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亚萍
【摘要】 大多数中学生对诗歌赏析感到茫然,漫无头绪,自我退缩,其实只要我们抓住了意象,就掌握了学习诗歌的方法。笔者以选修教材为例提出三步意象赏析法。
【关键词】 意象 古诗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5-016-01
0
一、积累常见意象 初步感知情感
“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意象包括人象、物象和景象。诗人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诗在客观之物上加上主观之意,便创造出一定的意象。在古诗词的创作和发展中,有些事物所包含的主观感情被逐渐固化下来,用以表现特定的场景和寓意。因此我们要了解并掌握意象的固定含义。
如“月亮”,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再如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均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杨花飘落,子规啼叫。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情在景中,情景交融。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一弯残月,引起了诗人太多的离愁别绪;
“杜鹃”,古诗中的杜鹃是凄凉、哀伤的象征。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在这首诗中,杨花飘落,子规啼叫。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情在景中,情景交融。
“杨柳”,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此外,“柳”与“留”也谐音。而且柳树易生速长,用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诗经》中的《采薇》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咏柳之祖,柳与离别一下子拉上了关系。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离别的伤感之情。
“落花、流水”落“花”流“水”传愁绪,“花”落让人爱怜、伤感,“水”流或喧嚣或舒缓,绵延不绝,最惹人愁绪,因此,在古诗词中常用落花流水来表达忧愁。
类似的意象还有很多,要求我们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多加积累,进行总结,这样拿到一首诗歌,我们就可以了解大意,浅层次的进行感知。
二、连缀组合意象 体味诗歌意境
一个出色的诗人,往往有自己特有的意象群,如屈原常用美人、香草、凤凰等,李白的诗中多黄河、大鹏、明月、剑侠等意象。所以鉴赏一首诗歌不是鉴赏一个单独的意象,而是通过叠加的意象来赏析它所要营造的意境,意象就好比亭台楼阁的一根根柱子,而意境则是玲珑别致的亭台轩榭。
如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历来为人称颂原因就是这几个组合意象用得出神入化,柳,谐音“留”,古人用“杨柳”来作为赠别的信物,折柳送别,它成了送别的象征。《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去矣,雨雪霏霏。”乐府《折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郑谷《淮上与友人别》“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都蒙上浓浓的离愁;古人出行多在黎明时分登程,送别也在这一时刻,“晓风”意味着离别。另外,天刚亮时较凉,由此衬托心境的凄凉;如杜甫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李清照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心急”,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都笼上了深深的凄凉“圆月”是团聚的象征,“残月”含别离之意。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人间系情事,何处不相思。”(张祜《中秋月》)残月又说讲了心中断肠的相思。
酒醒后眼前是这样的景,那种悲凉,凄楚,伤感的情绪能不让人断肠吗?这又是怎样荡气回肠的伤悲?本想借酒消愁,可酒醒后那是愁上加愁,伤上添伤。这种意境的凄美自然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章。
只有通过分析组合意象我们才能达到深层次的感知。才能找到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
三、拓展描绘意象 提升自我认知
诗歌的意象鉴赏并不难,只要我们能根据诗歌的语言提供的信息,充分调动我们的生活积累,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艺术地还原出符号所指向的形象、声音、色彩、线条、画面,从而准确把握诗的意象与意境,领会诗人的内心情感与写作意图。
如: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可以这样描绘: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在一个深秋的傍晚,牵着一匹瘦马,于瑟瑟秋风中走在有“枯藤老树昏鸦”的古道上,猛一抬头,看见潺潺的水流上横着的小桥和炊烟缭绕着的人家。描绘中我们不难发现一种酸楚的流落感和着人生的失落感一起涌上心头,这滋味是难以诉说的,作者借助九个富有表现力的意象用蒙太奇的手法构织了一幅萧瑟、凄凉的画面,再加上“断肠人在天涯”,便把萧瑟之秋与游子之思有机结合起来,把悲秋推向极致。难怪有人因这首而称马致远为“秋思之祖”。
只有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的图画,才会形成自己的认知,从而融入自己的感知,完成从感知、再现、创作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