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芳
【摘 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20例进行分析,根据临床症状和诊断结果,采用药物和手术治疗方案,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2例患者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成功治愈11例,占比91.7%。8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其中6例行瘢痕切除修补术,2例行子宫全切术,成功治愈率达到100%。患者手术时间(72.5±10.4)分钟,住院时间(7.2±1.0)天,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占比12.5%,经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对于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而言,使用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药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均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显著控制出血,改善临床症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用。
【关键词】剖宫产;切口妊娠;临床诊治;甲氨蝶呤
剖宫产切口妊娠属于异位妊娠的一种类型,指的是胚胎着床在前次剖宫产的切口瘢痕处。临床上并不多见,是剖宫产的严重并发症。有数据调查显示,近年来随着剖宫产人数的增加,该疾病的发生率也在随之提升,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1]。为了进一步探究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2011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20例,年龄在23-35岁之间,平均年龄(29.5±1.2)岁;距离上一次剖宫产时间间隔10个月-8年,平均(3.2±0.5)年。产次1次14例,占比70.0%;2次6例,占比30.0%。剖宫产次数均为1次,切口为子宫下段横向切口。
1.2 临床症状
20例患者中,主要症状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共计18例占比90.0%,其中13例发生在人工或药物流产后,占比65.0%;有停经史患者16例,占比80.0%,停经时间在40—85天,平均(56.2±7.4)天。另外,早孕反应3例,占比15.0%;腹部不适5例,占比25.0%;没有明显症状2例,占比10.0%。
1.3 诊断方法
20例患者中,经腹部B超检查14例,结果显示子宫峡部有团块11例,大部分团块中可见血流显示,有孕囊3例;经阴道超声检查4例,结果显示子宫峡部或体颈交界处有团块,认为是子宫前壁下段占位;经CT检查和腹腔镜检查各1例。另外,患者的血液中的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结果为阳性,平均值为(3850±76)U/L。
1.4 治疗方法
1.4.1 药物治疗
对于病情稳定、症状较轻的患者,一般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患者使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天花粉蛋白注射液等,治疗目的在于阻止细胞生成,促使绒毛坏死,降低血液中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从而减少血流量,完成后进行刮宫。
1.4.2 手术治疗
手术方案主要包括瘢痕切除修补术、子宫全切术等,其中前者适用于出血能够控制的患者,后者适用于出血无法有效控制的患者。其治疗目的在于清除病灶组织,控制出血情况。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2 结果
2.1 保守治疗效果
12例患者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成功治愈11例,占比91.7%。经B超复查,患者切口包块缩小,出血得到控制。
2.2 手术治疗效果
8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其中6例行瘢痕切除修补术,2例行子宫全切术,成功治愈率达到100%。患者手术时间44-90分钟不等,平均(72.5±10.4)分钟;住院时间3-15天,平均(7.2±1.0)天。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占比12.5%,经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
3 讨论
就目前而言,剖宫产切口妊娠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研究显示和孕卵运行过快、子宫内膜间质缺乏、受精卵着床、滋养细胞侵入子宫肌层、绒毛与子宫肌层粘连等因素有关。一般认为是手术操作带来的内膜损伤,例如刮宫术、剖宫产术等。患者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通常表现为停经史、子宫增大、血液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升高等早孕表现。
在临床诊断上,目前普遍采用超声检查,能够为早期治疗提供较为准确的依据。在李亚等人的研究中认为,诊断指征包括以下三点[2]:第一,患者均有剖宫产史;第二,患者有过停经史,或阴道出现不规则出血;第三,超声检查显示患者子宫峡部增大,瘢痕处有孕囊或包块,血流丰富且浸润生长,其它组织回声均匀。因此,预防措施要求提成孕产妇自然生产,降低剖宫产率;剖宫产的手术切口不能太低,确保缝合严密;患者术后积极避孕,发生妊娠要做好产前检查工作;减少人工流产或清宫术操作,降低身体损害[3]。
在治疗措施的选择上,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需要依据患者的病情而定,其中甲氨蝶呤能够有效杀死胚胎,促使滋养细胞死亡;米非司酮也能够产生强烈的抗孕酮作用,致使绒毛组织、蜕膜组织变性,实现杀死胚胎的目标。手术方案主要是阻断子宫动脉,从而抑制胎儿的血液供应;或者直接摘除子宫,促使胚胎死亡。但在操作中应该遵循减少出血量、尽量保留子宫的原则。
综上,对于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而言,使用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药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均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显著控制出血,改善临床症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用。
参考文献
[1]金建华,周庆调,郑小东.剖宫产切口妊娠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06(17):178-179.
[2]李亚,周琴,王世宣.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妊娠临床诊断及其治疗策略选择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2,10(30):4702-4705.
[3]张芳华,何惠华.剖宫产切口妊娠56例临床诊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22(15):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