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季天也 叶晓婷
中国环境经济学先驱张象枢:增强生态产品的产出是重点
◎本刊记者季天也叶晓婷
84岁高龄的张象枢教授,是我国环境经济学的先驱,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的博士生导师,他还兼任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和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4月17日下午,《环境与生活》记者在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采访了张象枢教授和他的博士生们。
张象枢教授向《环境与生活》介绍,2004年我国刚开始准备启动绿色GDP研究时,他作为当时国家环保总局的专家,对此有所了解。张老说:“当时的核算体系无论是方法、数据都还不成熟。在那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尚未被广泛接受的年代,经济大省(市)时常有更大的话语权,那时推动绿色GDP阻力很大。”
现在,“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已成为国家的发展指导理念。张老强调:“搞绿色GDP,就要聚焦在中央提出的‘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上。”张老说,生态产品就是指满足人对清新空气、清洁水源、舒适环境、宜人气候等需求的产品。生态产品生命周期的价值等于:环境、经济、社会的正效益之和,减去环境、经济和社会的负效益。生态产品对绿色GDP的贡献在于,它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减少生产活动中的负效益,这样最终核算绿色GDP时就可以少扣除一份负资产。在污染的土地、空气和水中生产出来的东西,就不叫生态产品。
当年很多地区一味追求GDP,认为“加法”还不过瘾,恨不得多做几次“乘法”,刷出漂亮的账面数据。但对于生态产品的价值,张象枢却十分欢迎用“乘法”来核算:“如果生态产品搞不好,环境效益为零,乘起来就是零啊!经济再好也没用。”
张老认为,开发生态产品不要总盯着全国那18亿亩耕地。他谈到,森林不能乱砍,但是可以进行果实、叶菜、植物提取物的开发。这些可重复采集的非木质森林产品生产潜力巨大。张老举例说,比如珍贵的经济树种香榧,它对土壤适应能力很强,耐寒耐贫瘠,在沙灰土甚至岩石缝中也能生长;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官员称为“21世纪人畜共用作物”的菊芋,温度适应性广泛,抗旱抗风沙,再生性强,又不易遭病虫害,它的地上部分能做成动物饲料,地下茎既可给人吃,又可制取淀粉和酒精。
张老告诉记者,他主持的“生态产品全寿命期价值链增殖”相关研究课题组,正在贵州、云南、河北等多个省的生态脆弱区从事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生态改善和非木质森林产品开发等工作,目前初见成效。他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即便是沙荒地、盐碱地也可以开发出生态产品。
作为博导,张老带的3位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在读博士生,也参与了我们的采访。
博士生杨喆主攻税费设计及其对企业的影响。他说,现行的企业排污政策存在费率低、排放标准宽松和监管不严的问题,不仅偷排漏排现象严重,而且即便达“标”排放的水也多数是劣五类,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依旧很大。相应的环境代价没有内化到企业的账目中,无异于把自家烟囱捅到别人家院子里,导致企业的利润虚高,这样算出来的GDP自然也就是虚高的。如果环境税费标准低于企业治污和达标排放的开支,就造成了守法成本高于违法成本的局面,企业当然就不会积极治污,甚至瞒报污染情况。
杨喆提出了用“物料平衡”来计算企业实际排污量的设计思路。以水为例,真实的废水排放量大致等于企业从水厂获得的总水量,减去生产过程中的耗水量(包括直接消耗和含水产品)和跑冒滴漏等因素造成的损水量,再将实际废水排放量与排放浓度相乘,就能得到真实的污染物排放量。拿这个值与企业申报的值对比,就知道它是否有虚报瞒报行为。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在读博士生杨喆(左)、谭雪(中)和买亚宗(右)接受《环境与生活》的采访。 季天也/摄
博士生买亚宗则向记者介绍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成本的大致关系。他通过一张图表形象地解释说,经济效益具有即时性、短期性和私有性三大特点,而环境成本的特点刚好相反,是累积性、滞后性和公共性。发展初期,经济效益的总量和增速都明显高于环境成本。但到了发展中期,经济增速放缓,而环境成本增速则越来越高,呈现集中爆发。如果仍然置之不理,环境成本的总量会在后期超过经济效益。因此,如果发展前期就注意边生产边保护环境,长期下来环境成本反而会更低。
博士生谭雪从要素对比的角度,强调了早重视GDP“绿化”的重要性。她认为,自然资源的使用成本和污染物的排放成本,是会随着环境容量缩减而不断“涨价”的。假设现在的人工费是每月2000元,水费是5块钱一吨,相对于劳动力而言,水费还算便宜。再过几十年,当水资源比较稀缺的时候,也许人工费涨到每月5000元,但每吨水可能会涨到20元,在支出中的比重就增加了,同时由于环境容量小了,污水排放标准也会相应提升,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保证达标排放。
张象枢教授最后告诉我们,由于自然资源进入市场的过程十分复杂,不易核算,目前所说的绿色GDP2.0版本仍处于“腹中孕育”阶段,它的完善和应用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本栏目责编/郑挺颖zhengtingying@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