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互联网投融市场尤为热闹,包括美团旗下的猫眼电影、外卖平台饿了么和农产品垂直电商一亩田在内的一众“互联网+”的明星们纷纷陷入了舆论漩涡,而争议焦点均是“数据造假”。
最早是“互联网+农业”的明星企业、农产品B2B电商平台一亩田的数据受到各界质疑。在今年6、7月份,就有很多人发现了一亩田APP上的诡异数据,例如“6小时前刘老板采购了999.999吨毛桃”、“9小时前杨老板采购了1073741.8235吨的洋葱”,数据的诡异之处就像网络质疑的那样,哪个老板一下子能采购一百多吨洋葱?
面对质疑,7月30日一亩田公开回应数据造假:“平台上的部分数据只是测试数据,产品出现漏洞,前台展示的数据和后台交易的数据完全不同”,官方还同时强调其平台日交易额并没有造假。
这一回应并不能堵上媒体和业界的悠悠众口。依稀还记得就在一亩田和新希望六和股份达成战略合作之时,公关稿满网漫飞,这家平台所宣扬的就是其海量的交易数据。而最近这家公司的裁员风波再度将数据造假推上了顶峰,很多被裁的员工透露,一亩田的大多数数据都是通过“刷单”而来,公司对这种行为采取的是“默许”的态度。
美团旗下的猫眼电影在8月初宣布,平台在7月的交易额达到22亿元,这一数据立刻引起了行业的反弹。业界人士援引官方公布的相关数据指出,7月全国票房数据为54.9亿元,其中在线票务占到近一半,这意味着猫眼电影一家就占去了在线票务的87%份额,这也意味着像观众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微信旗下的微票儿、淘宝电影等众多线上平台才占13%的市场,对比之下数据打架严重。猫眼电影随后的回应是,该数据不止是电影票,还包括其他产品,但这仍然没能化解质疑。
至于餐饮外卖平台饿了么,则被指夸大了最新一轮融资额和估值的数据。今年8月29日,“饿了么”官方微信平台发文宣布公司于8月28日完成6.3亿美元F轮系列融资。此轮融资由中信产业基金、华联股份领投,华人文化产业基金、歌斐资产等新投资方以及腾讯、京东、红杉资本等原投资方跟投。华兴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融资后,饿了么估值超过30亿美元。
但在此文发布之前,饿了么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曾经要求媒体撤稿,这让后者纷纷质疑饿了么次轮融资造假。部分分析人士还称,饿了么F轮融资或在4亿美元左右,而且估值也没有30亿美元那么高。饿了么随即回应,其公布的数据信息属实。
按照英美法系的“无罪推定”原则,媒体在没有更为明晰的证据之前,没有办法判定一亩田、猫眼电影以及饿了么数据造假。再说,在互联网市场,所谓的数据和估值相当程度上都是一种“心照不宣”。
如果“说谎”既有利于融资上市,又有助于打击竞争对手,那互联网公司们会如何抉择呢?答案不言自明。在一个没有裁判的市场,不只是数据本身,连谁输谁赢都可以指鹿为马了。但眼下需要担忧的却是,饿了么涉嫌数据造假的新闻已经在海外广泛报道了,毕竟其融资和估值的数字都足够惊人。显然,这对方兴未艾的中国互联网创业市场诚然不是一个好消息。世界互联网大会又要开了,到时候你让国外的同行怎么看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