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珑 王基安
【摘 要】戏曲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剧目的日新月异。我们除了学好、学精戏曲传统艺术外,改编创新一批有价值的舞台剧目,更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就传统剧目的改编,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剧本;改编;剧目
中图分类号:J8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9-0040-01
我出身于梨园世家。父亲是评剧团拉板胡的,母亲是演员出身,后来当过导演,编过剧本,大家都夸她“肚囊特宽绰”,上百个戏存在她的脑子中,从唱腔到白话,从舞台调度到人物的上、下场,甚至是一个“家伙点儿”,至今都记得清清楚楚。虽然记得清楚,但她却不“墨守陈规”,老愿意把那些传统戏改编成新剧本,特别是退休以后,她改编了不少传统戏,给市里那些业余团体排演,有的还收到了挺好的效果。
耳濡目染,加之自己也一直在从事专业戏曲工作,我对传统剧目的改编有了更多的关注。无论是电视展演还是发表的剧本,有新改编的传统剧目,自己都要认真去看、去琢磨,私底下也曾试着改编一些过去的“老戏”。尽管没有大作问世,但对如何改编传统剧目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戏曲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剧目的日新月异,有了新的剧目,才能不断涌现新演员,才能催生新的表演,反过来又能刺激产生新的剧目。尤其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除了学好、学精戏曲传统艺术外,改编创新一批有价值的舞台剧目,更有其重要意义。
戏曲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新中国成立后,广大戏曲工作者在党的“推陈出新”文艺方针的指引下,对传统剧目进行了大量的整理改编,取得了巨大成绩。仅以评剧为例,就出现了《秦香莲》《花为媒》《杨三姐告状》《杨八妹游春》《三看御妹》《杨乃武与小白菜》《马寡妇开店》等等优秀剧目,繁荣了评剧舞台,其中还有很多剧目被拍成了电影戏曲片。
对传统剧目的整理和改编,根据原作的具体情况,有难有易,有的归拢一下场次,提高一下唱词的质量,小修小改就可以演出;有的则需要大修大改,甚至“脱胎换骨”的改造才可以。有人巧妙地将此项工作比喻为医生看病,只有确定病因,对症下药,才能使有的剧目“起死回生”。
评剧圈里人都知道,由于受时代限制,评剧创始人成兆才先生笔下的《花为媒》,结局是贾俊英一人同娶两位佳丽(这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是允许的)。可把它拿到今天来演,就不合适了。改编者巧妙地把它改成:替表弟贾俊英花园相亲的书生王俊卿被张五可的美艳所陶醉,发出了“只可惜自己是个代相亲”的感叹。张五可也被贾俊英(实为王俊卿)的风流倜傥所吸引,以玫瑰相送。到最后一场,走投无路,又对张、贾二人的相互好感了然于胸的阮妈,急中生智,顺理成章地把二人牵到了一起,既解了两顶花轿同时进门的尴尬,又让两对有情人终成眷属,众人皆大欢喜,对此改编谁人能不拍案叫绝!
还有一点,我们改编传统剧目,是给今天的观众欣赏的,如何通过改编让今天的观众看得更明白,更符合他们的欣赏角度,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在中国(唐山)评剧艺术节上,我观看了由天津评剧团改编演出的《朱痕记》。觉得剧本改编得不错,演出效果也非常好,当之无愧地获得了本届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第一名。《朱痕记》(或称《牧羊圈》)是一出传统评戏,讲的是黄龙造反,朱登春替病重的叔父出征上战场,路上被其表弟所害,其妻赵锦堂在家扶持年迈的婆母。其婶和表弟为独吞家产,在威逼强娶赵锦堂不成的情况下,将她和婆母二人赶到深山放羊,受尽风霜之苦。获救的朱登春,得胜晋官归来,一家人幸福团聚。原剧的主题是:保家卫国,孝敬父母,邪不压正,好人终有好报。经天津评剧院改编后,除保留了上述几点外,还有两点博得了观众的好感:一是将剧名由《朱痕记》改为《赵锦堂》,更加提升了剧中主人公的份量,一切情节都围绕着赵锦堂而展开(当然,原剧中赵锦堂也是一号人物);二是加了一段戏。原剧中,朱登春决定替叔父从军后,母亲让赵锦堂为丈夫准备行装就收光闭幕了。改编者在此加了一大段戏:表现了赵锦堂对丈夫替叔父从军的无奈和对夫君身闯沙场的担忧,表现了夫妻二人不忍分离的爱恋之情。最后在“携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伴唱声中,二人依依不舍,相拥在一起……在音乐灯光的配合下,把二人的夫妻相爱之情展示得淋漓尽致,收到了极佳的剧场效果。同时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段戏为赵锦堂磨房斥贼、深山放牧、风雾救婆母等一系列的戏,找到了思想上、情感上的支撑点。特别是在婆媳二人几乎冻死在荒山之际,编者为赵锦堂安排了一大段唱,描述自己所受之苦、向前之难。在走投无路的情境下,伴唱声中,响起了自己与朱登春临分别时的誓言:“携子之手,与子偕老。”加上天幕区的画面回放,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温馨的夜晚……正是有了这个信诺,赵锦堂更加坚定了保护好婆母、找到丈夫的决心。总之,笔者认为,该戏改动虽然不大,但却给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拉近了传统戏演员和今天观众的距离,是一出改编得比较成功的剧目。
传统舞台剧目是几代戏剧人辛勤劳作的结晶,今天的我们,在加强现代戏创作、演出的同时,整理、改编、演出那些在今天看来仍有积极意义的传统剧目,无疑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工作。诚然,改编好一台传统剧目需具备历史、文学及全面的舞台知识等素养,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但只要我们本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正确运用好舞台规律,一定会有一批经过改编加工的优秀传统剧目脱颖而出。这无疑是我们戏剧人的幸事,更是戏曲观众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