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汝靖
摘要: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严重时甚至颗粒无收。本病在各地均有发生,其中以叶部、节部发生为多,发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减产,尤其穗颈瘟或节瘟发生早而重,可造成白穗以致绝产。本研究应用40%富士一号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稻瘟病,将防治效果总结成文,供参考。
关键词:40%富士一号可湿性粉剂防;水稻;稻瘟病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0.028
1试验目的
了解富士一号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研究不同用药剂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2试验方法
试验地选择:选择在老稻田区,易发病田块,地点在吉林省梅河口市李炉乡凤城村一组刘德生水稻承包田;防治对象:水稻叶瘟和穗颈瘟。
3供试品种
吉农大809。该品种生育期140~142天,株高100厘米,千粒重22.9克,平均穗粒数205粒,抗病、抗倒,活秆成熟。
4供试药剂及用量
见表1。
5试验设计
本试验共有5个处理,3次重复(A、B、C),共有15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50平方米,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各个小区分布见表2。
6施药方法
本试验共施药3次,第一次为叶瘟发病初期7月25日,及时喷药防治水稻叶瘟;第二次喷药为水稻破口初期8月3日;第三次喷药为水稻齐穗期8月13日。每次喷药按每亩对水30公斤,用手动喷雾器进行喷雾。
7调查时间和次数
叶瘟病拟调查两次,原计划8月3日和8月13日,但通过8月3日调查发现,水稻的叶瘟病没有发展,与7月25日初次喷药时的水稻叶瘟差不多,为叶瘟1级。叶瘟没有发展和漫延,这可能与今年的干旱气候有关。穗瘟调查1次,为9月20日,从调查结果来看,穗瘟发病较重,防治区发病为3~5级,对照区发病为9级。
8调查方法和内容
每个小区采用5点取样,每点调查约50株(穗)。叶瘟在8月3日调查时,发现叶瘟没有发展和漫延,所以8月3日的叶瘟没有详细调查数据。8月13日,对叶瘟进行了详细调查,具体调查结果见表3。穗颈瘟调查日期为9月20日。通过对穗颈瘟的调查发现,2014年吉农大809这个水稻品种的穗颈瘟发病较重,不用药剂防治稻瘟的处理发病率超过90%以上,可视为绝收。具体调查结果见表3。
9防治效果
通过对叶瘟和穗瘟的原始调查数据(具体见表3),根据公式计算出每个处理的防治效果,具体计算结果见表4。
9.1叶瘟防治效果
从调查结果来看(见表3),各个处理的水稻均为1级发病。从田间调查情况看,底部叶片叶瘟比剑三叶要略重,但叶瘟发病程度也不超过1级水平。
9.2穗瘟防治效果
从调查结果来看(见表3),处理B4和C4为3级发病,CK为9级发病,其它各个处理均为5级发病。
9.3产量结果
试验小区的测产日期为9月28~30日进行,每个小区的产量单打单收,各个小区的湿谷产量,根据湿谷产量×85%计算出小区产量,具体见表5。
根据表3、表4将各个小区的稻瘟病的防治效果与小区产量计算出各个小区的平均值。其结果见表6。
10结果与分析
根据表5和表6,可以看出,对叶瘟的防效,三个剂量的富士一号粉之间的防效差异不明显,但富士一号乳油的防效要好于富士一号粉剂,但通过对叶瘟进行方差分析可以看出,处理4与其他三个药剂处之间有极显著差异;对穗颈瘟的防效,三个剂量的富士一号粉及富士一号乳油之间的防效差异都不明显。但通过方差分析可以看出,处理4对穗瘟的防效在5%水平条件下,与其他三个品种差异显著。而在1%水平下,差异不显著。
根据表5和表6,可以看出,对小区产量,各个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各个处理与CK之间的产量差异非常显著。通过方差分析可以看出,在5%水平下,处理4与处理1之间差异显著外,其他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但在1%水平下,处理4与CK间差异极显著。
结论:各个处理药剂之间,对水稻的穗颈瘟和水稻产量的影响差异不大;对水稻叶瘟来说,富士一号乳油的防效好于富士一號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