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路径研究

2015-09-22 16:04李丽杰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媒体大学生

李丽杰

【摘 要】新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努力发挥和利用新媒体的积极作用,搭建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进行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情感态度的传播和渗透,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拓展德育空间,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政工教师队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路径

新媒体是一种开放性、多元化的现代信息传播形态,传播信息的途径多、时间快、范围广、内容杂,合理利用将会给人们带来方便和提升,如果接受不良信息干扰,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则会影响工作和生活。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基本普及,手机、网络等使用占据了学生的大量业余时间,改变了传统面对面交流方式,学生的情感和思想更加封闭和自我,新媒体许多商业化信息和负面思想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积极转变观念,善于利用多媒体优势,契合大学生的兴奋点和时代性要求,努力开辟新媒体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舞台,对大学生进行合理引导和正能量的渗透,为高校创设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路径。

一、构建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了解学生实际特点和需要,学会运用大学生熟悉和喜爱的各自形式的新媒体载体,如微信、微博、网络论坛等,实时发布最新的时事热点新闻,针对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大的事件和话题进行正面信息的剖析和传播,围绕本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进行正确思想和价值观的渗透,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和践行状况,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符合时代活力与特色的话语方式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主流思想,摒弃不良社会思潮对他们的侵蚀。计算机网络是深受大学生欢迎的新媒体娱乐休闲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此为依托,积极打造校园网站,进行党团、宣传、思想教育、政治方针传达等工作。建设和维护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开展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通过多种路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渗透,用文明、和谐、科学、人文的校园风尚熏陶学生,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隐形德育功能。新媒体还要与传统媒体有机整合,发挥新媒体海量信息和更新迅速的优势,将其中符合大学生心理和年龄特点的优质信息以校园广播、报纸等方式表现出来,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力度。

二、创设个性化新媒体互动交流平台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面对面人际交往减少,更愿意沉浸在网络虚拟世界中交流和生活,有时会产生一些思想上的极端和心理上的疾病。基于这一现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创设多种渠道的思想沟通平台,采取大学生愿意接受的网络互动方式,如QQ群,公共微信帐号的人工和智能问答、网络论坛等,搜集和探寻大学生的心理诉求和困惑,了解他们的真实内心和思想波动根源,有利于具体解决他们存在的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利用新媒体的虚拟游戏技术,设计各种网络模拟情境,让大学生通过网络角色体验的模式,呈现出现实社会中的生活和学习状态,从中分析和反思他们虚拟行为折射出的道德底线和思维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及时地反馈和引导,加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道德约束意识。

三、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媒体传播的监控

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还没有形成规范化和体系化,要将这一工作模式作为常态有效开展,必须强化监督和管理机制,对校园新媒体环境严格把关。为优化新媒体信息资源,传播积极向上的思想内容,从宏观角度,高校可以联合多方主体在源头上进行控制,与家庭、社会、政府、通讯服务机构、科研单位等沟通与协作,对新媒体信息传播途径、信息来源、传播技术、信息内容等进行监督和控制。高校应该强化对新媒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健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机制,由党委思想政治教育领导牵头主抓,将党组织、团委、宣传人员、政工、行政、教学等部门有效协调和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学生团体、学生会干部的积极性,完善相互配合、信息互通、及时反馈的新媒体信息管理机制。

高校应该组建专门的校园新媒体网络管理机构,由精通信息技术人员、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心理健康教育者构成,从技术层面和教育层面对新媒体信息交流、传播、互动等活动进行监控,创设一个洁净的校园网络空间。从微观角度,高校应该对大学生展开新媒体素养教育,利用思想政治课堂或者开展专题性讲座,给学生讲授媒介信息鉴别知识,帮助他们从多元化的信息资源中选择恰当、科学、积极的内容,增强对不良媒体和文化渗透的抵抗能力和鉴别力。

四、建设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高校在注重新媒体思想政治硬件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软件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本质是关于人的工作,要关注人的主观精神和心理感受,是一种交流与感染的过程,必须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新媒体素养,才能与新时代大学生无障碍沟通。高校要帮助思想政治工作者树立重视新媒体工作的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接受和认同新媒体教育途径的价值,对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交流、辨析、传播等工作意义有深刻的认知,能主动融入到新媒体教育平台的各个环节中,积极创新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高校还要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多样化的新媒体学习机会,为他们培训新媒体技术知识和操作技巧,增强他们的新媒体应用能力,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新媒体进修水平,将两者有机整合,提高新媒体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高校应该定期组织新媒体研讨活动,成立课题小组进行科研和经验交流,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的道德感和价值观起着重要的导航作用,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政工人员应该充分利用和整合教育资源,利用新媒体优势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正确引导,用积极正面的信息占据高校主要思想阵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45-46

[2]孙国胜,刘时新,刘运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叠加效应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09):27-28

[3]黄子响.新媒体环境下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路径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06):13-14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媒体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路径分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