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婷
【摘要】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广,以学生发展为主要目标,以自主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的新理论,逐渐深入人心了。所以我们要打破上面语文课堂的形式,要让学生对上语文课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课堂提问就是激发学生兴趣有效的形式之一。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笔者在本文中就语文课堂上应如何来设计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语文课堂 设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5-080-01
0
假如你遇到这样的课堂会如何?“老师一上讲台,就说我们今天学习某篇课文,打开课本第几页,请学生把全文划分部分?一节课不是‘满堂灌就是‘满堂问。那么,这节课一定是失败的,因为学生已经厌学了。”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广,以学生发展为主要目标,以自主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的新理论,逐渐深入人心了。所以我们要打破上面语文课堂的形式,要让学生对上语文课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课堂提问就是激发学生兴趣有效的形式之一。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那么,我们在课堂上应如何来设计问题?
第一, 激疑导入能让学生最快进入学习状态
激疑导入就是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从下课松散的精神状态立即进入学习氛围,为下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铺垫。例如我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我先请学生听筷子兄弟的“父亲”,然后请学生思考领悟:你听出什么了?你仿佛置身于怎样的场景中?再如在教学《一片槐树叶》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我问学生:从小到大,你们珍藏过什么东西吗?你们是怎样保管的?假如你捡到一片槐树叶,你会如何做?采用这种导入语,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收到很好的课堂效果。
第二, 分析课文时的提问要扣住重点,抓住难点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问题提准了,也就找对了方向。七年级《犟龟》是篇童话。学生虽说对童话感兴趣,但未必能正确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还要能达到《新课标》提出的“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要求。当时我就提出2个问题,重难点结合。①小乌龟在去参加狮王婚礼的途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如何克服的?②从小乌龟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它的性格是怎样的?能用文章中的哪个字来概括?设计这样的问题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入文章,让学生去体会小乌龟是如何战胜困难的,才能正确理解“犟”的内涵。
第三, 教学中的提问要能引导学生观察、联想、分析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照本宣科,而应根据课文提示语和课后的问题设计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的特定条件去探索解题思路,这样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索的欲望;另一方面可以教会学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如我在教学《乡愁》这首诗时,在揭示采用象征的表现手法难度较大 ,学生一下子不好回答,可采用总分式提问,我在备课时设计了这样的提问:①这首诗的题目何解?②诗中把乡愁比作哪些事物?③诗中为什么多次提到母亲?④诗人的感情变化是如何深入发展的?采用台阶式提问方式,再配上一幅幅相关的插图,由易到难,由低到高,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深入,达到了预期目标。
第四, 课堂上的提问要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课堂上应避免“满堂问”,最好设计的问题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例如我们学习《范进中举》时,这句话“噫!好了!我中了!”是范进中举前和中举后的分水岭,能够准确分析这句话,就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当时教学时我设计了3个问题。①“噫”能用“啊”“嘿”“耶”等词语替换吗?②这句话中两个“了”是什么意思?③范进“中了”后,哪些具体的事情“好了”?( 同学们议论纷纷,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学生经过思考会发现,简简单单六个字,却包含了那么多的意思。我们经常用语气词表示当时的情感,“噫”是如此强烈而独特的告诉我们那“捷报”是不期而至的,而其它的语气词却没有那种韵味。这句话用了两个“了”,第一个是时态助词,表明以后终于会变好;第二个是意愿终于实现。而范进“中了”后就更有意思了,胡屠户客气了,乡邻恭敬了,张乡绅送礼了……设计这样的问题,我们就会发现文章的理解变轻松了,能够更好地理解当时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和世态炎凉。
第五, 课堂提问要有创新精神,可以采用变式提问
变式提问是有目的地根据同一问题设计变式题启发学生展开探究,引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在中考中,四大名著是必考的,所以我们在教学相关的课文时,可设计变式问题。如我们在学习《空城计》时,我们的重点学习人物是诸葛亮,围绕这个人物我们可以设计些变式的问题,老师问:东吴有一人物是他的死敌,那人是谁?我们可以用句俗语表示,是什么?学生答:周瑜,既生瑜,何生亮。也可以设计跟《水浒传》相关的题目,如水浒传中军师是谁?他被称为什么?学生答:吴用,智多星。
第六, 课文小结时设计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善于“生疑”
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如我在教学完《南京大屠杀》后,我问学生,我们在七八年级时学习了《“两弹”元勋邓稼先》,《水稻之父——袁隆平》以及今天学了的《南京大屠杀》,你们有没有思考:当今世界风云际变,作为当代中学生应该怎么做呢?提一些富有思考性的问题进行总结,可以更好的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当然,教无定法,但贵在得法,这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不断探索,创新和总结。而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设计好的问题能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