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滴醇生花”到“雾里看花”
——乙醇催化氧化实验的改进

2015-09-22 02:51吴亚男
化学教与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生花铜片乙醛

吴亚男

(徐州市第三中学 江苏 徐州 221000)

从“滴醇生花”到“雾里看花”
——乙醇催化氧化实验的改进

吴亚男

(徐州市第三中学江苏徐州221000)

遵循简单、安全、学生易操作的理念,使用方形盒状铜片代替铜丝对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使学生在“真实的化学氛围”中感受化学的魅力。

乙醇;盒状铜片;催化氧化

一、教材现状

苏教版高中《化学2》中,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的做法操作要点是:向试管中加入2~4mL无水乙醇,浸入50℃左右的热水中,以保持反应所需的温度。将铜丝烧热,迅速插入乙醇中,反复多次(如图1),观察并感受铜丝颜色和乙醇气味的变化[1]。

图1 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

图2 肖修锋、符昕对乙醇催化氧化所作的实验改进

该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比铜在反应前后的颜色变化,让学生认识到铜在此反应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通过对比反应物和生成物气味,让学生认识到生成了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新物质。该实验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安全,可明显看到铜丝由红变黑再变红的现象,便于学生认识到铜在乙醇的氧化过程中起到的作用。缺点是由于乙醛溶于大量乙醇中,即使反复多次,学生也很难闻到明显区别于乙醇的味道,使得乙醇被氧化为乙醛缺少说服力。同时在分组实验时该方法需要消耗较多的无水乙醇,增加了实验成本。

二、滴醇生花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肖修锋、符昕[2]做出了主要如图2改进。该方法是在圆形凹状铜片上进行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当铜片加热到一定程度后滴入乙醇,能观察到乙醇液珠在铜片上不断滚动,液珠滚动经过的地方,铜片立即由黑变红,我们可将其称之为“滴醇生花”。而后用250mL烧杯罩在铜片上方,学生能够闻到了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到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

通过实际操作,该方法存在以下不足:

1.圆形凹状铜片制作较为困难,产生较多铜片废料无法充分利用。

2.该方法在学生分组操作时很容易因操作不当点燃铜片上的酒精,产生安全隐患。

3.收集乙醛气体时因烧杯容积较大,刺激性气味不明显。

三、雾里看花

遵循简单、安全、学生易操作的理念,笔者对该实验做了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为:1使用方形盒状铜片(如图4)代替圆形凹状铜片;2将向铜片上滴加乙醇改为向40mL小烧杯中滴加乙醇;3将罩在铜片上方收集产物改为将小烧杯倒置在铜片上收集产物。

1.方形盒状铜片制作

原料及仪器:铜片、剪刀。

制作过程:将铜片剪切成约为10cm×10cm大小(如图4),捏紧四个边角,将其折叠为方形盒状。

图3  10cm×10cm的铜片

图4 方形盒状铜片

2.实验仪器和药品

方形盒状铜片,三角架,酒精灯,烧杯(40mL),胶头滴管,火柴,铁架台,无水酒精。

3.实验过程及现象

(1)将方形盒状铜片放在三角架上,用酒精灯灼烧,观察颜色变化。可以看到铜片由红色变为黑色(如图5),学生很容易得出铜被氧化为氧化铜的结论。

图5 铜片受热被氧化

(2)继续加热约1分钟,用胶头滴管向小烧杯滴加4~6滴无水乙醇,将小烧杯倒置在铜片上,观察烧杯覆盖位置铜片颜色变化。少量乙醇沿烧杯内壁流向铜片,使铜片在局部由黑色变为红色,还有部分乙醇因受热气化,充满整个烧杯,使得整个烧杯覆盖的区域全部变为红色,整个过程透过烧杯好似“雾里看花”(如图6)。直观、形象的使学生感受到铜在该实验中所起到的作用。

图6 乙醇催化氧化实验装置改进

(3)小心取下小烧杯,感受其中气味。学生能够闻到明显区别于乙醇的刺激气味,通过直观感受证实乙醇通过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

4.实验评价

(1)通过实验改进,学生能够明显闻到有刺激气味的物质乙醛生成,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实验探究。

(2)通过好似“雾里看花”般的实验过程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增强学生对化学学科的亲和度。

(3)材料易得,操作简便,过程安全,便于进行学生分组实验。

(4)通过4~6滴乙醇便可以产生明显的实验现象,大量节省药品,绿色经济。

四、实验后续处理及思考

1.实验后续处理

铜片在实验后因受热变为红棕色或褐色,在反复使用2~3次后便很难看到铜片由红变黑的过程,影响实验效果。所以在铜片使用2~3次后,需将铜片浸入到稀盐酸中,再用冷水冲洗后自然风干,铜片即可重新使用。

2.关于该实验的思考

通过实验改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明显闻到有刺激性气味的乙醛的味道,从而引发学生乙醇通过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的思考。在一些乙醇催化氧化实验改进中为了体现“绿色化学”理念,将该实验改造为全封闭体系,运用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验证乙醛的生成。这类方法不符合高一必修阶段教学要求,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使实验远离学生的认知,不符合“真实的化学”理念。所以在敞开体系中让学生感受刺激性气味的物质本身也是“真实的化学”的一部分,刻意回避往往适得其反。

[1]王祖浩.《化学2(必修)》[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69

[2]肖修锋,符昕.滴醇生花—乙醇催化氧化反应的改进[J].化学教育,2015,(3):73-74

1008-0546(2015)10-0085-02

G633.8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5.10.030

*本文系江苏省实验教学研究“中学化学实验中学生思维取向调查研究”课题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生花铜片乙醛
气相色谱法测定乙醛及其杂质含量
水工建筑物止水紫铜片施工渗漏防治
要下雨啦
土豆做电池
法治漫坛
妙笔从哪里生花?
纸质包装材料中甲醛、乙醛向食品模拟物改性聚苯醚的迁移行为
织思成锦,祈念生花
对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实验的改进
p53和γ-H2AX作为乙醛引起DNA损伤早期生物标记物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