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静训墓出土金器的思考

2015-09-28 17:14果林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5年4期
关键词:金银器金项链

果林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设想。2013年10月,在访问东盟时,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由此有关丝绸之路的话题再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中,“隋唐五代时期”的内容设计是该陈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中第六单元为“长安与丝绸之路的拓展”。内容设计者在该单元选用了一件金项链和两件金手镯,这三件金器都是沿着丝绸之路来到隋都的具有外域风格的珍宝,质地风格受到西亚、中亚等地的影响。

1957年,古城西安正在进行着城市的基本建设。有一批工人同志在西安市玉祥门外梁家庄附近的基建工地上发现了一座夯土,施工人员认为这里可能是一处文物遗迹,于是向当地的文保单位进行了报告。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得到消息后,认为该地区应马上进行保护,于是委派唐金裕、张瑞荃、王屏章三位同志来到工地,对现场进行了勘测。唐金裕同志主持了发掘工作。伴随考古工作的不断进展,唐金裕同志认为夯土下可能有墓葬。继续进行发掘后,发现果然夯土下面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墓葬。根据墓志志盖篆书“隋左光禄大夫女墓志”九个字,确定该墓是一座隋代墓葬。墓志志文记载:隋左光禄大夫岐州刺史李公第四女石志铭,并序。女郎讳静训,字小孩,陇西成纪人。上柱国幽州总管壮公之孙,隋左光禄大夫敏之第四女也。自幼为外祖母周皇太后杨丽华抚育宫中,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六月一日病死于汾源宫,时年九岁。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公元608年)葬于京兆长安县休祥里万善道场之内。所以该墓的墓主人是一位年仅9岁的公主,叫李静训。此墓同时还出土了瓷器、陶器、金银器、铜铁器、玉石器、玻璃器以及骨、木、丝织品、漆器等陪葬品200余件,其随葬,器物之多,制作之精在隋墓里尚属罕见。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隋唐五代时期“长安与丝绸之路的拓展”所选用的这三件金器就是在此墓出土的。

金项链周径43厘米,重91.25克。由28个金质球形饰组成,球形上各嵌有10颗珍珠,现珍珠已脱落。金球分为左右两组,每组14个,各球之间系用多股金丝编织的链索相连接,两端各用一活环金钮饰相连接(见图1)。项链正中的圆形边缘为一圈联珠饰,中间嵌深蓝色珠,珠上凹刻一花角鹿图案(见图2)。雕刻是人们常见的艺术手法,凹雕是雕刻中的一种,是指所雕图案内陷于表面,利用这种雕刻技法可以把动物或者别的图案雕在玉石或者硬物上。这种雕刻技法也称阴刻,是玉石雕刻中常用的技法,大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鹿纹是一种以自然界中的雄鹿为主要描绘对象,通过夸张、变形等艺术处理成为一种动物纹样的图案。鹿作为器物的装饰纹样在中国和西方均有,且历史悠久。葱岭以西曾经是栗特族人生活过的地区,在栗特文化中常见的是花角鹿纹饰。花角鹿纹饰是栗特金银器中的典型图案。这种圆圈内刻绘动物图案的装饰纹样是栗特器物的典型样式。栗特民族的花角鹿通过金银器等艺术载体经丝绸之路出现在西安的隋墓里,可能有一定寓意。鹿还有表达吉祥长寿的意思,这是对逝者的祈福。

在项链的上部,还有两颗青金石。青金石是一种较为罕有的宝石,是仅次于翡翠的名贵玉石,产自阿富汗巴达克山,颜色一般呈蓝色。古时,只有权力很大的人物才可以佩戴,常随葬在墓中,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也寓意着富贵吉祥。

项链下部中间镶嵌一颗令人夺目的圆形鸡血石(见图3)。在鸡血石之外,镶嵌着24颗小珍珠。在鸡血石的下部,以金线相连还有一颗心形金坠饰,上嵌一颗直径3.1厘米、极为罕见精美漂亮的青金石。该项链是李静训墓出土的珍品,属于国宝级的文物。

该墓出土的另一对金手镯,全器呈椭圆形,分成四节,各节两端较阔,上嵌珠(似为玻璃制,作半球形,透明,表面有白锈,珠似无色),各节以方形嵌青绿色玻璃珠的小节相连。开口处有一纽饰,一端为一花瓣形扣环,上嵌小珠6个,另一端为一钩,钩之端亦嵌1珠。钩与环之另端均为活轴,可自由开合。轴长1.3厘米,径0.15厘米。轴端套以小珠,尚残留一粒。金手镯的长径7厘米,短径5.5厘米,重量108.75克。这对金手镯,从制作工艺和装饰形制来看,颇具波斯文化艺术风格(见图4)。金手镯在古代并不多见,类似于李静训墓出土的此类形制更是十分稀少。

李静训,年仅9岁,却为何在她的墓葬里出土了如此奢华的随葬品呢?这还要从她的身世谈起。李静训,字小孩,父系母系均家室显赫。她的曾祖父李贤是北周骠骑大将军、河西郡公;祖父李崇,曾随周武帝宇文邕平齐,后又与隋文帝杨坚一起打天下,官至上柱国,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在与突厥的战争中以身殉国,其子李敏时年7岁,也因此受隋文帝杨坚的恩宠,被养于皇宫之中,长大后,袭父爵,官至光禄大夫,又授予上柱国和许多州刺史。李静训的外祖母是杨丽华,杨丽华生于北周明帝武成二年(560年),北周建德二年(573年)八月,13岁的杨丽华被选入宫中纳为太子妃,宣政元年(578年)六月,周武帝死,太子宇文赞即位为周宣帝,杨丽华被立为天元皇后。杨丽华与周宣帝生一女宇文娥英。周宣帝死时,娥英也不过五六岁。开皇八年,公元588年以后,杨丽华亲自在皇宫中为女儿挑选女婿,“美姿仪,善骑射,歌舞管弦,无不通解”的李敏,被选中,后来李敏与宇文娥英成婚后,开皇十四年,李静训出生了。李静训自幼深受外祖母的宠爱,生活在宫里,大业四年(608年),李静训随外祖母杨丽华来到山西省宁武县西南的汾源宫避暑。不幸染疾病死于此地。杨丽华十分悲痛,将其葬于离西安不远的万善尼寺中。由于她显赫的身份,所以随葬品中有这样精美的金器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件金项链的珠子在巴基斯坦、印度东部海岸及越南南部海岸都有发现。金项链上的凹雕技法,其渊源可追溯到古代的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在巴基斯坦的比尔丘区也曾发现两件玛瑙,一件碧玉,均运用了凹雕技法制出的花角鹿纹饰,与金项链用到的技法相同,可以想象这件金项链也许源自中亚地区。金项链上的青金石也是国内很少见的外来品。在古代,阿富汗巴达克山是这种青金石的主要产地。西安是隋代的都城,称大兴城,是古代陆路丝绸之路的起点。沿着这条道路,世界上不同国家的文化都在这里聚集。隋唐时期,金银器的工艺、造型和纹饰受到西方习俗的强烈影响,大量吸收了来自栗特、波斯萨珊等西亚和中亚发达地区的艺术特点,使得隋代的金银器呈现出了不同寻常的外域特色,金项链和金手镯就是典型的代表。

1983年考古工作者在宁夏固原发掘了李贤墓,李贤是李静训的曾祖父,李氏家族由北周至隋一直经营西北,而他们所任职的地区正是守卫丝绸之路的要地,可以肯定的是有家族联系的李贤,李静训两座墓葬都出土了具有中亚风格的物品。外来物品如果不是皇帝的赏赐,很可能是李贤在河西任职期间直接从外商或外国使臣手中获得的。熊存瑞先生从金项链及其焊接工艺、凹雕工艺、青金石和珍珠垂饰等方面进行研究,认为其源自巴基斯坦或中亚地区。

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长安与丝绸之路的拓展”这部分主要表现的是隋唐时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不仅展示了这几件金器,还有其他有特色的展品。

当时在唐代都城有大批的胡人生活,为了表现胡人的形象,设计者选用了三彩釉陶胡人骑卧驼俑和三彩釉陶俑。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唐玄奘译注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可以说明中印佛教文化交流十分活跃。表现中日文化交流的有在陕西西安出土的“和同开弥”银币和瑞兽葡萄纹青铜镜。表现波斯文明的有在陕西咸阳出土的拜占庭金币和在西安出土的波斯萨珊朝银币等。

通过这些具有外域风格的文物,见证了隋唐时期的金银器吸收了外来文化,并且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外来文化在改变人们以往的思想,人们在逐渐接受外来事物。说明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促进了欧亚大陆不同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文明之间在商贸、宗教、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与融合,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繁荣做出了卓越贡献。因此,习主席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设想和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猜你喜欢
金银器金项链
何家村窖藏所见唐代金银器制作工艺述略
明清金银器,低位反弹可期
爆炒区块链:“金项链”还是“铁锁链”?
阿拉善卫拉特蒙古族金银器传统纹饰研究
珍珠项链
云南景东傣族陶氏土司墓地出土金银器研究
金光灿灿银光生辉
一条金项链
金项链
真假项链起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