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朝 余璐璐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012)
论加强高职学生求职的安全教育
刘新朝 余璐璐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012)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就业焦虑越来越高、求职心情迫切。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各类求职就业安全问题日益凸现,求职前、求职过程中、求职后都有可能涉及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信息安全等安全问题,甚至面临传销组织的“诱惑”,急需引起高度关注,并采取积极对策。因此,有必要对学生求职安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求职中常见的就业陷阱、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采取丰富教育内容、抓住关键节点、创新教育方式等路径方法,来加强高职学生求职安全教育,以达到促进学生安全就业、和谐就业的目标。
高职学生;求职安全;路径方法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提出,高等学校要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防范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指出,要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
自1999年高校扩招后,随着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逐年增加,高校毕业生人数随之连年攀高,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114万人,到2015年已达749万人,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季”。随着我国就业制度市场化、社会化程度的加深,就业渠道和就业信息发布更加多样化,求职就业市场更加宽泛复杂。加上当前经济因结构调整增长速度放缓,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就业焦虑越来越高、求职心情迫切。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各类求职就业安全问题日益凸现,求职前、求职过程中、求职后都有可能涉及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信息安全等安全问题,甚至面临传销组织的“诱惑”,急需引起高度关注,并采取积极对策。
人生追求有许多种,荣誉、健康、财富、快乐、事业、爱情、权力、幸福、刺激、享受等,但这些都是0。生命和安全是1,失去了1,0再多都没有意义。安全求职,顺利就业,关系着社会安全稳定,关系着每个家庭、每个人的幸福。
大学生求职就业安全是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基础。我国党和政府都十分重视就业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进一步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着力促进创业就业。2015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和《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多措并举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但更多地关注如何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对求职就业安全问题重视还不够。
安全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求职就业安全是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的环节较多,不安全因素不断增多。因大学生缺乏相应社会经验,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十分有必要加强学生的求职安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安全隐患鉴别能力,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大学生求职就业安全教育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大学生为了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遍投简历,广搜信息,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被设置的陷阱诱骗上当,导致非法传销、高薪陷阱、虚假招聘、骗取财物等求职受骗现象屡屡发生。
当前,高职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常见的陷阱和安全隐患主要有:说工资很高但要先收费,假借岗前培训收费;抵押金钱与证件;廉价使用劳动力;无底薪、无保障;以招聘之名盗取个人信息;以招聘之名诱人犯罪;招聘时设下薪酬陷阱;粉饰职位信息骗取劳动力;以亲友、朋友介绍和“高薪”诱饵骗你“传销”;协议合同设置陷阱或写入不利求职者的条款。
规避上述求职陷阱、安全隐患可以采取 “观、闻、问、切”,做到“五不为、三必问、五必看”。
3.2.1 采取“观、闻、问、切”
“观”:通过直接观察应聘公司所处的地理位置、内外部环境、公司规模及员工基本素质等,了解用人单位是否正规。若用人单位将面试或见面地点放在民房、宾馆或十分简陋地方,又或是只有“一部电话,几把椅子,一间门面”,就要格外提高警惕。
“闻”:通过网络搜索工具,查找用人单位相关信息、发帖询问等,了解用人单位情况,对在网上评价不高或查不到相关信息的用人单位,要特别引起重视,以防上当受骗。通过向用人单位周边“邻居”间接询问和单位前台、保安、一般职员直接交流,了解和掌握公司基本情况。
“问”:通过向亲朋好友、老师学长等熟人,进行针对性的咨询,请他们根据所认知的和站在旁观者的客观角度,帮助提供行之有效的意见和建议。
“切”:面试时要直接交手,善于抓紧和把握提问的机会,以试探虚实。在应聘过程中,留心观察周边环境及工作人员,如遇到所谓“经理”的职位与专业素养却不匹配,面试时想方设法让应聘者交钱的肯定是问题公司。
3.2.2 做到“五不为、三必问、五必看”
“五不为”:不缴不合理的钱款,不购买不合法的产品,不将证件交公司保管,不随意签署协议文件,不为违法公司工作。
“三必问”:问自己是否喜欢这份工作,问明薪资待遇和劳动条件,问明工作内容及性质。
“五必看”:看公司经营业务是否合法,看公司运作是否正常,看是否暗藏求职陷阱,看面试是否草率、轻易就录取,看待遇是否不合乎常情。
加强高职学生求职安全教育,除了政府要积极促进就业、营造真实公平就业环境和毕业生学会自我保护外,作为学校要加强统筹协同,通过丰富教育内容、抓住关键节点、创新教育方式等措施,以达到促进学生安全就业、和谐就业的目标。具体参照下表:
时间节点 主要内容 教育形式在校期间 外出兼职、假期打工安全注意事项 融入日常安全教育、个别针对性教育大二 融入《就业指导课》,开设求职安全教育课 课堂集中授课、典型案例分析、观看宣传片大三上学期 实习就业前安全教育(实习安全、传销陷阱、网络求职安全、求职健康心理调适等)召开主题班会,宣讲实习就业安全知识,签订《实习安全责任书》,发放《实习求职安全指导手册》大三下学期 融入“求职全过程”,掌握学生去向及实习就业情况,提醒注意各类安全事项点对点(班主任—班级同学)点对面(辅导员—所有同学)利用新媒体(Q Q群、微信、短信平台)毕业离校 融入“毕业离校教育”,开展文明离校、安全求职宣传教育 召开班会,进行离校集中教育;利用横幅、宣传橱窗、L E D显示屏等进行提醒教育
充实和完善求职安全教育内容,建立从求职前、求职中到求职后全过程的求职陷阱和安全隐患资料库和案例库,并编制成《求职安全指导手册》、制作《求职安全教育》宣讲PPT、拍摄《求职安全》微电影(视频),内容做到针对性强、宣传效果佳和教育成效好,使学生能够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求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陷阱、风险和安全问题。
一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针对“外出兼职、假期打工”的学生,通过“个别针对性教育”等形式,及时教育和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给学生系统讲解求职安全内容。二是学生离校实习就业前。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宣讲实习就业安全知识,签订《实习安全责任书》,发放《实习求职安全指导手册》等形式,进行一次实习求职前的又一次集中安全教育。三是在学生实习工作期间。以 “点对点”、“点对面”等形式,及时掌握学生去向动态,发布预警提示,提醒注意各类安全事项。四是毕业生离校期间。在每年6月毕业生离校时,通过主题班会、宣传橱窗、新媒体等载体,开展安全求职宣传教育。
实施求职安全教育“三融入”:一是融入《就业指导课》。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设置1-2节“求职安全”授课内容,通过课堂集中授课、典型案例分析、观看宣传片等形式,对求职就业安全内容进行系统性、普遍性、全覆盖教育。二是融入“求职全过程”。在学生业余兼职打工、实践实习、求职择业的全过程,通过主题班会、微信微博和QQ群、短信群发等新媒体工具,加强求职安全教育,做到安全教育不断线。三是融入“毕业离校教育”。抓住每年6月毕业生离校时,再次开展文明离校、安全求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让学生感受学校对他们的关心与关爱。
[1]刘新朝.大安全观下校园安全稳定隐患的分析及对策[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2]翟云秋.高校大学生就业安全及对策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
【责任编辑:黄素华】
Necessity and Methods of Enhancing Safety Education in Job Hunting of Vocational Students
LIU Xin-chao Yu Lu-lu
(Zhejiang Business Technology Institute,Ningbo 315012,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security in the job hunting of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studies frequent employment traps as well as potential risks of job hunting.This paper also puts forward several ways to strengthen the security education of job hunting for vocational students,such as collecting abundant security education contents,focusing on crucial points and innovating educational methods.Therefore,the goal of enhancing discriminability,raising prevention awareness and achieving secure and harmonious employment of vocational students can be reached.
vocational students;security in job hunting;methods
G718.6
A
1671-9565(2015)02-077-03
2015-05-03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度校级科研专项课题“求职安全教育‘三融入’应用研究与实践”(编号浙工商研【2014】8号)阶段性研究成果。
刘新朝(1981-),男,福建建宁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方面研究;余璐璐(1987-),女,浙江宁波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思政教育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