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皓:情注环保十五年

2015-09-22 05:51赵涛
中国青年 2015年11期
关键词:浙江志愿者污染

赵涛

这个社会需要的不单单是理想与学历,而是能够知道这个国家和社会并不完美,仍然能够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能够不计利害地为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民族的灵魂去拼命的人。

忻皓是那种让人在午睡时间采访都不会犯困的人,因为他的激情、幽默、思路清楚,讲话明白,当然,再加一个流行的词儿:不装。

忻皓近期特别忙碌。4月中旬,他参加在韩国大邱和庆州举行的第七届世界水论坛。大邱的纺织业占据韩国半壁江山,三十年前也曾污染严重,经过治理,如今这里已成为环境良好型城市。这让忻皓感慨良多:治水不仅是治水,更是经济转型,产业升级。

从韩国回来,忻皓又马不停蹄,带领亲子自然考察团赴澳大利亚,9日9夜的行程,不仅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接受环保教育,也是忻皓所在的“绿色浙江”环保组织关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索。忻皓说,希望能够让这家有着26名专职志愿者的环保协会,减少对社会募资的依赖,实现自我造血,这将是他们能在环境监督领域保持独立声音的底气所在。

忻皓讲话,有一种恰到好处的牛气。这种恰到好处,让倾听者感同身受他的自豪,而不会理解成轻浮的炫耀。

“我们是全国第一家被评估为5A级的草根环保社团,连续两年获得民政部中央财政的支持,品牌影响力在杭州1.6万家NGO中排名第一。工作人员的工资最初靠活动赞助,现在我们将通过参与生态社区建设,让政府购买服务;通过自然体验园项目,让更多青少年接受环境教育,通过这些办法,去实现环保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思路清晰的忻皓当然不会忘记介绍绿色浙江的主业——环境监督。2010年,忻皓开发的钱塘江水地图问世,这个平台可以让市民通过网站或手机应用进行污染实时举报和获取预警信息。2013年,钱塘江水地图升级为环境观察APP,面向全国综合汇集各类环境信息,丰富了市民举报污染途径,帮助了执法机构举证和便捷、准确地找寻污染源并查处。从2011年至今,协会组织巡护10万余公里,协助政府查处污染事件百余起。

1981年出生的忻皓,浙江宁波人。2000年,还是大一学生的他,暑假环绕浙江。2000多公里的旅途中,领略了人文锦绣、水乡繁华,也看到了垃圾成堆、污水直排的景象。他看了一路,想了一路。

回校后,在老师阮俊华鼓励下,忻皓发起、建立了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浙江”。从此,动员学生参与、组织志愿活动、宣传环保知识,几乎占据了忻皓所有的闲暇时光。

大学毕业后,忻皓到团浙江省委工作。同时,他把“绿色浙江”带出了校园。活动、场地、经费,这些事情让忻皓的生活忙碌而充实。

2008年,受“福特”国际奖学金资助,忻皓赴美读研,专业是环境科学与政策方向。在美国,忻皓视野大开,非政府组织的运营模式给了他很大启发:志愿者们不需要自掏腰包,可以通过做项目或与企业合作,健康发展。志愿者也不再是一份工作之外的兼职,可以成为一份全职工作。

研究生毕业,忻皓接到了可口可乐的面试通知,他没有犹豫,放弃留美机会,回国做一名专职环保志愿者。

15年来,忻皓为“绿色浙江”筹款总计800多万元,并积极推动开展“浙江省青少年绿色营”、“寻找可游泳的河”、“吾水共治”、东亚气候论坛等公众宣传教育和环境参与活动,开发了钱塘江水地图平台,先后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中国母亲河奖、全国首批优秀五星级志愿者等荣誉。在他带领下,“绿色浙江”已从校园社团发展为拥有200名会员、10万名志愿者的民间环保组织。

是什么力量让这名海归在环保的道路上坚持这么久?

忻皓的回答是,自我价值的实现。“环保是我喜欢的工作,无论多累都不会觉得烦,它所带来的成就是其他工作无可比拟的。”

“有时候我们能够看到这个社会的不完美,它存在许多的问题。我们除了抱怨和批评以外,我们还可以从自身做起,从规范自己做起。也许这样我们能改变自己的不快乐,也许也就改变了整个环境。”

“这个社会需要的不单单是理想与学历,而是能够知道这个国家和社会并不完美,仍然能够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能够贡献健康积极力量的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智,不计利害地为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民族的灵魂去拼命的人。”

忻皓的这番话,有他与青年朋友的共勉,亦有对自己十五年环保生涯的自励和嘉许。

猜你喜欢
浙江志愿者污染
志愿者
我是志愿者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