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艳丽
物质丰盈的世界,人心却越来越荒芜。以文明著称的城市中人与人之间高筑着戒备的藩篱,这里看似秩序井然,实则潜伏着各种危机。制度不公、经济欺诈、职场压力、情感危机、食品安全,这些问题如影随形,令人不时发出今时不比往昔,人心不古的感叹。人们向往曾经简单、宁静、平和的旧世界,传说那里阡陌相通,人心坦荡。
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是否生活在一个道德降至最低点,心魔乱舞的世界?
西方著名思想家斯蒂芬·平克在《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中指出,事实恰恰相反,放眼人类发展长河,此时我们正生活在史上最和平的时期,历史上的奴隶制、酷刑已被废止,强奸、家暴、虐待儿童、大规模械斗,都有了实质性减少。人性中的四个善良天使“移情”、“自制”、“道德”、“理性”正翩飞在社会的上空,它们主导了人们的行为方式,让暴力史无前例地降至最低。
通过一系列数据呈现,平克指出人类过往的历史,并不像我们想象及粉饰的那样美好,人类的历史由一系列的血腥事件组成,原始部落民在战争中,胜利者会杀光对方所有的男性,掳掠女性。有数据显示,部落间战争的死亡率要比20世纪的战争和大屠杀高出9倍。远古时期,在很多族群中大量的女婴被处死于襁褓之中,无知者以人的鲜血和生命献祭神灵。即使国家的雏形出现,也并不意味着在一国之内人们可以安享太平,统治者的严刑峻法,对异己者的诛杀,甚至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而将杀人、酷刑当作一种威摄天下乃至观赏的暴力游戏。以今天的文明之眼,回望人类历史上的这些黑暗时期,我们会被“自己”曾经的残忍震惊,人类经历了怎样的嗜血狂暴时期啊,人并非天生热爱和平的动物。
平克从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多角度解悉了人类的暴力之源,它既包括我们嗜血的基因,也包括威慑他人而进行的惩罚表演,甚至还有虐待狂的心理动机。
那么是什么促使人性中嗜血的魔兽渐趋平息?是什么让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更多地选择合作归于文明,而不是继续以拳脚、枪炮解决问题?平克倾向于认为这种文明的转化,并非单纯是道德产生的力量,而是社会环境使然。今天的和平、文明,其促成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比如国家机器的出现垄断了行使暴力的权利,广泛贸易的推进令人们意识到合作使彼此更加受益;而文字的通行,扩大的生活圈子,也减少了世界各地人们间的隔膜感。笔者以为牵动“移情”、“自制”、“道德”、“理性”四位天使出现的幕后推手正是由“交易互惠”而带来的越来越广泛的合作,它是推动人类由血腥走向文明的隐形驱动力,利益驱动下的各种互惠交换带来了和平与文明的副产品。
文明有很多向度,单只是减少暴力并不能证明社会的文明程度,除了基本的生存权,人之为人便还有更多的物质、精神层面的需求,现代文明在解决人的安全问题的同时,又衍生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精神层面的暴力正在取代肉体的暴力,成为社会、个人的隐疾。此时,向人的精神领域漫溯,寻求人的精神满足,给个人、集体以更多的精神关照,仍然任重道远。但不可否认的是,“现代性的力量给我们带来的各种收益——健康、体验和知识之上,我们还可以再加上一个收益:它具有减少暴力之效”。
人究竟是成为善良天使,还是嗜血恶魔,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综合环境。千万年来人的本性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只是人类这种生物拥有应时而变、权衡持久利弊得失的能力。
这是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真相:热爱和平,用制度规制野蛮、用法律圈定行为边界,实质上并非是道德使然,而是出于一种无声的计算。当人们将这种计算娴熟到无需动用太多的脑细胞,甚至成为一种道德规范,一种心口相传的礼仪,则一切习惯成自然。人类也就实现了自我的“道德驯化”,动物野性归逊于现代文明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