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洁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与《红楼梦》这四大名著,一直是许多老师鼓励同学们阅读的内容之一。不过,对于小学生是否适合阅读四大名著,却一直存在争议。有些家长担心小学生是否能读懂,有些家长担心读懂了是否会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其实,我觉得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面性。我们该讨论的不是“读不读”的问题,而是“怎样读”。
儿童视野区别于成人视野。儿童有特定的思维取向、情感世界、道德判断。因此,我们只要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寻找适合儿童的方式,就能让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文学活在儿童的视野中,从而为儿童提供一个促进语文素养形成和精神成长的平台。
一、 化繁为简,读出趣味
四大名著的回目均在百回以上,规模恢宏,结构完整,人物众多,意蕴深长。不要说儿童,就是成人读一遍都不一定能充分理解和把握。如果把整本原著抛给儿童,不但不能起到预期的作用,反而会让儿童望而生畏,裹足不前。况且,这些作品从成人的视角解读历史和社会,其中不免包含着一些儿童尚无法正确理解的元素。因此去芜存菁,化繁为简,有选择地指导学生阅读,是引导学生跨进古典名著大门的重要策略。
1. 立足全本,从片段读起。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围绕四大名著,节选和改写而成的课文有:《三顾茅庐》(四年级下册)、《林冲棒打洪教头》(五年级下册)、《三打白骨精》(六年级下册)、《红楼梦》中描写众人被刘姥姥逗得哈哈大笑的场面(六年级下册)。在人教版教材中,《景阳冈》《草船借箭》《猴王出世》《“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则被编成一个单元(五年级下册)。
不同的教材均以节选的形式,呈现出原著中一个经典的片段。这些片段相对独立完整,人物形象鲜明,情节引人入胜,儿童读得轻松,读得有味,自然兴趣盎然。我们不妨以此为例,以课文为基点,将相关联的或是儿童似曾相识的经典片段纳入阅读指导的体系,不过早强调读整本书,而是化整为零,凸显趣味,这样会更适合儿童的阅读心理和阅读能力,从而很好地激发和保护儿童阅读的兴趣。
2. 立足原本,从简本读起。四大名著的原著使用的均是古代白话文,较文言文显然浅白了很多,但对儿童来说,阅读起来仍有很大的困难。因此,市场上出现了各种版本的青少年版,采用的是现代白话文,通俗易懂,适合儿童阅读。我们的教材中也基本采用现代白话文。从简本读起,不失为引导儿童走进名著的有效路径。
但是,我们同时要看到,简本简化的不仅是语言,还有大量精彩的情节和描写,可以说,简本如速冻食品,食用是方便了,但是营养也流失了不少。而且,我们也不应该低估儿童的语言习得的能力,古代白话文毕竟不同于文言文,并非儿童阅读能力完全不能达到。因此,在儿童阅读现代白话版的《三打白骨精》时,我们可以引入原著中的《三打》片段,进行对比阅读。有了简本的助读,原本不再高深莫测;而有了原本的补充,故事更加耐人寻味。更重要的是,通过适量的原本片段阅读,儿童的阅读品位、阅读能力悄然在提升。
3. 立足整体,分目标解读。在一篇从名著节选改写而成的课文教学中,想要穷尽原著的思想内涵、艺术特色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背负了太大的文化压力,试图在有限的教学时空中,倾囊相授,其结果可能是课堂不胜臃肿繁杂,儿童反而无所适从。
相反,以苏教版教材为例,我们不妨把四大名著的教学看成是一门跨时三年的综合课程,在三个学年、不同文本的阅读过程中,分解教学目标,将人物形象的解读,以及对故事情节的特点、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等的感知和把握,分散到不同阶段的阅读中,以“一课一得”,为儿童积聚阅读之法。
二、 抽丝剥茧,品出韵味
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借助教材和课堂的平台,让儿童对四大名著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呢?我们可以合理使用教材,以整合为手段,根据各文本的特质,建构一个前后承接和贯通的阅读体系,有层次地帮助学生读出名著的韵味。
1. 赏读曲折故事情节,走近名著。引导儿童阅读,从情节入手。苏教版教材中出现的第一篇选文是《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教师这样执教:
师: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三次拜访,刘备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可是过程顺利吗?
生:不顺利。
师:怎么不顺利?请默读课文的第2、3自然段,用笔画出表现刘备拜访诸葛亮所遇不顺的语句,看看一共有几处。
生:一共有三处。第一处是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第二处是到了诸葛亮的家,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第三处是刘备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个身,以为他要醒了,谁知又朝里睡着了。刘备又等了一个时辰。
师: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设计这么多的波折,不让刘备顺顺利利地见到诸葛亮呢?
生:这样可以衬托出刘备的诚心诚意。
生:这样写还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大家想知道刘备到底能不能见到诸葛亮、请出诸葛亮。
生:如果一下子就见到诸葛亮,就显得太容易,没意思了。
师:是啊,文似看山不喜平,情节有波澜,故事就好看了。我们今天读的是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真是一波三折啊。我们再来看看刘备第一次拜访诸葛亮的情景。(出示相关文字,体会“一波三折”)
走进情节,品味情节,读出情节之精妙,儿童才会自觉地走近名著。
2. 感受鲜活人物形象,亲近名著。儿童对名著的阅读不是零起点,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家长的讲述、图文并茂的插图版改写本,以及影视等途径,对作品中很多人物形象已经耳熟能详,甚至如数家珍。但是,肤浅的涉及可能会给儿童带来面具化的人物感受,反而不利于走进名著。因此,如何让儿童真实地触及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从而感受名著的
讲坛
精彩,是阅读指导的重要内容之一。例如《景阳冈》一课的阅读指导:
师:听同学们这么一说,老师也觉得这个武松很厉害,用一个成语形容,真是“智勇双全”啊!在梁山108好汉中,这智勇双全的可大有人在。我们来看这一段……(阅读链接“李逵打虎”片段)
师:武松打虎和李逵打虎有哪些一样,又有哪些不一样?(生答略)
师:再看看,李逵和武松面对老虎心情是一样的吗?李逵为什么打虎?
生:李逵是为了给母亲报仇,心中非常愤怒。
师:那武松呢?
生:武松没有心理准备,看见老虎是紧张的。
师:再次浏览第5到12自然段,文中三次写到了武松的紧张和犹豫,请画出句子。(生交流画出的句子)
师:武松是英雄,这样写好吗?
生:我觉得这样写很好,很真实。因为一个人面对突然出现的饿虎,害怕是真实的心理;一点也不紧张,反而就不正常了。
生:人无完人,英雄也会害怕和紧张,这样写不仅不会削弱英雄的形象,反而让我们觉得更加真实亲切。而且武松能克服内心的恐惧,临危不乱,这更是他了不起的地方。
《景阳冈》中的武松固然武艺高强、机智勇敢,但他面对店家的好意劝阻,一意孤行,面对榜文一时犹豫却又好面子不愿回头,面对突如其来的老虎,在惊慌之间打断哨棒等等情节,表现出这个英雄真性情的一面。在作者笔下,英雄不是神,而是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这一点,正是《水浒传》最成功的地方。
《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中,林冲、洪教头、柴进三个人物交织在一起,演绎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精彩故事。其中,林冲步步让,洪教头步步逼,文字处处皆对比,人物形象极为鲜明;而柴进的语言看似风轻云淡,却暗藏机锋,最终让一再退让的林冲无路可退,只能迎战。最后回顾这两个文本,武松、林冲、柴进都是英雄,然而其性格、行事的方式却又不同。学生不由顿悟:原来英雄不是千人一面,也是有多元形象的。如此精彩的情节,如此个性迥异的人物,怎不让学生在品读之余,而心生喜爱、亲近之感?
3. 探究多彩艺术手法,悦近名著。在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经验之后,学生就会发现,四大名著宛如艺术宝库,细细赏读,处处珠玉,其多样化的艺术手法让人叹为观止。就教材中的选文而言,《林冲棒打洪教头》中传神的语言描写,《三打白骨精》中与情节相得益彰的环境描写,“三打”与“三顾”中暗藏的结构奥秘,《红楼梦》众人大笑场面的描写中,人物性格、身份与动作神态描写的关系……无不值得玩味体会。在对选文进行多维度的探究和解读的过程中,名著的魅力就逐渐深入儿童的内心。
三、 动静结合,领悟意味
1. 以本为本,教材之间互动。教材是教学最重要的资源和凭借,却不是唯一。教材的编排为我们提供了建构教学体系的依据,但仅靠教材中的四篇课文,要想初探中国古典文学的美妙,就显得有些薄弱。我们可以借助其他版本的教材,来丰富教学资源:如上海版语文教材中安排了一个单元的明清小说阅读,包括《景阳冈武松打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曹操煮酒论英雄》等篇;北师版第12册安排了《空城计》一文;湘教版第11册有《孔明借箭》一文,为原文节选……根据既定的教学序列和不同的教学重点,我们引入切实的文本进行链接式阅读,以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2. 习得方法,课堂内外联动。通过《景阳冈》一文的阅读指导,儿童基本了解:人物的性格具有多样性,我们要善于在字里行间,通过其动作神态等细节揣摩其内心,这样我们会看见一个更为真实的“人”。结课环节,教师布置课后阅读要求:“同学们,课后你们自己去阅读《水浒传》的时候,可以看看林冲、李逵、鲁智深他们的性格又是怎样的多姿多彩、各不相同呢?下周阅读课我们一起来交流。”课堂上,教材是范例,教给儿童阅读、欣赏名著的方法;课后,阅读继续延伸,帮助儿童养成阅读的习惯、形成阅读的能力。
3. 形式多样,听说读写齐动。众所周知,让儿童读得有趣,读得快乐,才能让他们读得长久,读得深入。因此尊重儿童心理,采用多样化的“读”的形式,显得尤为重要。除了课文引领,片段品读,我们还可以通过听评书、观影视、讲故事、知识竞答、自绘插图、制作小报、不同版本比较找茬等方式,鼓励儿童多读、细读、爱读,一步步走进名著。
(作者单位: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