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深刻阐述了新常态下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要求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建设,争做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时强调,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民增收,加快建设新农村,加快推进农村改革,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从吉林省来讲,粮食是吉林独特优势,农业资源潜力巨大,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实现吉林全面振兴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近些年,吉林省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全面贯彻落实新时期强农惠农重农政策,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不断加大稳粮、增效、强基、富民工作力度,现代农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粮食总产量连续两年突破700亿斤,农民收入跨越万元大关,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一、围绕产能建设,转型升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坚持把吉林省资源禀赋优势、粮食生产优势、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在实现粮食稳产的基础上,发展壮大现代养殖业和园艺特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突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打造具有吉林优势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把粮食生产当作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大力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规划建设了优质玉米、水稻、大豆生产核心功能区。2014年粮食产量达到706.56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1290.68公斤,位居全国第二位。今年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8698万亩,粮食作物面积达到7821万亩。春耕生产投入资金213亿元。投入底化肥572万标吨,玉米种子2.3亿斤。二是优化种养与粮经饲结构。积极推广粮经饲兼顾、农牧特加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建立起与环境承载力、资源优势相匹配的种养结构和粮经饲结构。畜牧业现代化进程加快。2014年牧业产值达到1195億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3%以上。三是推动园艺特产业振兴发展。挖潜特色资源潜力,着力推进蔬菜、中药材、食用菌、其他经济作物、特色养殖及长白山山珍食品六大基地建设。2014年园艺特产业产值达到1300亿元。今年新开工棚室1万亩,蔬菜产量达到550万吨,同比增长6%。“长白山人参”品牌产品生产企业发展到24户,品牌产品达到85种。四是转型升级农产品加工业。着力构建三大精深加工板块,重点推进玉米、水稻等十大产业链建设延伸,壮大领军型加工企业,促进产业集群、聚集发展。近5年生产总值以年均13%以上的速度增长,2014年销售收入达到4510亿元。今年上半年农产品加工业在困境中实现平稳发展。启动投资3000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155个。五是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依托良好的生态条件,大力发展以粮食、肉蛋奶、山特产品、果菜为主导的绿色食品产业,提高精深加工层次,强化品牌和渠道销售,加快打造绿色有机食品大省。2014年全省“三品一标”基地694.8万亩。总体上形成了粮、牧、特、加并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格局。
二、夯实装备基础,完善提升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深入推进物质装备工程化、产业支撑科技化、生产管理信息化、产品生产标准化、资源环境生态化,全面提升现代农业物质装备保障、技术与人才支撑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一是打牢现代农业物质基础。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统筹农田水利设施工程化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1900多万亩,有抗旱井23万眼。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926万千瓦,机械化综合作业率达到77.9%,比全国平均高17个百分点。劳均农业固定资产净值达到9000元/人;粮食单产水平达到941.96斤/亩,位居全国第一位。以“12316”新农村热线为标志上下畅通、灵敏快捷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已初步形成。二是提高农业技术创新应用水平。开展良种良法、农机农艺、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绿色增产等技术集成创新。今年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信息服务扩大到45个县(市、区);推广落实测土施肥新增2000万亩、农田灭鼠1700万亩、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625个;水稻稻瘟病、玉米大斑病要探索统防统治技术示范,航化作业试点实现200万亩;智能水稻催芽育秧,推广面积要达到75万亩;引进墨西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在公主岭、双阳和榆树各建试验田1000亩。三是转变农业资源利用方式。保护性开发生态功能区,开展“一圈一带一区”,建立生态建设保护投入机制与生态补偿机制等。建成各类各级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县、场)203个,示范基地196个,面积4700万亩,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面积500万亩。物质装备水平、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不断提升,有力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智慧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加快转变。
三、增强发展活力,改革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全面深化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加快构建经营主体组织化、要素投入集约化、生产过程专业化、服务体系社会化和产品经营品牌化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保障。一是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2017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成县乡两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设任务。开展“三权分置并行”试点。到目前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已达到1520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总面积的24%。二是建立多种经营融合发展机制。发展规模经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构建利益联结产业链,切实增加各要素对农业带动作用。因地制宜培育家庭农场,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强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分别突破5万、2万、5万和500家,产业化经营组织辐射带动农户262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65%。三是大力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今年可以形成400多个亿的贷款规模。扩大土地收益保证贷款试点,试点覆盖43个县(市、区)。设立农业发展基金,先期财政投入1.2亿元,吸引带动社会资金跟进,建立财政性资金“投入—回收—再投入”的循环使用管理模式,确保用得其所、花出效益。目前测算,可以拉动金融机构4.8亿元投入,形成每年6亿元规模,滚动投入5年总规模可达到30亿元。
四、创建美丽乡村,加速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突出生产发展和民生改善,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美丽乡村。一是编制构建科学规划体系。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规划体系。重点完成《吉林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吉林省村镇体系规划》、县(市)域镇村体系规划、重点镇总体规划以及试点村庄规划的编制任务。目前,全省有71.2%的建制镇(不含城关镇)、43.9%的集镇编制了总体规划,有28.9%的行政村、17.4%的自然村编制了建设规划。二是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全面加强。建设农村公路5.35万公里,乡镇和行政村通水泥(沥青)路率分别达到100%和99%;解决了672.24万农村人口及12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告别饮用高氟、高砷水的历史;通过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农村电网取得了较大发展,基本解决“低电压”问题,提高了农网设备健康水平;全部完成76.4万户农村泥草房改造任务,改造农村危房6.26万户;新农合实现了全覆盖,新农合筹资标准已经提高到人均301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不低于75%。三是村镇改造建设步伐加快。规划建设科学合理、基础设施完备、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完善配套、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农民收入有大幅提高、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的标兵村400个,先進村达到500个,样板村群达到30个,农村面貌大为改观。推进新农村建设,由“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迈进。四是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制定了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意见》,启动了6大工程、30项重点整治任务,广泛开展以清垃圾、清柴草、清粪堆、清院落、清沟渠、清死角和消灭老鼠、蟑螂、蚊子、苍蝇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清洁工程,开展了1000个行政村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试点。五是开展美丽乡村创建。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吉林为总体目标,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天蓝水清、创业增收、宜居宜业、幸福和谐的美丽乡村,打造一批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精品村屯,开创美丽乡村建设新局面。每年创建100个美丽乡村试点、10万户美丽庭院、30万户干净人家、10个美化整体推进县、100个文化品牌村。六是探索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创新和完善组织设置。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发展壮大新兴村级集体经济,建立稳定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完善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扩大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试点。探索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研究建立管护经费保障制度。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完善和创新村民自治机制。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健全农村治安防控体系,维护农村社会和谐安定。
(省农委发展计划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