标准具体体现为“三个有利于”标准,而后者才是价值评价的最高标准。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指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1]是改革开放和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判断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进一步深化,发展生产力是途径,增强综合国力是目标,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最终归宿。这就突出了邓小平“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论思想,解放发展生产力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首要目标,共同富裕为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首要目标,这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又体现了价值主体的愿望和需求,从而使价值评价进一步具体化,使人民利益标准具有更强的操作性。“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三、人民追求的价值目标具有阶段性

价值目标是价值主体对自己的价值追求的一种观念性把握,反映了价值主体的长远利益和需要,是人们进行价值实践的动力。毛泽东时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有封建地主阶级、封建军阀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外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是当时社会的价值目标。所以,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民主主义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12]这是当时社会的总价值目标,但总的目标要靠阶段性目标的实现才能成为可能。在实现这一总价值目标时,毛泽东提出价值目标的阶段性,即中国革命分两步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在这一正确思想的指引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紧紧依靠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的努力奋斗,赶跑了日本帝国主义,打败了蒋家王朝,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 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到1956年又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这两大目标的实现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中国人民第一次成为了自己国家的主人,人民的价值主体地位得到了确立,那一代人的社会价值目标得以实现。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价值目标观点,一方面,同毛泽东一样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价值目标,另一方面,又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征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为依据,提出了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价值目标。邓小平说:“中国共产党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他的目的是要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13]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价值目标,邓小平提出: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特别是他还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到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80年翻一番,第二步到20世纪末建成小康社会,第三,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收入水平。这是一个全面体现人民物质追求、政治追求、精神追求在内的综合价值目标,又是一个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切实可行的价值目标。可见,邓小平和毛泽东一样,都重视阶段性价值目标的实现,并把阶段性目标看成是实现总价值目标不可缺少的部分。邓小平的这一重要思想观点对于今天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人民实现价值的主要手段是改革

价值手段即价值实现的途径和方式,是主体借用何种方式,采取何种办法来达到自身的目标、满足自身的需要。毛泽东认为,中国共产党要想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毛泽东把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自身建设作为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目标的主要手段,他认为中国革命的特点决定了必须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必须依靠人民大众,联合社会各阶级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而党的建设是二者取得胜利的保证。“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正确地理解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的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毛泽东继续采用革命时期的群众运动就违背了经济建设的规律,把商品经济、市场关系、价值规律等一概视为“资本主义”的东西,这样就严重压抑了人民群众作为历史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主义失去了活力。

邓小平深刻总结了毛泽东的经验教训,根据国际国内情况的变化,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观点,把工作中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提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他常说“我是主张改革的,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 [14]正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的领导集体找到了实现新的价值目标的正确途径,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人民主体性地位不断提高,社会价值的目标也在一步步实现。

邓小平对毛泽东价值理论中的继承和发展表现在很多地方,内容十分丰富,但主要就是以上四条。当前,我们深入学习研究邓小平的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2][3][8]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毛泽东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6][11][14]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版.

[7]邓小平文选: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3版.

[9][10]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3版.

[12]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6-1317页.

[13]邓小平文选: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3版.

作者:中共重庆市委党校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宋英俊

猜你喜欢
邓小平毛泽东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红色读物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
邓小平总书记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