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音乐美学思想源远流长,在这漫长的音乐美学历史中始终探讨着情与礼、声与度、欲与道、悲与美、古与今、乐与政、雅与淫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从原始社会的萌芽时期透露出的微弱的审美意识一直到近现代,都在向着更好更合理的方向无限发展着、突破着,成为构建中国具有现代意义的音乐学体系重要的一支。
【关键词】音乐美学思想;音乐社会功能;礼乐;经济
中图分类号:J60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9-0055-01
春秋时期是一个由奴隶制向封建制度过渡的大变动时期。此时的音乐艺术也有巨大的进步,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三分损益法、十二律吕、七声音阶的出现以及《诗经》的编定、“郑卫之音”的产生等等实践领域的发展与变革,必然促使音乐审美逐步由经验上升为理论。这些处于萌芽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虽然只有零星的语录而没有成篇的论著,且因由特定的经济、政治条件而带有显著的保守性,但已具备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基本特征。
百家争鸣时期,即春秋末至战国末年,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这一时期出现诸侯纷争,各自争霸的局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形成了众多学术流派,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化高峰期。不同流派的思想家以自己的文化观念和音乐审美意识影响着当时的音乐活动,诸子百家中,最有影响的首推儒家、道家。孔子站在儒家文化立场,倡导美善交融的审美意识,继承了之前的“礼乐思想”。以“仁”为本的音乐精神始终贯穿在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中。纵观儒家学派的音乐美学思想,孔、孟、荀都以“和”为审美准则,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要求音乐成为政治的工具、统治的手段。“礼”与“中和”的儒家音乐美学基本特征成为中国音乐美学思想的主流,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
两汉时期由于政治经济的发展、宫廷音乐机构——乐府的设置、音乐形式(相和歌、鼓吹乐、歌舞百戏、各种器乐曲等)的丰富,促使了音乐美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汉初有黄老之学的音乐美学思想,它反应于陆贾的《新语》、贾谊的《新书》,而以刘安及其门客所著的《淮南子》为主要代表。《淮南子》丰富而新颖的音乐美学思想为音乐的创新发展解除了禁锢,也为礼乐的发展打开了顺应时代的思路。
魏晋—隋唐时期,前期即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持续数百年的社会大动乱。它带来了苦难的同时,也促进了民族的融合。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进入、道教与儒教继续发展——多元的政治经济文化使人们的文化思想空前活跃,音乐审美思想得到较大发展。其中最重要的音乐美学论著是阮籍《乐论》、嵇康《声无哀乐论》。阮籍虽崇奉道家思想,受玄学影响,但也不一概排斥儒家。
进入隋唐,中国封建社会到了辉煌鼎盛的时期,政治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得到了长足发展。如教坊的建立、宫廷燕乐的兴盛、民间曲子音乐的蓬勃发展等等。但与音乐审美活动的繁荣相较,隋唐的音乐美学思想相对滞后。其中较有影响的是隋文帝杨坚和唐太宗李世民的音乐美学观。
在唐代相对滞后并且儒家审美思想占据重要统治地位的时期,《乐出虚赋》较有新意,是我们研究唐代音乐美学思想的重要文献。
进入宋代社会,城市经济的发展促使整个社会具有世俗化倾向,音乐文化的重心由宫廷转向民间,戏曲、曲艺等艺术形式繁荣发展。宋、元许多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十分关注音乐的审美问题,在诗文中表述了自己的审美观点。如范仲淹在《今乐犹古乐赋》中提出了音乐具有古今相同的教化功能:“古之乐兮所以化人,今之乐兮亦以和民”,认为音乐从古至今具有“化人”、“和民”的作用,还强调“与民同乐”。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最后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增长,疆域的扩大,边地各少数民族与内地的联系更加紧密,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的歌舞音乐出现了异彩纷呈的局面。更重要的是这一时期出现了从多个视角探讨音乐美学问题的局面。这个时期的道学思想仍在继续,王阳明(原名王守仁)的心学——“心即理”、“心外无理”学说,达到中国哲学的又一高峰。
中国的近现代指1840年至1949年这一时期。19世纪下叶,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华民族陷入危亡困境,救亡图存、渴望变革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于是,人们将眼光投向进入工业文明的西方,开始从科学、文化、制度等方面学习西方。19世纪末,音乐审美实践出现了受西方音乐文化影响的“新音乐”现象,不仅引进、移植了西方的音乐品种,在音乐表演形式、作曲技法、欣赏方式、音乐教育体制上也都陆续借鉴了西方音乐文化。20世纪初,随着西方美学思想不断传入中国,中国音乐美学思想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一是从音乐“救亡图存”、“改造国民性”的功能诉求转为对音乐美育的学理探究。二是探索如何借鉴西方音乐,发展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代表人物有王光祈、刘天华等。
参考文献:
[1]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5).
[2]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9(2).
作者简介:
刘一帆(1987-),女,籍贯: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2014级硕士,研究方向:音乐鉴赏与教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