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寿华
近年来,在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已经和教学结合到了一起,在各学科的教学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迎合教育改革的要求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初中体育教学中也逐渐地融入了信息技术,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一门学科,有了信息技术的加入,能够使体育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
一、改变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传统的体育教学一般都是先进行热身训练,然后教师会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基本动作的教学,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只是在进行简单的机械模仿,虽然当堂课的效果还可以,但是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也并不是很深刻,这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以有效改变教学的环境,让学生获得不同的感官体验,多媒体能够播放视频动画以及声音,能够在视觉和听觉上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利用多媒体一边演示教学动作,一边配合声音进行动作要领的讲解,学生可以跟随多媒体的动作演示来进行模仿练习,根据声音提示规范自身的动作,能够让学生一边听一边做,这样的形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在篮球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篮球的三步上篮动作利用多媒体进行分解,让学生分步地进行练习,观察多媒体上的动作演示,然后认真听取上面给出的动作建议,让学生一边练习一边规范自身的动作,最终再进行连贯动作的训练,这样一来,就使体育学习变得比较轻松有趣,学生也更加愿意参与到这样的教学中来,提高教学的质量。
二、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在体育教学中也会有一些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些动作的学习比较难讲解,动作的技术要领很难把握,单一的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深刻的理解。因此,归纳教学难点并进行突破成为体育教学的重点,在传统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进行教学难点动作的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学习,但是一些细微的动作学生很难把握住,所以在实际操练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错误,这给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比如,在进行“跳山羊”这一体育技术动作教学的时候,这一教学的难点首先是要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一些学生由于害怕始终不敢迈出第一步,还有一些学生通过简单的观察并不能掌握动作的技术要领,不能将动作准确连贯地完成,虽然教师做了示范,但是连贯的动作并不能让学生清楚地进行观察,如果采取分解动作教学的方式又会让学生产生错误的理解,导致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动作也不是很连贯。这时多媒体的作用就非常大了,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这一动作的视频,根据视频进行技术动作要领的讲解,这样的形式更加生动具体。如果学生有不理解的地方还可以进行暂停或者是重复播放,利用声音和图像功能为学生提供最直观的教学资料,学生通过反复地学习和练习能够逐渐地掌握动作要领,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情感体验,提高训练水平
学生在学习一些体育项目之前,对其没有深入了解,当学习的时候也是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学生基本的动作,然后接下来的时间就交给学生自由练习,很多学生在体育上并没有学到什么,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自由活动,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体育素质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应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这一教学状况进行彻底改变,在教学开始阶段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接下来要学习的体育项目,首先让学生对其产生学习兴趣,至少能够获得视觉上的感受,真正观看一场比赛或者了解一下该项目的赛制以及规则等,这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对项目进行了解,接下来的时间再进行具体项目的授课,这样能够有效地提升训练的有效性和水平。
比如,在学习足球时,如果教师直接让学生上场踢足球,会因为学生不了解规则而造成场面混乱,学生只是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导致教学效果下降。首先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场世界杯足球赛,让学生认真观看一场比赛,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对足球的赛制和规则有了一定的了解,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运动精神对学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为了能够进球,每个队员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进行比赛,他们的这种运动精神是值得敬佩的,学生会跟随比赛的发展情况产生心理上的变化,当学生对足球产生了一定的感情时,教师再带动跃跃欲试的学生进行一场真实的足球比赛,那么学生的兴致就会很高,学习的积极性也是非常高的,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的质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天平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