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艾洵 张顺然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环境日益恶劣,原本可以改善环境的园林植物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当代城市园林植物生长的状态,从而分析其树势衰弱原因之一是由于土壤环境问题,针对此,本文阐述了一种新的土壤改良措施———“土壤平衡法”,用以改良园林土壤,改善植物根系环境,以此来解决部分园林植物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园林;改善土壤;密度棒
中图分类号:U414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0.062
在现代化城镇建设进程中楼宇越建越高、密度越来越大,道路越建越宽,铺装路面材质越来越高级、耐压度越来越强,人口稠密交通拥挤,工业化程度高速发展,钢筋混凝土越来越多,绿地面积越来越少,导致城市热岛效应[1]、温室效应逐年加剧。
随之而来的是城镇地下水位下降,国内多座城市出现地表下沉,海水倒灌。城镇居民除了每天都要忍受到大型机械的工作噪音,还要防止汽车尾气等有害气体的入侵,PM2.5指标被关注,甚至“霾”都已经成为了天气预报里面的常用语。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过敏性疾病发病率节节攀升。
1园林绿化在城市中的作用
园林绿化是唯一的有生命活体的城市基础设施,它是绿色植物在城市基础设施中的重要载体,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降噪、除尘的基本功能决定了它是城镇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它决定着城市生态环境的优劣,它决定着市民的健康与生活质量。
面对城市环境的变化,我们更应该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基础设施中的作用。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规定》说明时的重要讲话中诠释了山、水、林、田、人的关系。他已经给出了我们答案,他说:“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园林植物的种植,可以有效的降低风速,减弱扬沙扬尘提高空气质量;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空气中的CO2,释放氧气,净化空气;而且植物根系在土壤内伸展,可以有效地保持水土,降低自然灾害的危险性,并能缓解暴雨给城市排水带来的压力。
城市园林树木能够遮挡紫外线,避免阳光直射地面,可以有效减低地表温度3℃~4℃,从而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进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因此国家将植树绿化定位基本国策,制定了城镇绿化率和绿化覆盖率的标准。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30年来不断植树造林。我们国家树更多了,山更青了,地更绿了。中国在植树造林方面为人类做出了重要贡献。”
2城市园林土壤存在的问题
但随着改革开放,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部分的绿地被硬覆盖替代,而由于铺装工艺的限制,硬覆盖下土壤出现一系列问题。
2.1土壤理化性质改变
硬覆盖下土壤,经过夯实,土壤密度骤然加大、孔隙度锐减,土壤含水量减少,失去了土壤气体与大气的交换通道,从而导致了二氧化碳大量积累,土壤的酸碱度发生变化,致使植物根系无法生存利用,直接威胁了绿化植物生长与发育。
2.2土壤环境变差
近年来,由于城市缺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城市园林土壤含水量减小,土壤盐分增加,各种弱寄生病虫害频繁发生。风雨天气大树倒伏,落叶树深秋不落叶、早春不发芽,生长季节叶片早期黄化、早春生理干旱现象随处可见。如夏文胜[2]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
3改善园林土壤环境的措施
面对我国城镇园林绿化植物日益衰弱问题,老一辈园林工作者早就意识到土壤环境对园林树木生长的影响,并开始探索和实践对古树名木的复壮技术[3],钻孔技术[4],并应用了加强肥水管理、复壮沟和复壮井的技术实践[5]。
其中最为成功的案例是吉林省森茂绿化生态技术发展公司研发的“土壤平衡法快速改善恢复植物根系生理功能”(已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为ZL03127175.8)。
這项技术是针对古树名木的复壮问题的前提下开发出来的,但它同样适用于城市园林土壤的改良。是在生态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学、土壤学、微生物学基础指导下研发,并经过多年实践,已趋于完善的一整套技术。它具有快捷,省工,省力,低成本,一工多效,简便易行,效果可靠、有效期长的特点。也是一项低影响(低冲击模式)[6]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的成功实践。
此项技术的几项基本环节是,定位,打孔,放置密度棒,灌水,扣盖,日常管理。
3.1定位
在对象周围选择打孔的最佳位置,树木在生长势衰弱后根系生长特点是由离心生长转为向心生长,所以有活性的根系不会离根茎很远。树木衰弱程度越高活性根离根茎越近,一般在1.5米以内三年后可向远处延长一米,一次打孔数量在四个为宜。
3.2打孔
孔径在12厘米,孔深为1.5米(可垂直),在需要的情况下可倾斜45度。孔径不易过大和过小。
3.3放置密度棒
密度棒是有机的,其分解后应能补充树木的营养,但密度棒必须具备的特性是能够快速大量吸水,吸水量应在四倍以上,吸水后能够迅速膨胀,一般要在五倍以上,分解的速度越慢越好。密度棒在加工过程中适当脱热,避免分解过程发生烧根,密度棒可吸水并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良好的生根基质且不能炭化。密度棒使用量可在已知的空洞容积与吸水后的膨胀比计算得出。
3.4灌水加伴生菌
空洞放置密度棒后要在半小时内两次向添加了密度棒的孔洞内灌满清水,密度棒充分吸水膨胀。由于土壤环境的恶劣,土壤的容重增加,孔隙度减小,土壤气体交换不畅,导致好氧细菌减少,厌氧菌增加,土壤微生物减少,因此,在加水的同时,拌入同种植物根系的伴生菌,以增加土壤微生物含量。
3.5加盖
在路面打的复壮孔完成其他环节后要加盖:一是保障行人安全;二是保障孔洞发挥作用的寿命。其盖材质不限只要求作用,其盖应有多小孔,其小孔的直径不应大于1厘米。可开启便于添加密度棒。在干旱季节可向孔洞内灌水。特殊情况可在灌水时加入适量肥料。但在打孔灌水1月内切不可施肥。
3.6检测
在进入生长季节60天后开盖检查,检测密度棒变小,根系生长明显。
2015年4月3日习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要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植树造林,努力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同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相比,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盼相比,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因为环境问题依然严峻。缺林少绿依然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因此我们必然要强化绿化意识,加强生态恢复和生态保护。
如果把可持续发展比作一个圈或者一个链条,那么绿化这一段就出现了不足和断裂。这是随着城镇化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而普遍出現的新问题。园林工作者要遵从总书记的指示“绿化祖国,改善生态,人人有责”的态度,与时俱进身体力行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的社会建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瑞山,肖洁生,郑雨苹.论城市热岛效应[J].福建,1996,11(2):1-5.
[2]夏文胜,董立坤,刘超,蒋太平.武汉市行道樟树黄化的原因分析[J].园林科技,2009,(4):1-3.
[3]张广增,史伟,李守备.城市行道树养护中的土壤生态问题[J].现代园林,2006,(7).
[4]侯晓丽,丁蕴铮,王焕新,关香元,张广增.土壤钻孔通气法对行道树生长的改善[J].中国城市林业,2005,3(5):48-50.
[5]王晓英,王玉山,陶娟,张志玲,郭善基,杨波.古树保护、维持及复壮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4,(2):77-79.
[6]胡传伟,高雪孙冰,陈勇.园林景观低冲击开发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园艺文摘,2014,(7):101-102.
作者简介:李艾洵,硕士,长春市文化广场绿化管理处,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园林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