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军
满族萨满音乐文化传承的现代化路径
○田 军
最近几年,民族文化保护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为这是民族得以存续的重要见证。辽宁是满族先民的聚居地,是满族孕育、发展、强大的基地,满族的先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演绎了独具满族特色的萨满音乐文化,是满族音乐文化的代表,这和萨满文化、萨满宗教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满族的萨满音乐是歌舞乐三者的统一,是满族人和神灵间进行沟通的一种神秘语言。同时,满族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与其它民族的融合与交流,使萨满音乐文化几近失传,因此,研究满族萨满音乐文化的未来出路,是推动满族萨满音乐文化发展的最佳的选择。①
萨满本是古代女真族对巫妪的称谓,是萨满文化的核心。萨满也是能知晓一切的人,能沟通自然界和神灵。萨满的日常生活和普通满族人并无差异,但是当萨满在达到了特殊状态时,就能展现特殊能力,不仅能消病去灾,还能占卜吉凶,预知未来,承担起人和神灵之间沟通的使者,向神灵去传达满族人的愿望,向满族人传达神的旨意,这时萨满音乐承担了沟通的媒介,将满族人的希冀、信念等传达至相关的神灵处,等待神灵给出结果。同时,在萨满运用萨满音乐这一方式施加法术的过程中,萨满音乐文化的审美属性处于次要地位,象征功能更为突出。萨满音乐的演奏乐器是神鼓,神鼓是乐器与法器的结合,富有深厚的宗教内涵。萨满音乐展示了萨满和信仰者的愿望,萨满依靠其超自然的能力。萨满音乐是作为满族音乐表现形式,体现了音乐艺术和萨满宗教文化的融合。②
萨满音乐文化是和萨满信仰联系在一起的,萨满信仰是源自“万物有灵论”的自然、图腾崇拜,当人们在面对这些凶禽猛兽、植物时,表现出敬畏、崇拜与恐惧之情,迫使其产生超自然的力量能与之对抗,获得心灵上的抚慰。同时,萨满音乐展现了满族先民本身的宗教理念与体验,形成了完整的宗教行为。通过萨满仪式与歌舞结合的神秘力量的沟通,满足人的多种期许,因此,萨满音乐是神圣的、神秘的,其源自人类灵魂最深处,能透过萨满音乐直达神秘莫测世界。③
1.有利于展示满族萨满音乐文化
满族萨满音乐文化中的萨满跳神音乐,是将歌、舞与乐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将民俗、艺术与宗教结合为一体的重要的音乐文化载体。在满族的萨满跳神音乐用于祭祀的过程中,祭祀鹰神是核心,高潮是跳鹰舞,然而,这一舞蹈并不是单一的舞蹈艺术,而是将艺术与宗教有机结合在一起,表达了满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展现满族萨满独有的音乐文化。
2.有利于满族萨满原生态音乐文化保护
由于满族人民生产、生活方式、文化环境以及社会制度等多个方面出现了变迁,传统满族萨满原生态音乐文化保存不是非常完整。满族萨满原生态音乐文化实际上是用简单的乐器展示满族丰富的情感,简洁的旋律展示复杂思维,质朴的表演形式展示丰富的神话世界。因此,满族萨满原生态音乐文化的保护需要使其扎根于民间语言环境中,实现了原生态的生存。至今还有大批的萨满音乐文化的老艺术家在演绎着古老的萨满音乐文化。④
在新的文化发展大背景下,对新时期满族萨满音乐文化要进行全面的认识,切实认清楚发展满族萨满音乐文化的重要价值。特别是在多元文化冲击下,满族萨满传统音乐文化中那些即将逝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要重点行保护。为此,必须坚持抢救、保护与发展相互结合的基本原则,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加以整理与利用,实现满族传统萨满音乐文化的持久、健康地发展。
1.政府发挥主导性作用,加快法制化建设步伐
首先,政府发挥在满族萨满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主导性作用。政府真正将保护满族萨满音乐纳入重要日程,这样才能确保满族音乐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走上正规化轨道。特别是政府要充分利用好祈福、纪念以及节日庆典等重要节日,建立以满族萨满音乐文化为主的平台,肩负起传承满族萨满音乐文化重任,提升社会对满族萨满音乐文化的了解水平,真正实现全方位传承音乐文化。辽宁满族的发源地新宾县,在满族萨满音乐文化保护中处于重要地位,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快满族萨满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的收集、抢救以及整理的工作,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保护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意识,同时采取相关措施加以保护。为了进一步突出满族萨满音乐文化的重要性,政府也可将满族萨满音乐文化纳入到当地文化事业发展进程中,并作为一项长期工程加以落实,建立一整套满族萨满音乐文化传承科学模式。政府主导在传承满族萨满民间音乐文化中要起到根本性的作用,假如没有政府进行全面的主导,满族萨满音乐文化的传承就会变得步履维艰。满族萨满音乐文化传承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音乐文化传承并不只是涉及到当地的文化管理部门,而是需要由当地的政府部门来牵头,组成多部门一起协作的有机体,彼此之间进行密切衔接,有序配合,因此,必须让政府成为保护满族萨满民间音乐文化的强大后盾。⑤
其次,加快法制化建设步伐。加快满族萨满音乐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化法制化进程,让遗产保护更为规范化、制度化。特别是各级政府要从保护满族萨满音乐文化出发,建立相应的地方法规,推动当地音乐文化的发展。可以通过满族音乐文化周等富有特色的活动,设立专门的满族萨满音乐文化保护章程,做到满族萨满音乐文化保护的长期性,让满族萨满音乐文化保护走上科学化进程。
2.掌握满族萨满音乐文化的内容
满族萨满音乐文化实现有效传承,开拓未来发展的新路,必须全面掌握满族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情况与具体的音乐表现形式,即满族萨满音乐的艺术内容、艺术表现形式等。在掌握满族萨满一些常规性的音乐文化形式和内容的基础上,全面了解满族萨满音乐文化的深层内涵,特别是核心部分。全面掌握满族萨满音乐文化,需要系统性掌握满族萨满音乐的文化内涵,这同时也是当前的音乐文化工作者应该关注的重要部分。此外,要想全面掌握满族萨满传统音乐文化,还需要系统性学习满语,因为音乐文化艺术是和语言密切结合在一起的,在了解了满族语言的艺术特点之后,才能全面地掌握满族萨满音乐文化的核心。满族萨满音乐文化方面的基础性研究需要从每一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采用书面的形式进行详细记载。与此同时,还不能将满族萨满音乐文化的了解仅限定在图书馆内,开展纯理论性质的研究,更需要深入到民间,去探寻真正的满族萨满音乐文化表现形式。只有全面了解了满族音乐文化的基本内涵后,才能全面揭示满族萨满音乐文化的精髓,进行深层次的再加工,让其能和时代发展的步伐相一致,同时还需要紧密结合满族萨满音乐文化中的深层次内涵,全面弘扬萨满音乐文化,呈现出满族萨满音乐文化独有的地域特色。最后,全面掌握满族萨满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工作,强化对满族传统萨满音乐文化的信息化建设,对满族传统萨满音乐文化进行登记、普查、认定与归档等一系列的制度建设,强化对满族传统萨满音乐遗产的保护力度,特别是对那些将要消逝的满族传统萨满音乐作品开展抢救性保护,对将来在市场上具有较好的产业前景的文化进行全面的开发,对辽宁满族萨满传统音乐文化相对集中的地区展开整体性保护,并且在抢救、翻译、搜集以及出版等方面的工作还需要进行一步加强。⑥
3.鼓励满族萨满音乐文化传承人多做贡献
鼓励满族萨满音乐文化传承人多做贡献,实际上就是通过政府制定的关于满族萨满音乐文化传承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提升满族萨满音乐文化传承人对传承音乐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切实调动积极性,为保护满族萨满音乐文化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实际上,满族萨满音乐文化的传承人在满族萨满音乐文化保护中处于核心位置,他们不仅能切实理解满族萨满音乐文化的内涵,更重要的是通过他们才能实现真正传承。要想全面发挥满族萨满音乐文化传承人的主体性作用,必须设立专门的资金对其进行奖励,并鼓励这些传承人带徒弟来传艺,为此,可以通过附加一定的经济补贴来实现。假如满族萨满音乐文化传承人的自身地位得到认可,就会乐于在传承民间萨满传统音乐文化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便于培养更多的文化传承人群体,让满族萨满音乐文化实现代代相传。
4.将音乐文化融入到旅游业中,实现音乐文化与旅游业的有机融合
旅游业和满族的萨满传统音乐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寻找一个切入点,这样就能有效整合满族萨满音乐文化资源,推动当地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试着将音乐文化融入到旅游业之中,在旅游区内展示原生态的满族萨满音乐文化。比如辽宁省的“一宫三陵”和清代文化历史遗产,在开展旅游的同时,也在旅游区内展示祭祀等活动,鼓励更多的游客参与到祭祀活动的演绎中,去感受祭祀活动中,满族的厚重文化与特殊的音乐文化神韵,再一次加深人们对满族萨满音乐的整体认知水平。还可以在旅游区内的文化地标中演示满族传统萨满音乐文化,激发年轻人对满族萨满传统音乐的兴趣。
此外,也可以在遇到重大的文化节日时,依托文化节日来打造满族萨满音乐文化品牌。为了更好传承满族萨满音乐文化,可以通过举办富有满族特色的民族文化节活动,吸引全国乃至海外的满族后裔参与其中。在满族文化节举办过程中,可以通过传统民俗表演的形式,向人们展示满族嫁娶、祭祀等中的民间音乐表演,而满族的大型歌舞“赫图阿拉的春天”是采用音乐与舞蹈相结合的方式来表达满族独有的民族风情。通过文化节日来进行相关的满族萨满音乐文化展示、传统音乐文化讲座等方面的活动,提升人们对满族音乐文化的认知水平,更好地全面推广满族传统音乐文化品牌,更好地传承满族音乐文化。⑦
5.通过多种媒体的协调互动,建立满族萨满音乐文化传承的良好氛围
当前,媒体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传统媒体,主要包含电视、报纸、广播、期刊等,而另一类则是网络。为了更好地传承辽宁满族萨满音乐文化,可以通过报纸、电视、杂志等,专门介绍、讲述保护的具体方法,撰写相关的报道来打造文化品牌,积极推广满族萨满音乐文化。另外,可以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一新媒体,丰富满族萨满音乐文化传承的具体知识,采用丰富多样的多媒体形式,展现满族萨满音乐文化的艺术魅力。也就是说媒体的正面作用应该被全面激发出发,全面运用多样化的传播媒介来让满族萨满传统音乐文化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提升满族萨满音乐文化在当地以及全国的知名度,但是在推广的过程中,不能违背音乐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科学开发并利用自身艺术价值,使用更为规范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实现满族萨满音乐文化的价值,吸引更多的人来进行关注,在整个社会中构建音乐文化保护的氛围。
6.加大对满族萨满音乐文化产业开发力度
满族萨满音乐文化有着比较资源优势,全面发展满族文化产业,有利于全面提升满族萨满传统音乐文化的整体影响力。全方位深化传统音乐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快满族音乐文化的市场开发进程。具体来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首先,适当增加满族音乐文化事业发展的资金的投入力度。满族萨满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作为一项文化事业,需要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因为满族萨满传统音乐文化事业从整体上来讲,还应该划分到公益性事业内,应获得政府财政的鼎力相助。在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资金投入分配方面还需要构建更为合理、完善以及规范的体制,将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
其次,培养更多的满族音乐人才。满族萨满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专业性人才,他们能扩大满族音乐文化的影响力。开发满族萨满的传统音乐,并且还要多出精品,需要对从事音乐文化的专业性人才培养,在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人才招募中,应给予适当的自主权,让当地的文化部门能真正招收到合适的人才,让满族萨满传统音乐文化事业实现健康发展。
再次,运用好政府的各项支持政策,形成音乐文化生产力。全面利用好利于推动满族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政策,推动满族文化向产业化方向实现健康发展。特别是当地的音乐文化企业之间进行科学交流,逐渐建立文化的生产力,构建科学的开发和生产紧密结合的生产链条;在对满族传统音乐文化进行开发的整个过程中,强调彼此之间的互动性,拉近音乐文化和广大受众之间的距离,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切实感受到文化所产生的全面影响,而不是去简单接受文化,是让其更好地使用文化。最后,进一步强化满族萨满传统音乐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扩大新技术在保护满族传统音乐文化方面的使用范围,加快推动音乐文化数字化出版与印刷。全面调动满族传统音乐文化市场活力,创建有满族民族特点的文化作品,开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音乐艺术类品牌,进一步提升满族萨满音乐文化的创新水平,继续加大开发交流工作力度,提升国际影响力。
满族萨满音乐文化发展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中国音乐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新的历史大背景下,更应对辽宁满族萨满音乐文化有全新的认识,全方位认识到全面发展满族音乐文化的重要价值。从当前发展情况来看,满族萨满音乐文化发展形态进一步丰富,满族音乐中的祭祀文化得到传承,并且原生态的音乐也走上了现代化转型之路。因此,未来满族萨满音乐文化发展可以在政府发挥主导性作用时,加快法制化建设步伐基础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宣传满族萨满音乐文化的内容,鼓励满族音乐文化传承人多做贡献,将音乐文化融入到旅游业中,实现音乐文化与旅游业的有机融合,与此同时,还需要通过多种媒体的协调互动,建立满族萨满音乐文化传承的良好氛围,提升满族萨满音乐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满族萨满传统音乐实现现代化转型之路,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满族萨满音乐文化,让满族音乐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异彩。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①周燕《刍议辽宁地区满族音乐现状及其发展构想》[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第162-165页。
②李世举《辽宁满族文化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研究》[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97-100页。
③高玉侠《满族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对策的思考》[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第28-30页。
④王珊珊《论满族音乐的文化传承与社会价值》[J],音乐生活,2011年第6期,第9-70页。
⑤尚品,何钧学《满族音乐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发展》[J],戏剧文学,2008年第5期,第76-79页。
⑥孙铭悦《满族音乐文化走向融合与衰落的社会学视角研究——满族音乐文化的社会运动轨迹探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220-225页。
⑦孟璐《满族音乐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J],乐器,2013年第5期,第62-63页。
辽宁省社会科学联合会课题“辽宁省满族音乐舞蹈文化现状与开发研究”(编号:L11DWJ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