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论文的计量分析

2015-09-29 08:58王燕静周铭杨洁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计量分析少数民族

王燕静 周铭 杨洁

摘 要:文章以CNKI、万方、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其收录的1979~2014年发表的论文从年度、作者、主题、期刊等方面对有关我国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的论文进行计量分析。旨在揭示该领域研究的状况、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我国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计量分析;少数民族;口述档案

一、概念界定

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是指各少数民族在没有创造自己本民族的文字以前,通过口耳相传,并用固定语言记录下来代代相承的具有强烈民族情感和时代特征的民族口述史实。包括古老仪式歌、民歌、创世史诗、叙事长诗及传说故事等。

二、统计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涵盖的各个词形(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民族口述历史档案,民族口述档案,以我国苗、彝、壮族等 55个少数民族匹配口述历史档案、口述档案、口述史料)为检索字段。以档案学作为检索学科门类并辅之以历史学科和民族学科为补充学科门类,对其收录的1979~2014年的发表在上述三个数据库中有关我国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的论文进行全面检索。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笔者用手工方式对检索结果加以核对筛选,除去报道介绍、年鉴及书讯等文章,剔除一稿多投及作者不详等情况,以研究性学术性较强的专业论文作为统计对象,最后共得到期刊论文69篇。

三、相关数据与结果分析

1.年度分布。某领域或专业一定时间内的论文成果可以大体反映该时间段的研究水平和进展情况。36年间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研究论文总体上呈逐年增长趋势,年均发文1.92篇。根据研究论文的增长情况可将这段时期的研究分为4个阶段。

2.作者分布

(1)作者系统分布。通过对作者系统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了解35年来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者分布的情况,还可据此正确认识各系统的研究能力。统计数据显示:高校教学部门作者发文数量最多,为45篇,占发文总数的65.21%。高校教学部门、档案馆与图书馆合占发文总量的86.96%,表明这高校占据着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的主导地位。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我国研究生公费改自费,科研立项与奖学金挂钩的奖励机制将使学生对科研的关注度增强,发文数量相应会有所增加。

(2)作者合作度及合著率分布。按计量学的观点,论文合作情况包括论文的合著率和合作度两个指标。论文的合著率指的是合著文章在总发文中所占的比例,论文合作度即在确定时域内某种或某类期刊每篇论文的平均作者数。本次统计的69篇论文中,论文合作情况呈现两极分化,1979~2003属于独立研究阶段,我国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主要是个体研究。2004年后合作水平有所提高,稳定在1.00左右。36年间年间论文的总体合作度为1.16,其中2012年是合作度历年最高为1.77,近五年合作度均稳定在1.20左右,我国口述档案研究的合作趋势虽然平稳但有待加强。

3.主题分布。主题分布直接反映了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的重点、热点及档案界对相关问题的关注,是了解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内容的重要途径。本次统计的69篇论文研究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价值作用、收集挖掘、开发利用、保护传承四个方面,分别发文10篇、12篇、13篇、26篇,占发文总量的89.71%,其中开发利用与保护传承两方面的研究占总发文量的57.36%。反映出各主题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四、我国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研究内容不够深。一方面,从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的状况来说,研究成果主要是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概念、价值等基础理论的研究,缺乏具有全局性指导的深层次理论。另一方面,重复研究的现象同样存在,学者们虽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见解,但研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所涵盖的古老仪式歌、民歌、史诗等形式的研究较为贫乏。限于藏族民间说唱体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传记性史诗《玛纳斯》等著名史诗的研究,影响了科研的整体质量。

2.各民族覆盖面不够广。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云南、广西、贵州等地,研究中大多以人数较多的壮族、苗族、土家族,彝族为个案,譬如:《试论广西口述档案的价值》、《苗族口述历史文化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与永久保存机制研究》、《云南石林彝族口述档案资源库建设研究》等,忽视了诸如傈僳族、基诺族、怒族、高山族等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研究。

3.合作率与合作度不够高。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口述档案领域个人独立研究占主体地位,合作研究较少,合作意识不强,合作智能发挥不充分。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形成和积累属于跨学科性质的活动,不仅涉及到档案学、历史学的知识,也涉及到社会学、新闻学等领域。该领域的研究仅仅单纯依靠档案界的力量很难持续有效进行,需要研究者甚至跨学科的交流合作。

五、我国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的提升路径

1.注重深入开发与利用研究。注重对口述档案资源的深加工,提高其附加价值。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聘请专家学者指导、参与特色民族口述档案的深层次开发利用。通过对民族口述档案资源的深入开发,把静态的、隐蔽的口述档案资源转化为直观的、动态的情报信息,并以文摘、专题研究报告、書目索引等二次文献形式,提高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利用率。

2.拓宽各民族研究覆盖面。一方面,不遗余力的深入挖掘各个少数民族自身的独特魅力,开展个性化研究;另一方面,对国家级、省级重点科研课题审批进行严格把关,从研究源头避免重复研究所造成的人、财、物的浪费,促进产生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生。

3.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就学科间而言: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鼓励跨学科合作,强化档案学、图书馆学及情报学三大学科之间的交融;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开展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理论研究,促进各地区口述档案工作。就学科内而言:广泛涉猎社会学、宗教学、考古学、艺术人类学、民俗学、美学、文学、文学及艺术等各个门类,增强研究视角的创新性和研究成果的高水准性。

参考文献:

[1] [2] 邱均平.信息计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第一版).

[3] 朱强,蔡蓉华.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第六版).

猜你喜欢
计量分析少数民族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论少数民族环境权保护
能源诅咒视角下成都经济区绿色发展研究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道: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