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应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广东梅州 514015)
我国现有2 600多家上市公司,其年报披露的时效性和质量是广大报表使用者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文以中注协公布的2012—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报告,以及财政部对重点行业和企业(主要是国家控股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报告为研究资料,对上市公司的年报质量进行分析和总体评价。
笔者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的审计报告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2012—2014年会计师事务所对我国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意见统计表(见表1)。
表1 2012—2014年会计师事务所对我国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意见统计表
笔者根据 2012、2013、2014 年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进行了分析和整理,形成2012—2014年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统计表(见下页表 2)。
基于以上统计和分析,得出我国2012—2014年年报披露及质量方面的总体评价。
1.实行信息披露直通车,加快年报面市速度。上交所从2013年7月起实施“信息披露直通车”业务,上市公司通过上交所信息披露电子化系统直接提交公告,并对外披露信息,投资者可在当日晚7点前参阅年报的绝大部分内容,加快了年报面市速度。
2.形式逐年简化,图表交相披露。根据中国证监会及沪、深证券交易所关于年报披露规则,对年报内容做好进一步简化,突出了净利润、利润分配、内控、对外投资等信息的有效披露,不再像以往那样披露过于专业化、让人们晦涩难懂,满足了不同层次年表使用者的阅读需要。
3.更加注重非财务情况的披露。要求上市公司除详细披露财务信息外,更加注重披露公司发展战略、经营模式、行业风险、核心竞争力等非财务信息,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了不少“干货”,增加了许多有效信息量,提供企业全方位的信息。2015年初上交所宣布推进分行业监管制度,做到“想投资者所想,急投资者所需”,推进监管转型,以信息披露为抓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促进了上市公司主动披露的意愿,将更加有利于投资者进行决策参考。
4.主动增加行业及市场信息披露。不少公司主动在年报中对所处行业的情况进行整体的量化分析,公告本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帮助人们判断公司的投资价值。一些公司在年报中对公司渠道、模式、储量、经营风险等行业关键经营信息,以及去年的市场形势作了客观的分析,加入行业和市场的整体数据,对行业竞争格局加以特别说明,并增加了新一年公司前景展望,为投资者挖掘更多决策有用信息。
5.披露内控信息的上市公司逐年增加。2012年披露了内部控制报告的上市公司共有948家,占全部上市公司2 471家的38.37%,其中全部主板上市公司占比为64.38%;2013年有1 141家,占全部上市公司2 534家的45.03%,其中全部主板上市公司占比为75.91%;2014年有1 465家,占全部上市公司2 667家的54.93%,其中全部主板上市公司占比为93.89%。
表2 2012—2014年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统计表
1.年报审计严格,质量整体较高。2012—2014年,年报被出具无保留审计意见(标准年报)的上市公司分别占96.40%、96.69%、96.33%, 较 2009—2011年(95.74%、94.46%、95.13%)有所提升。2012—2014年标准年报平均值为96.47%,较2009—2011年平均值95.11%提高了1.36%。年报非标准审计意见三年的平均比例为3.53%,较2009—2011年的平均比例5.83%降低了2.3%。以上数据说明,上市公司年报的整体质量很高。
2.国家监管越来越严,可信度提高显著。国家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监管措施不断推出。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并于2012年3月30日发布第1号——上市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后存在未弥补亏损情形的监管要求,12月21日发布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2013年11月30日发布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12月27日发布第4号——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股东、关联方、收购人以及上市公司承诺及履行。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指引》,中注协及时公告年报审计信息,许多社会分析机构亦及时跟踪、统计和分析年报数据,使年报综合信息得以及时和准确,提升了上市公司年报的可信程度。
3.年报评选,敦促年报质量提高。2012年6月15日,投资者报和香港管理专业协会联合举行 “中国上市公司年报奖”评选活动,对上市公司年报进行评选并展开系列报道。此评选活动有效地促使上市公司在年报编制及披露方面的质量提高。
本文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权威数据和结论,对我国上市公司2012—2014年度的年报质量进行初步评述,由于目前国家尚无统一的评价标准以及年报可能存在粉饰行为,因此其结论可能欠全面及深入,这也是本文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