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们往往喜欢浓烈的感情、奔放的姿态,以及张扬的“壁咚”。记得当年,我用了好多天背《藤王阁序》。为何?气势非凡,恣肆着怎么收都收不住的跌宕的青春。而《项脊轩志》,当年差点让我打瞌睡。是啊,这是一篇需要阅历才能理解的作品。这样平淡、醇厚的文章如何才能引发高中生们的关注呢?我想到的教学切入点就是:失败者的逆袭。大明王朝276年的历史,一共诞生了两百多位状元。可是这些状元,你能说出几人?写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杨慎是一个,再然后,估计都不大说的出来了。归有光,一个进士都考了9次的“失败者”,却将自己的名字深刻在后世众多普通人的心中,自然算是对他那些同时代状元们的一次逆袭。他凭什么?很大程度上就凭这篇《项脊轩志》。
这篇短文的第一段——啊,凭着多年语文学习的惯性,我们会说——环境描写、景物描写。但是,这么一间破屋子,为什么作者却情有独钟,只愿修葺,而不曾想换个地方呢?作者爱的是其简朴吗?这还真是个可以讨论的点。想想看,生活中、新闻里,有没有这样的人,不喜新宅大宅,偏偏喜欢找间破屋子,自己修来自己住?他们追求的是什么呢?有关勤俭节约的先贤境界?他们追求的是宁静。那么追求宁静又有什么特别呢?它意味着,你远离人们热议关注的焦点、热点。那么这又会怎样呢?想想看,是一个成天关心国家大事、股市涨落、培优信息的妈妈更贴心,还是一个远离这些喧嚣,只是注视着“你”的妈妈更贴心?是啊,追求宁静,意味着细腻的感受、质朴的心灵。
为什么归有光屡试不中?从这篇文章中能看出原因吗?这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适当的铺垫之后问问学生怎么样?
他的“心”不集中。这不集中,不是说他读书的时候三心二意。我想他读书的时候一定是很认真的。但是他的心思太过感性了,太细腻了。如果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科举教材中,沉浸在对将来功成名就的冥想中,他怎么会对“日影反照,室始洞然”的豁然明亮留下深刻印象?如果他如《儒林外史》中那些八股控一般执着于各种课业秘笈,他又怎会有情致“杂植兰桂竹木于庭”,而为“旧时栏楯,亦遂增胜”自得、欣喜不已?他从来就不想苦读。他将读书视作一种快乐和享受,所以他也要经营他的读书之所,让生活与读书融为一体。而那些灵魂被异化的八股控们呢?他们不过是科举的奴才,哪里还有自己的感觉?就像崔健的摇滚《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野》里唱的:“因为我的病就是没有感觉。”
接下来的人情冷暖,我就不再一一列出了。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大悲大喜,都是家常的伤感、缺憾、留恋和惋惜。当然,教师需要去穿透这些平常的文字,引导学生从细节处领略其中的魅力。而基本的方法,就是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善于类比、譬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材删节了一段文字: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这样的删节是不可取的,破坏了文章的完整性。我觉得讲课时应该提,因为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归有光写此文寄托的情志。这篇文章的寄托,首先自然在对文中所涉生活、情感的缅怀,但同时也包含着他的价值取舍。他在这段文字中,表明了他所写的这些东西,或许在别人看来都是不足挂齿的小事,是小格调、小境界,但是在他看来,却具有莫大的价值。因为人生的意义不就在于那种至情至性的生活体验感吗?你中过(科举)、没中过,或许重要,但是爱过、恨过、喜悦过、感伤过、叹息过、希冀过、拥有过、失去过,这些情感、生活的起伏是不是更重要呢?
归有光的逆袭正在于此。他以自己真挚的笔触,宣告了一个新的世界的来临。在这个新的世界里,人们重“性灵”,活得都很真实,都很自然,而那些“八股控”们,连同明朝的绝大多数进士和状元,或者被遗忘,或者在《儒林外史》中找到归宿,成为流传至今的笑柄。
金立群,评论家,代表作有《中国短篇小说经典探赏》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