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前兰
为了有效地发挥朗读教学的能量,朗读教学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一、 激发情趣,状态自如
“情趣”,指的是一种情绪状态。“激发情趣”,就是指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对学生朗读状态、朗读姿势、朗读气息的调动,把学生情绪激发出来,达到愉快自如朗读的状态。
朗读的情趣状态非常重要。不管朗读什么样的文章,首先要有一种相应的情趣状态。联系到学生的朗读,这种“状态”总的要求是“自如”:从心理方面说,状态应该是“自如”的。所谓“自如”,是指“保持常态,镇定自然,活动操作灵活、稳畅,不受阻碍。”(《现代汉语词典》)从生理方面说,还要注意气息。气息是朗读时的动力,就是朗读时还要注意自己的呼吸。把上述两方面结合起来,就能达到状态自如的要求。
我们经常看到课堂上,学生读书时抓起书就读,这时学生的“状态”是什么样的?有的学生突然被叫起,紧张情绪状态还没平复,一开口便读错;有的学生思想不够集中,站起来还没有做好读的准备,找到读的内容后才张口。
教师如何让学生做到“状态自如”呢?首先让学生保持一种正常的、平常的、常态的朗读状态,集中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齐读课文时,都会说“预备——起”。其中“预备”是预令,这不禁让我们想到体育老师在体育课上说“预备”时,一定是让孩子吸足气,关注全体学生做好完成动作的准备,再说“起”,中间都有两到三秒的停顿时间,让学生做好准备。朗读教学也应这样,教师在说“预备”时,应关注学生是否做好读的准备,组织学生身体坐正,挺胸,吸气,让气息饱满;当教师说“起”时,再开口出声朗读。可是有的教师过于匆忙,让学生捧起书,简单地说一声“预备起”,学生匆匆忙忙去读,状态肯定是不好的。
其次,朗读之前,教师必须激发学生对文本内容相应的情趣。在我们平时的朗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朗读情趣的激发。当学生无动于衷的时候,当学生无可奈何的时候,当学生无法进入情境、气息不当的时候,教师应该及时采用恰当的方式,调动学生情绪,让其做好发声准备再开口朗读。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在教《荷花》这一课时,这样激发学生朗读情趣:
师:现在就请小朋友读读课文,好好想一想,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荷花变活了。
生:我仿佛觉得荷花突然长高了。
生:我好像也摇摆起来。
生:我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朵荷花,心里美滋滋的。
师:课文中的“我”爱荷花,因为荷花非常之美。现在就让我们有感情地读读课文。
(学生读课文第4自然段,读后再评点)
在片段中,李老师用语言引导学生想象课文情境,学生感到作者所描述的画面就浮现在自己眼前,朗读时就能够神态镇定、不拘谨,很自然地朗读。
二、 心惟口诵,自然发声
“心惟口诵”源于“口诵心惟”一词。唐朝韩愈《上襄阳于相公书》中有句名言:“口诵其言,心惟其义。” 本文调一个词序:“心惟”,意指在朗读的过程中是“心惟”在前。遵循朗读时学生心理发展过程,通过视觉感知语言文字符号,心里思考,理解文字后,用声音将意思表达出来。思考在前,发声在后。本文的“诵”,我们这里取《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说法:“出声地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朗读”,而不是目前许多文章中提出的“诵读”。我们认为朗读与诵读有联系,又有所区别。《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自然”的意思是不造作,不勉强,不呆板。“自然发声”就是顺畅、不造作、不呆板地朗读。只有“心惟口诵”才能“自然发声”。理解了语言文字,就能同时用自然的声音朗读,所以“心惟口诵”从心理学的角度说,这是朗读教学整个过程的核心要求。
可是,目前我们有些老师并不重视让学生感知语言文字,学生没有经历思考张口就读,于是,就会听到一些学生朗读时故意拖长音,读得摇头晃脑;或者将某些词加重音量,读得头直点;还有一些学生读得语速飞快,根本没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这些在课堂上存在的唱读、顿读、造作、呆板的读书方式,都不是自然发声地读。另一方面,在课堂上过度地运用音乐、图片、视频等辅助手段,跳过了儿童感知、理解、思维的过程去指导朗读,学生必然也不能自然发声。例如,苏教版二下《台湾的蝴蝶谷》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
这样一个具有排比成分的句子,一般老师往往会忽视,一读而过。我在教学时,发现学生开始读的时候语调平淡。学生读完后,我随即启发学生,
师:蝴蝶是怎么飞的?请小朋友找找关键动词。
(生分别找到“飞过、穿过、越过、赶到”四个词语)
师:(紧接着)看看它们的字形,想想它们的意思,多有意思!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飞”字中间的撇点就像是蝴蝶的翅膀,从花丛中飞过。
师:这位小朋友能够结合字形理解意思,真棒!
生:因为小溪是一条小河,所以蝴蝶是“越过”小溪,就像人跨过去一样。
师:你发现的真好!
生:树木很多,很高,蝴蝶飞不了那么高,就从树林的缝隙中穿过,所以课文中说是“穿过树林”。
生:美丽的蝴蝶生命其实非常短暂,绝大多数蝴蝶只能存活15~20天。它们急着要快快飞到山谷里去,所以它们要赶到山谷里来聚会。
学生边说,我边在这些关键词的下边画上着重号。在理解语言文字之后,我再让学生朗读。
师:让我们再来朗读这个句子,一边读,一边想象,你还可以像蝴蝶那样做做动作。(生自由读)
此时,学生再朗读这句话时,因为充分理解了几个动词的意思,在朗读“飞、穿、越、赶”这几个动词时语气自然加重,读到“赶到”前还停了停,自然地读出句子意思,也感悟到这个句子的精美之处。
在指导朗读教学时,我们要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字、文本,让学生“心惟口诵”,领略语言文字的意思后,将自己的理解自然地用声音表达出来。
三、 因材启迪,规范习得
“因”是依着,顺着的意思。(《新华字典》)“材”泛指一切原料或资料,还指资质、能力。在本文中,“材”指教材、文本。“启迪”表示启发、开导。这种方式不是灌输,不是一言堂。“因材启迪”,就是因教材的不同,采用启发式的方法启迪学生朗读。
总观小学语文教材,体裁多种多样。从朗读的角度说,每一种文体都有相应特定的要求和规范。文本特征不同,朗读的基调、方式等就不应该一样,教师启迪指导朗读的方式也不一样。至于每堂课的阅读过程中,一节课朗读的内容更是不一样。有时是全篇朗读,有时是段落朗读,有的是读句子,有的是读词语,所以教师要因“材”的不同,用不同方法启发学生朗读。
“规范”是表示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哪怕是一个字的读音,都应该有明确的规范。比如苏教版五下《水》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在水的滑动中,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我感觉得到血管里血的流动在加快。”
这个句中两个“血”的读音完全不同,我在教学时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反复地练读句子,开火车读、抽读、齐读,直至读准,引领学生规范地读。在朗读教学中有许多应有的规范,我们不能“自由化”,也不能“模糊化”。至于在朗读教学中,停顿、语调、重音、语速等,是由文本思想内容需要决定的,是朗读中必须遵守的规范。
以往,我们经常会说“朗读训练”。“训”的意思是教导、教诲,强调的是老师的“教”。可是,对于朗读,我们应该从尊重学生的角度考虑,更强调“习得”。“习”,从字源学角度说,指鸟频频起飞,即反复学飞,也就是温习、练习,通过与某事物的经常接触而熟悉该事物。“习得”就是让学生通过练习得到他应有的能力,形成相关的习惯。这样表述对学生更有启发、诱导的意义。
朗读能力的培养是个习得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文本内容的不同,启发学生规范地进行朗读练习,逐渐形成朗读能力和相应的习惯。例如,苏教版五下《爱如茉莉》一课有这样一个句子——“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这是该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学生在朗读这句话时,往往会将语调越读越重,以此突出“爱如茉莉”的主题。可是这样重读的处理,恰恰违背了句子想要表达的,“爱就像茉莉花一样清幽、淡雅、平淡无奇”的意韵。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全文,将描写茉莉花的词句与描写父母间关爱的词句联系起来思考,学生就能明白句意,就会自然地采用“重音轻读”的方式,表达“淡雅、平淡无奇”的感情。
王尚文先生在《语感论》中指出:“教师的教学不理想,是因为不从启发学生的认识、诱导学生的情感入手。”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从而规范地掌握朗读技巧。只有这样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 面向全体,发展个性
朗读能力很重要。具体到一个班,三四十个学生,如何保证朗读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都平等享有朗读机会?这是每位有良心、有责任心的老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课堂时间有限,还要保证十分钟随堂书写,只有半个小时的教学时间,所以,阅读课上要精讲、多读,少一些无效的答问,多一些面向全体的规范的朗读习得。
尊重主体,个性发展是时代对我们教学的要求。而朗读就是一种有利于发展个性的创造性教学活动。同样一篇文章,同样一段文字,不同学生由于他们各自的情况不同,理解能力的差异,朗读起来决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朗读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差异,鼓励独特的表达,从而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
为了叙述方便,本文是将这几个朗读教学原则分开来表述的,但在实际教学中,这几个教学原则往往是融为一体、密不可分的,教师在朗读教学中遵循这些原则,必定能有效发挥朗读教学的能量。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