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水平真正“练”出来

2015-09-25 00:12:33张举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5年9期
关键词:言志汪曾祺写作水平

张举

“作文要多练!”这是语文教师都明白的大道理,然而,真正能够“练”起来的写作课有多少呢?不少语文同行对“练”的理解和落实存在偏差,致使写作教学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一、指导并非讲解

许多语文教师上作文指导课喜欢讲来讲去,向学生灌输一些空洞的写作理论,以为学生听了这些就能如虎添翼,陡增写作功力。这样真能如老师们所愿吗?

著名作家汪曾祺这样说过:“教创作靠‘讲不成。如果在课堂上讲鲁迅先生所讥笑的‘小说作法之类,讲如何作人物肖像,如何描写环境,如何结构,结构有几种——攒珠式的、桔瓣式的……那是要误人子弟的。教创作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写。……教授先讲一套,放学生照猫画虎,那是行不通的。”

如此看来,是老师们一厢情愿了,讲解写作知识对学生的写作实际并没有多少益处,因为学生听起来头头是道,用起来却两手空空。更为严重的是,教师的讲取代了学生的写,“练”的要义被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真正的指导应当着力于学生写的过程,教学生有目标有策略地写,这便是训练。

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树立手把手地教学生写文章的观念,要像体育教师教赛跑那样,一招一式地示范,一招一式地纠正。在这里,老师是教练,学生在训练,学生在写的实践中领悟活生生的写作道理,正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那样:“加强平时练笔指导”,“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有了正确的“练”的观念,教师还要具备实实在在的教练能力。“惟有老师善读善写,乃能导引学生渐进于善读善写。”深厚的写作功底永远是语文教师上好作文指导课的坚实基础。

二、练在微处才是真

身边不少语文同行在作文上投入巨大,总要学生一篇接一篇地写整篇的文章,久而久之,学生习惯了这样的作业,铺开作文纸,三四十分钟就完成了。

殊不知,这种写作远达不到“练”的目的。

因为这种作文是学生的“孤军奋战”,整个过程是封闭的,教师很难介入,几乎没有机会影响学生的写,有策略也无法实施,教练者变成了旁观者。而初中生既缺乏写作经验又没有多少能力自悟写作奥妙,这样一篇接一篇地写,虽然一个学期写了厚厚的几本,但基本上是低水平的重复,有训练之名而无训练之实,当然不可能有大的提高。

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之一是进行微型写作训练。

所谓微型写作训练,就是以课文等阅读素材的“亮点”为抓手,以写作为本位,打通阅读与生活、阅读与表达的联系,带动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对阅读素材的“亮点”进行创意仿写的活动。

微型写作训练的优点是篇幅短小、方法具体、针对性强,教师可以细腻入微地进行指导,学生可以有章可循地进行练习。

试以《白杨礼赞》为例作具体说明:

学习《白杨礼赞》,学生要背诵“它没有婆娑的姿态……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见苏教版语文教材)。为什么要背诵?原因之一在于这个段落是本文托物言志的核心。在教学中,很有必要让学生对该段进行仿写,可以设计这样的步骤:(一)学生观察自己喜爱的植物,分析其内在美。(二)教师引导学生研读这个段落,理清托物言志的要素和过程。(三)学生联想与自己喜爱的植物有相似精神气质的人。(四)学生运用所研读段落的感受写出自己的联想,教师观察学生的写作过程,及时引导他们纠正、修改。

这是在阅读课里上写作课,读支撑着写,为写提供了“路线图”;更重要的是,由于写作的规模小内容单一,教师得以融入其中,落实教练的功能,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托物言志。虽然只写了一小段,但是训练的力度很大,每位同学都能为以后写这类文章积累一个重要的素材。

值得强调的是,微型写作绝不排斥整篇写作,相反它服务于整篇写作,微型写作虽然致力于点的突破,但其最终目的在于促进整篇写作水平的提高——前者是“腋”,后者是“裘”,集腋是为了成裘;前者是台阶,后者是殿堂,修台阶为的是登堂入室。

三、变讲评为修改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讲评是最后一个重要的环节。

讲评,就是教师把自己批阅作文的感受分门别类地反馈给学生的活动。主要内容是哪些方面写得成功,哪些地方存在不足,主要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由于教师依据的都是些实实在在的作文例子,所以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据了解,大多数学生喜欢上这种轻松有趣的讲评课。

但是,这样的课究竟符不符合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呢?回答类似的问题一定不要忘掉“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的原则规定。诚然,讲评的确能够带给学生一些思考和启发,但是在其过程中很难找到“实践”的影子,在这里,教师是主角,是舞台上的表演者,而学生是看和听的观众,这种角色错位也把“练”的要义抛弃了。所以,流传已久的作文讲评课实际上是一种抓住了牛尾巴的消耗战,浪费的时间不少,得到的回报却不多。

按理说,学生写了文章,教师批阅发现了问题,接下来顺理成章的是学生修改、完善和提高,这才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科学的过程。学生按照正确的方向和方法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再加工,是一种至高境界的“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极其重视作文的修改,多次予以强调:“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要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因此,变讲评为修改不失之为优化结构、提高功效的有益举措。

总之,能否真正地“练”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作文教学成败的关键。只要真“练”,教师的教学构想就会变成现实,学生就会在写作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汪曾祺.汪曾祺作品自选集[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

[2][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张 举 江苏省镇江新区大港中学 212132)

猜你喜欢
言志汪曾祺写作水平
“以读促写”,提升高中生的写作水平
看汪曾祺写绝句
中华诗词(2023年7期)2023-02-06 09:01:12
言志为本
中华诗词(2022年4期)2022-12-31 06:22:04
情同父女 亲如一家——汪曾祺与“藏妞”央珍
华人时刊(2022年9期)2022-09-06 01:01:18
言志说及其诗歌史上的体现
中华诗词(2020年1期)2020-09-21 09:24:52
如何巧妙地托物言志
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2:00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16
以说促写,提高写作水平
施松卿与汪曾祺 云淡风轻走一生
海峡姐妹(2019年7期)2019-07-26 00:50:44
托物言志,表情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