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方瑜
核工业二○八大队 包头市 014010
原始地质资料的归档及存在问题
刘方瑜
核工业二○八大队包头市014010
做好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工作,是实现地质档案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的基础。现阶段地勘单位都按照《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进行归档,但在实际工作中,此归档规则不能做到方便利用。文章通过将《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与《核工业西北地质局综合档案分类表》中的科技档案部分进行结合,探索出了切合核工业二○八大队实际的原始地质资料归档方法。针对工作实际,就原始地质资料归档过程中资料收集与整理环节存在的地质资料繁而杂、项目人员归档意识薄弱、资料管理缺乏监督与交接机制等问题进行总结,提出了领导重视、档案人员介入等应对措施,旨在解决核地质系统在原始地质资料归档中存在的问题,呼吁各地勘基层单位重视此项工作,使原始地质资料的价值和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原始地质资料归档方法存在问题
原始地质资料是在进行地质工作时直接形成或采集的,反映地质现象或地质体的,以各种载体类型存在的原始记录、中间性解译资料、最终地质工作成果原稿等(见图1)。[1]
中国原始地质资料起步于1952年,至1988年实行馆藏与行政分开管理,现今已经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如今规范化已经成为各地勘单位进行原始资料归档越来越重视的问题。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始地质资料保存分散,主要保存于各个基层地勘单位;数量巨大,已达1亿件以上;保管条件有待改善;人员与办公设备不足;现代化管理较落后;集中管理难度大。本文针对依据《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在实际归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参照《核工业西北地质局综合档案分类表》进行改进,建立了切合核工业二○八大队实际的原始地质资料归档方法,并对本单位在原始地质资料搜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图1 地质资料概念
原始地质资料潜在价值巨大,是一座金库,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累计投入地勘费近7000亿元,形成各类原始地质资料近亿件、重要钻孔岩心数亿米及超过1000TB的数字化资源。
原始地质资料整理与归档会影响下一步地质勘查工作资料利用,加强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归档工作,是强化地勘单位科学管理不可缺少的部分。
原始地质资料具有形成成本高、应用范围广、可反复利用等特点,对地质找矿、环境保护和重大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开发利用潜在价值巨大。原始地质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是地质工作服务社会的主要载体;是地质工作价值的主要体现;是地质工作服务社会的窗口;只有做好原始地质资料的立卷归档工作,才能更好地提供地质资料对外服务,才能充分体现地质工作的价值。
2008年国家档案局颁布了《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DA/T41-2008,对原始地质资料的归档方法进行了概略性的统一,核工业二○八大队原始地质资料归档基本遵循此规则。但是此归档规则对地质项目涉及的项目属性、实施单位、原始地质资料形成时间在分类方法中未作阐述,不利于实际操作。作者结合核工业二○八大队工作实际,将此规则与《核工业西北地质局综合档案分类表》进行综合,形成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可操作性强的方法,解决了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困难。
2.1第一步:对原始地质资料进行分类
核工业二○八大队原始地质资料的归档文件材料严格按《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划分为10类[1](见图2),每一件原始地质资料按有机联系只能归入其中一类,不应增设类别。
图2 原始地质资料归档类别
2.2第二步:对原始地质资料进行组卷
原始地质资料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按一项地质工作的各类文件材料组卷,同一案卷号内不能有重号和重份文件[3]。
对一项地质工作年限数年的,核工业二○八大队按每年的原始地质资料立一案卷号进行归档,解决了工作中密集架空档不合理的问题
2.3第三步:对原始地质资料进行排列
原始地质资料归档文件材料按《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所列十类的顺序排列,编件号。
2.4第四步:对原始地质资料进行编目
核工业二○八大队原始地质资料采用以一个地质项目编一个案卷号的方法进行归档,在《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的基础上补充了依据《核工业西北地质局综合档案分类表》科技档案部分的一级类目和二级类目,按照二级类目统一项目属性代码,加入了项目实施单位和工作时间等多项类目,形成了符合工作实际的地质档案分类方法(如表1)所示。
表2 地质档案编号方法
编号采用三阶为例,后一阶属于前一阶,第一阶为档案类别,第二阶单位、地区(矿区)、年代,第三阶为类别号。
如:《九一年五分队提交的内蒙古正镶白旗上乌苏地区铀矿普查报告》归档,其档案号如图2所示:
图2 分类编号示例图
原始地质资料文件材料以件为单位编制档号,档号由案卷号、卷内类别代号、件号组成,按十个类的分类方案编写地质档案文件目录,并逐件加盖档案章;每一案卷都应有地质档案目录文件和备考表,档案卷盒封面和脊背应符合相关要求。
在对纸质原始地质资料进行立卷归档的同时,也必须建立地质原本档案总账、明细账两种目录数据库,以方便借阅利用。
2.5第五步:对原始地质资料进行装订
原始地质资料按件用棉线装订,图纸不装订。
2.6第六步:对原始地质资料进行装盒
将原始地质资料按地质档案文件目录所列的顺序装入档案盒,并填写其封面、脊背内容;档案卷盒按案卷号由小到大依次排列;一项地质档案文件有两盒以上时,按盒号从小到大依次排列。
核地质系统各地勘单位在原始地质资料归档过程中普遍存在原始地质资料分布范围广,野外工作人员档案意识淡薄,资料归档不及时和资料破损等问题,作者针对核工业二○八大队在原始地质资料归档过程的收集整理环节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如下:
3.1项目周期长,工作类别多,形成的原始资料量多且杂[2]
在地质项目实施过程中,往往地质填图、测量、物探、化探、钻探、槽探、采样、分析测试等多项工作交替实施,才能达到找矿目的,提交一份完整的地质成果报告,每一项工作的实施均会形成各自的图、文、表、数据等原始资料;另外有些地质项目少则几个月完成,多则几年不等,形成的原始地质资料多而杂。
3.2原始地质资料收集监管不力,野外工作人员档案意识薄弱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野外工作人员认为原始地质资料归档是档案人员的事,只重视项目任务的完成,认为只要达到找矿目的即可,因而项目立项中形成的各类技术管理类文件如立项申请书、任务书、设计及审批类文件不重视,导致提交年度性报告或结题性报告归档时缺乏此类技术管理文件,另外项目负责人也许指定专人负责资料收集整理,但监督力度不够,资料不及时交接也造成资料遗失。
3.3原始地质资料整理归档不及时
按照地质档案原本立卷归档的管理办法,地质项目在完成到一定阶段时应及时整理归档,但在实际工作中,工作量分配在几年的地质项目涉及的钻探、物探及分析测试等原始地质资料并没有及时归档,项目负责人只重视成果地质资料和任务书中所列资料的汇交,对项目中产生的原始地质资料不给予重视,造成成果地质资料汇交多年后原始地质资料也无法整理归档入库,给地勘工作的后续利用造成不利影响。
3.4项目人员对已形成资料不重视,造成资料破损
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已形成的原始地质资料,项目人员随意放置,没有加以重视,造成资料污损看不清或缺页等现象,应该装订成册的没有按照要求用棉线装订,图纸也没有按照规范折叠,给档案工作人员整理入库带来很大工作量,另外图纸的二次折叠也损坏了图纸,减少了图纸的利用年限。
本文针对核工业二○八大队原始地质资料收集整理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积极可行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4.1及时与项目负责人沟通,争取对原始地质资料归档的重视
原始地质资料是地勘单位的核心档案,是地勘单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本,也是开展地质工作的价值所在,在实际工作中,对项目的年度性归档,若原始地质资料不齐全,档案人员首先向档案室领导汇报,档案室领导与项目负责人沟通,及时补全原始地质资料整理入库,以便后续项目利用,对项目的结题性归档,若资料不齐全,不颁发归格合格证,争取项目人员对原始地质资料的重视,保证项目中所产生的原始地质资料齐全完整。
4.2项目组指定专人负责项目归档,并建立资料监督和交接机制
因地质项目涉及的原始地质资料多而杂,资料会在钻探、物探、测试中心等不同部门和不同人员工作中产生,需要指定专人收集保管,以防丢失,并办理交接手续,建立资料明细账,在项目结束归档时才能确定责任人,对不合格或存在破损不符合归档要求的资料及时修正归档。
4.3档案人员介入项目组指导项目人员对原始地质资料及时整理归档
在对地质项目进行立项设计评审时,档案室领导参与评审并对在项目结束时应该归档的资料和归档要求进行说明,以使项目组成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原始地质资料重视,避免技术管理类文件的遗失;同时,在项目年终报告评审时,档案室领导严格要求,使归档的报告、附件和附图达到规范化要求。
4.4开展原始地质资料展评活动,各野外分队相互借鉴学习,提高对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的水平
野外分队可在档案室的主办下举办“原始地质资料展评”活动。展评包括钻孔原始编录资料;地质填图及地化剖面原始资料;各种图件的电子版,包括原始附图、插图等。通过展评活动的开展,各野外分队相互借鉴学习,提高对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的水平。为保证各项目采集的原始数据真实可靠,格式整齐、美观,内容充实全面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1)文章探索出了切合核工业二○八大队实际的原始地质资料归档方法,即针对每个项目进行立卷,融合进项目属性,工作单位和工作时间,做到了快速查找,方便利用。
(2)文章针对核工业二○八大队工作实际,对原始地质资料归档过程中资料收集整理这一归档环节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
(3)文章针对原始地质资料收集整理存在问题提出了有利于规范资料收集整理的解决措施,以减少此类问题在今后工作中产生。
[1]国土资厅发[2008]98号《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
[2]唐瑞琼,浅谈在地质资料收集整理与归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曾晴,潘丽莉,试论原始地质资料的立卷归档,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Archiveoforiginalgeologicaldatasand problems
Liu fangyu
Geological Team No·208,CNNC,Baotou 014010,InnerMongolia,China
Good original geological data archive work is the foundation of realization of geological archives standardized and scientificmanagement.Atpresent,all the geologicalexploration units are in accordancewith the"originalgeologicaldata filing and archive rule"for archiving,but in practicalwork,this archive can notbe done easily using the normalization.The article combine" originalgeological data filing and archive rule"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tof the file"nuclear Industry geologicalnorthwest Bureau comprehensive records classification",explored a fitting data archivingmethod to Geological Team No?208.For the actual work,the author summarize the issues in theoriginalgeologicaldata collection and archiving process,thatare numerousand complex geological data,weak archives awareness of project personnel,datamanagement lack of supervision and defective data transfer mechanism.Moreover the author presented the response measures,that is leadership attention,archivists taking part,Etc,which aimed at resolv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nuclear geology originalgeologicaldata archiving system,calling attention this job to all thegeologicalexploration units,so that theoriginalvalueand roleofgeologicaldataobtained can be fully exploited.
originalgeologicaldataarchivemethodprobl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