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玉米和水稻是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在这两大作物的机械化水平上,水稻生产全程機械化水平相对较高,全省水稻机械栽植水平达到87.4%,这主要得益于省政府的大力推动。在玉米全程机械化各环节中,最薄弱的环节在于收获。在解决水稻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的基础上,全省下大力气突破玉米收获机械化作业环节,并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上予以倾斜,将玉米收获机纳入普惠制,有力地促进玉米种植大户、农机经营大户和农机合作社购买农机的热情,使玉米机收水平得到了新的提升,达到42%,超出我国玉米机收平均水平。虽然2014年全省玉米收获机呈现良好的市场前景,但在实践中发现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认真对待并解决,以促进玉米全程机械化发展。
关键词:玉米收获机;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233.73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0.019
1玉米收获机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农艺与农机结合不畅
一是玉米种植行距不统一。辽宁南部和西部地区玉米行距一般为50~55厘米,辽宁中部和北部地区一般为55~60厘米,行距的不统一对玉米收获带来很大不便,因为玉米收获机多为对行收割,其收获行距应不低于70厘米,在现行50~60厘米的种植行距内收获,容易出现倒伏现象,导致穗粒损失加大,脱不净。同时,导致地域适应性不强,影响机具的使用效率;二是现在种植的玉米品种多为密植品种,加大了收获时的喂入量,增加了玉米收获机的运行负荷,容易出现故障,耽误农时,影响效益。
1.2大机具与小地块的相互制约
一家一户的农村土地经营方式与集体所有、生产队种植的方式相比,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但在现阶段,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导致农民纷纷进城,城镇化发展的背后是农村的空心化和老龄化,青壮年劳动力大多进城务工,留在乡村土地上的多为老年人和妇女。尽管如此,可用耕地有限,人均耕地偏少,加上各家各户种植品种和方式难以统一,都为农业机械的高效利用带来阻碍。可以说,小规模生产与机械化作业的矛盾,仍然是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最大障碍,种植规模影响着农机的内在需求,规模化影响着农机化。
1.3重视销售环节,忽视售后服务
有了政策倾斜和农民意愿的双重拉动,玉米收获机市场升温加快。一些玉米收获机厂家匆忙上马或盲目扩大生产,到处搞宣传、搞促销、重销售,并没有沉下心来把机器做精,导致农民购买后出现一系列问题,产生很多质量纠纷,更要命的是这类厂家往往没有能力做好售后服务,给消费者带来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从技术和质量层面来看,现有的玉米收获机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一些技术成熟的专业玉米收获机厂家的品牌逐步树立起来,但也有一些产品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存在摘穗咬粒和清选排杂抛粮问题,背负式玉米收获机存在剥皮效果不理想等问题。玉米收获机结构复杂,价格较高,作业条件较差,这些就对驾驶员提出了较高的驾驶要求。但现有的农民驾驶员普遍缺乏驾驶大型田间作业机械的经验,重用轻养,追求速度,容易产生故障。而在有限的收获期内一旦引发故障,厂家售后服务往往跟不上,不仅延误农时,而且极易产生各种纠纷。在调查中发现,还需要重视的是农民购买玉米收获机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看别人买了自己也跟着买,而不去想购买后能不能有效的利用,能不能搞经营赚效益,这种现象会导致一个地方拥有超量配置的玉米收获机,随之而来的是恶性价格竞争,机械无法高效利用,带来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2玉米收获机发展的对策
2.1加强玉米收获机质量监管,提高玉米收获机质量
农机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要把好玉米收获机的入口关和跟踪关,全天候监督玉米收获机质量,对于那些质量差、纠纷多、售后服务不及时、安全隐患大的玉米收获机予以公示并及时清除农机市场。对农机售后服务进行摸底跟踪,督促生产企业重视售后服务环节,保证作业期内农民安全用机。农机科研、技术推广等有关部门要与企业深度联合,帮助企业搞好技术攻关,着力解决玉米收获机存在的问题,提前消除质量和安全隐患,为农民安心购机用机提供保障。
2.2建立统一的种植模式,实现农机农艺的有机结合
标准不一的种植模式给农机的使用带来很大的挑战和不便,农机与农艺要充分结合,在更大的区域内尽量实现种植模式的统一。同时,玉米收获机也要尽量满足当地的作业要求,以使农业机械具有更好的适应性。片面地要求农机配合农艺。农艺随着农机走都是不可取的。当下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显得更加重要,这就要求农机与农业部门打破部门界限,在农业技术与农机装备间找到结合点,为农民生产提供科学的种植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生产率。
2.2结合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实现玉米收获环节机械化的新突破
从农机化工作重点看,玉米收获机械化是现在及将来一段时期内辽宁农机化的主攻方向。要结合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和现行普惠制的新要求,进一步激发农民购机的积极性。要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为农民购买大型高效玉米收获机提供贷款资金支持。农机主管部门要做好统筹规划和引导服务,防止一窝蜂式盲目购买玉米收获机,向其提供信息、技术、质量、跨区作业等服务,提供合理的机具配比,把实用优质放心的玉米收获机推介给农民使用,把玉米收获环节的短板补齐。
作者简介:蒋欢,本科学历,辽宁省农业工程项目建设服务中心,工程师,研究方向:农业工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