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花生种植中病虫害侵扰较多,对花生病虫害进行科学防治是保证花生高产、稳产,提高花生果实结实率和花生果实品质的重要手段。文章简要说明了花生主要病虫害及原因,分析了花生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并提出花生病虫害科学防治的优化策略。
关鍵词:花生;病虫害防治;重要性;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S435.652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0.042
随着粮食作物的逐年丰收,农户种植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史无前例的提高。对于大田产粮区,部分农户开始将目标定位在花生这一经济作物上,利用有效的单位土地面积争取获得更大的经济收入,而且实践证明这是可行的。对于土地相对紧张的山区,这一现象更是十分普遍。再加上原有花生产区的常规种植,花生种植面积已经远远超出原有种植面积。花生的大面积种植时,常常经受病虫害的侵扰,给花生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因此,分析花生主要病虫害及产生的原因,寻找最佳的防治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1花生主要病虫害及原因分析
1.1花生的主要病虫害
目前已知的花生病虫害种类就远远超出了百种之多,这此病虫害导致花生的产量下降,品质降低,直接影响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在众多花生种植区,花生除了主要病虫害外,常伴随着其它不常见的病虫害,这些不常见的病虫害的显著特征存在地域性。因此,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花生的主要病害危害花生的根、茎、叶、果,因此,相应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叶班病(黑斑、褐斑、网斑等)、茎腐病[1]、青枯病和花生锈病和烂果病。虫害主要有金龟子、食叶虫等。
1.2花生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分析
引发花生病虫害的原因较多,除人为忽略导致外,还包括气候条件、是否重茬、周围作物布局等等。人力忽略主要是指前期病情较轻可控制时,由于种植人员没引起注意或是并未发现病情,没有采取防治措施而导致病虫害大发生。气候条件引起的包括雨水、干旱、风向、温度等不利于花生的生长时,都会导致病虫害发生。花生种植其实是较忌讳重茬的。而花生大面积种植不重茬需要较大的地块,这对于农户私有土地来说是较困难的,因此,上年度的病毒真菌以及害虫虫卵在次年就会继续对花生进行危害,导致花生病虫害严重。另外,周围作物的病虫害同样可以随风或虫传播至花生上,导致花生产生二次病虫害。
2花生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花生病虫害的科学有效防治能够将危害降至最低,以较小的经济投入来获得更大的产量和品质回报。花生病虫害常导致花生产量下降40%~75%,整体品质等级下降,导致种植户的经济损失。通过科学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可以将病毒、真菌及害虫进行防与控,去除花生的病灶,配合肥水,可将产量稳定在原产量的80%~95%。而且在土壤中残存的病原菌和虫卵等被大量杀死,对于重茬的危害降至最低。因此,花生病虫害的防治要贯穿花生种植的整个过程之中,从选种、播种、出苗、生长、开花、结果、采收等一系列过程都要配以科学的防控策略,才能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确保花生的稳产与高产。在这一种植过程中,需要加强种植人员的防范意识,多看勤走,深入田间,做好田间的水肥管理,做到病情、虫情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采取措施,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控成果。
3花生病虫害防治的优化策略
传统的花生病虫害防治主要是施以药物,以药治病,可谓“有病乱投医”,这种防治措施往往导致花生的农药残留严重超标,重金属含量超标等食品安全问题。防治技术的缺陷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绿色健康食品的步伐。因此,需要对花生病虫防治技术进行优化。
3.1培育高产质优的抗病虫品种
花生品种的抗性表现了在逆境中,花生对不利环境的反应情况,抗性强,花生受病虫害侵害的几率和严重程度就会相应的减少。虽然产量有所降低,但出于食品安全及绿色花生产品的考虑,这种防治手段,既科学又合理。而且能够从根本上进行以防为主的种植策略。产量低,品质好,价格就会相应上调,反而会给种植户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现在的种植户在抗性品种选择上已经十分普及。因此,培育品质优产量高的抗病虫花生品种成为防范减产损失的首要任务。在培育过程中,需要选择无农药残留、无重金属污染的优质花生品种为亲本,以高抗病虫性为主要培育目标,运用多种杂交技术进行优中选优,最终确定优良的花生品种培育目标。
3.2优化现有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对于花生虫害,现有的防治措施主要有物理防治和药物防治。在此可以引入生物防治。利用花生虫害同样存在天敌的食物链特性,寻找相应的虫害天敌,同时注重对花生的保护,切不可引进新的虫害。对于物理防治,可以优化灯光诱捕的方案,多设灯源,高度调整至最佳,并在灯下设置水源或胶质网等。另外也可将性引诱剂放置于灯源附近以加强对虫的吸引力。再配合药物杀虫,效果会立杆见影。对于花生病害,主要是以药物防治为主。考虑到食品安全性,严格禁止含违禁药品或重金属的药品进行喷施,此原则与杀虫剂药物选择相同。为了既达到药效,又减少药物的使用量,在药物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时间上要做好安排,拌种也好,喷施、追施也罢,都要控制好度,切不可随意加大用量和混乱用药。
3.3配套现代化的农机具,升级花生种植技术
现代化的农机具具有集成播种、施肥、保墒合垄等技术为一体的全套技术,能够以先进的农艺操作来代替传统的播种技术,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具有特别的科学意义。同时,为了显现优化策略的优化特性,在应用现代化农机具进行花生种植时,需要配合科学的植保技术,形成一个集成化、科学化、有保障的花生种植的全新技术。
3.4综合性农业防治
在土壤、种子中常带有花生家害病菌越冬。连年种植,导致花生植株生长衰弱、土壤黏厚、排水不畅,若使用带菌化肥,则花生病虫害的发病率大大提高,所以大力提倡农业综合防治技术,深翻去除田地中的病株,杜绝使用带菌化肥,及时排除积水防涝,从而增强花生植株的抗病害能力[2]。
3.5从食品安全角度出发,建立区域性防控技术规程
近年来,食品安全逐渐被重视,花生种植过程同样需要进行超标残留的防控。因此,从食品安全角度出发,可以利用植保安全评价机制,建立区域性防控技术规程,形成大面积的种植防控机制,区域保护可以将花生因周围作物布局因素导致的病虫害排除在外。并可以配合上述四种优化策略进行花生种植的全程优化,区域内具有统一的规程引导,统一布局,统一管理,统一防范,对于降低病虫害危害具有重要作用。
4结语
各地花生种植病虫害较多,致病因素部分存在不可抗力。因此,必须认清病虫害对花生减产、绝产的严重危害,将花生病虫害防治进行优化升级,才能保证花生的产量和品质,为种植户增加经济收入。
参考文献
[1]王立杰.花生主要病虫害防治[J].河南农业,2009,(05):12-13.
[2]姜永红,姜金峰.花生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及优化策略探析[J].吉林农业,2014,(22):78-79.
[3]戴永发,刘荣甫,蒋建军.三安生物土壤病虫害防治剂对花生病虫害防治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4):79-80.
[4]徐秀娟,赵志强,卢钰.有机食品花生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07,(5):12-13.
[5]陈阳名,王克强,丁新颖.做好花生田病虫害防治工作促进花生增产增收[J].农民致富之友,2011(8):112-113.
作者简介:陈怡光,中专学历,罗定市植物保护站,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