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黄埔

2015-09-18 11:23
黄埔 2015年5期
关键词:黄埔军校黄埔军校

记者:黄埔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陈宇:黄埔军校在建立后初期短短几年里,不仅培养了大批具有政治觉悟的军政人才,而且形成了其独特的革命精神——黄埔精神,在中国现代历史上产生了振聋发聩的深刻影响。

较早见于书面系统阐述黄埔精神的文章,是在军校建立仅两年之后的1926年秋,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安体诚特别撰写了《什么是黄埔精神》一文,这至少说明,在此时,“黄埔精神”作为一个名词,已经流行于世。安文指出:“黄埔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在今年三月一日以前名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其创立是在民国十三年五月,即本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不久的时候,到现在,名震全球,功著党国。一方为全国奋斗的青年之生活出路;一方为国民革命武力——党军的中心和空前的模范。它在中国已形成一种势力,已成为中国革命工作上很有关系的一个组织了。这其中有它的特殊精神存在,已是本校和留意本校的人人都能感到而承认的了。它的精神,有以名之,名之曰黄埔精神。”

安文认为,黄埔精神“是充满着信仰并实行真正中山主义的革命军人精神”,“除了它所具之一般的军人精神,如不怕死,甚至有政治主张(不论何种)和我们个人主观所希望的外,分析它的特具的精神,可说黄埔精神是建筑在总理所定的‘联俄、联共、拥护农工三大政策上的”。“总结黄埔学校这历史的和客观的特殊性质,我们现在就可以说:黄埔精神,是坚信并实行总理所定联俄、联共、拥护农工三大政策的革命军人的精神。”(1926年9月23日《黄埔日刊》)

张治中在30年代撰写的《黄埔精神与国民革命》一文中,回顾黄埔军校师生艰苦创校史和东征北伐所取得的重大胜利时,也曾谈到:“在那时候,我们党里的一般同志,都认为黄埔是真正革命的基础,黄埔精神是真正革命的精神。”该文对黄埔精神虽没进行系统的论述,却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有助于后人进一步开展对黄埔精神的研究。

此后,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宣讲研讨“黄埔精神”的文章日益增多,也产生了不少的争论,这里面既有学术观点之争,也有党派政见之争。

——有观点认为,简而言之,黄埔精神就是为主义而英勇奋斗的精神。

——有观点认为,黄埔精神即是军校奉行的“同志仍须努力,革命必须成功”的坚毅精神;是“不妥协,不调和,不成功便成仁”的牺牲精神。

——有观点认为,黄埔精神就是要“服从校长,尽忠党国,精诚团结,成功成仁”,这实际上是蒋介石所倡导的“黄埔精神”。

——有观点认为,黄埔精神是孙中山倡导的“忍苦耐劳、努力奋发”的学习精神;“一心一意为国家奋斗”的革命精神;为民众利益“不要身家性命”的牺牲精神;主动活泼的富于进攻的战斗精神。

——有观点认为,黄埔精神是凡军校学生耳熟能详的“两不”、“两爱”精神。在黄埔军校初创时期,师生人人都知道一个被称为“两不”、“两爱”的口号:“两不”是不要钱,不要命;“两爱”是爱国家,爱百姓。

——有观点认为,黄埔精神是一个以中华传统武德为基础,以新三民主义的革命精神为主体,以大同理想为核心的思想系统。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武德内涵和独特的武德规范,而且充满着道德悟性和人生智慧。它是一座既有人格魅力又有思想魅力的精神宝库。

——有观点认为,真正的黄埔精神要从孙中山先生建校初衷里去寻找。孙先生说:“革命事业就是要爱国,就是要救国救民,我要求诸君,从今天起,共同来担负这种责任。”所以,黄埔精神就是爱国和革命的精神。黄埔军校在时代的变换中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但其开创时期的“爱国革命”精神则是彪炳青史,同时,也展示了国共合作堪称“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

那么,准确、全面的黄埔精神究竟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笔者以为,这还要从黄埔军校的教学实践、校园文化和成功经验,特别是黄埔师生的建功立勋中去萃取。

黄埔军校建立后,校总理孙中山对它的发展备加关注。他要求军校培养出来的学员,不仅能指挥作战,会做政治工作,而且勇于冲锋陷阵,具有爱国爱民、献身革命的精神。他为黄埔军校制定了“亲爱精诚”的校训,在开学典礼中讲道:“大家总要记得,革命是非常事业,不是寻常事业。非常事业,决不可以寻常的道理一概而论。诸君现在求学的时代,能够学得多少便是多少,只要另外加以革命精神,便可以利用;如果没有革命精神,就是一生学到老,死记得满腹的学问,总是没有用处。”军校本着孙中山的创校宗旨和要求,严格掌握“政治与军事并重,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教学方针,由环境设施到训练内容,都注重灌输爱国革命、奋斗牺牲精神。

在环境设施方面,军校通过政治色彩鲜明的标语、口号以及革命歌曲等,宣传黄埔革命精神,陶冶军人革命情操。校内重要的地方都高悬着耀眼的革命标语。如“拥护三大政策!”“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同舟共济,团结奋斗!”“不要钱!不怕死!爱国家!爱百姓!”“艰苦卓绝,完成革命!”等标语举目可见,令人振奋。同时还把一些纲领性的口号印成小传单,发给各队值星官,于早晚点名时呼叫,“使之深刻地、持久地印入每一个学生的脑子里,使之成为思想行动的指针”。凡此种种,活跃了军校的生活,对陶冶军人爱国革命精神大有益处。

军校学员除了经常唱《陆军军校校歌》《国民革命歌》外,还请苏联通讯顾问科丘别耶夫教唱《国际歌》。脍炙人口的《国民革命歌》主要歌词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奋斗。黄埔军校第1至第4期学员在校时唱的《陆军学校校歌》歌词是:“莘莘学子,亲爱精诚,三民主义,是我革命先声。革命英雄,国民先锋,再接再厉,继续先烈成功……以血洒花,以校作家,卧薪尝胆,努力建设中华。”

黄埔军校的毕业誓词,是对在校学员的最后一堂精神教育课,对即将毕业的黄埔生具有重要教育意义,也集中体现着黄埔精神,包含了黄埔精神的主体内容。1925年9月6日,军校公告的第2期毕业生的誓词是:“谨遵校训,亲爱精诚。服从党纲,五权三民。履行遗嘱,国民革命。继承先烈,奋斗牺牲。发扬光大,赴义蹈仁。言出身随,誓底功成。”1926年1月7日,军校公告的第3期毕业生的誓词是:“遵守总理共同奋斗之遗嘱,本校亲爱精诚之校训,追随校长、党代表与本党各同志,于广东统一后,更努力于全国之统一,以完成国民革命之工作。不爱钱,不怕死,不闹意气,实行主义,恪守党纲,永矢勿渝,死而后已。” 3月8日,《黄埔潮》在第5期学员开学纪念特刊上发布《本校誓词》:“尽忠革命职务,服从本党命令。实行三民主义,无间始终死生。遵守五权宪法,只知奋斗牺牲。努力人类平等,不计成败利钝。”1926年10月4日,军校公告的第4期毕业生誓词是:“不爱钱,不偷生。统一意志,亲爱精诚,遵守遗嘱,立定脚跟。为主义而奋斗,为主义而牺牲。继续先烈生命,发扬黄埔精神。以达国民革命之目的,以求世界革命之完成。”

时任黄埔军校入伍生部部长、代教育长方鼎英,在1927年初曾对黄埔军校的教育有一个较全面的总结,在这篇题为《黄埔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概述》的“结论”部分这样写道:“本校自成立以来,战胜种种恶劣的环境,以五百人扩充到数万人……凡中国之二十二行省,几无不有本校学生之足迹。在此最短期间而能得此伟大之效果,已大博国人及世界上之惊叹!盖集中于‘亲爱精诚校训之下,相亲相爱,精益求精,诚心诚意,以谋团结。先之以大无畏之精神,持之以百折不挠之志气。为民众谋解放,而一己之功名富贵,皆可牺牲;为本党谋团结,而一己之自由幸福,都可放弃。故能不怕死,不畏难,以一敌百,一百敌万,决不辜负革命军人之精神。”方鼎英在这里所说的“革命军人之精神”,其主题内容也即是黄埔精神。

本文作者曾采访黄埔第1期至第23期毕业生600余人,从被采访人的气质和言谈中也深刻感受到了有种别样的“精神”存在,油然体会到这就是黄埔精神。但他们对黄埔精神的说法也是众口不一。应当怎样准确而全面地表述黄埔精神内涵呢?综合众多黄埔老人和学者的各种观点,结合文献资料,作者认为黄埔精神应该包括4个方面,这就是:爱国革命、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奋斗牺牲。

(1)“爱国革命”是黄埔精神的核心内容

黄埔精神,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创办黄埔军校时,孙中山所倡导的以爱国主义为基本内容的一种真正革命的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帮助下,孙中山毅然改组国民党,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为了创建革命军队,用武装的革命力量同武装的反革命作斗争,孙中山同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道,共同创建了黄埔军校。黄埔军校一经建立,就成了当时的革命摇篮。一批批革命军人从这里成长起来,在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战、流血牺牲,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

孙中山于1924年6月16日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曾经讲到:我们的革命事业,就是救国救民,“诸君不远千里或者数千里的道路来此求学,既是已经明白了我们的宗旨要造成一种革命军,一定是富有这种志愿,来做革命事业”。我们要把革命做成功,“建设一个新国家”,“便先要立革命的志气……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为了中国的独立和统一,“以同世界各国并驾齐驱”,使中华民族“永远生存于人类”,我们“要学革命先烈的行为”,“不要身家性命,一心一意为国来奋斗”。“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我要求诸君,从今天起,共同担负这一种责任。”孙中山要求黄埔同学,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奋斗终生。他的这个讲话,是构架黄埔精神的根本基础。

黄埔军校非常重视政治教育,把它提高到和军事训练同等地位。通过加强政治学习和训练,使学员逐步树立起为国牺牲、尽忠革命的信念。军校专门设立了政治部,根据孙中山对学员讲演的内容和共产党在国民革命阶段的政策方针,拟订出了政治教育纲领,除规定学员学习《三民主义》《帝国主义的解剖》《社会发展史》《帝国主义侵略史》《中国近代民族革命史》《各国革命史略》等课程外,还明确规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等书籍,本校学生皆可阅读”。当时军校的周恩来、恽代英、萧楚女等共产党人,经常给学员上政治课。军校的主要领导人校总理孙中山、党代表廖仲恺等也抽空给学员作讲演。孙中山在演说中教育黄埔师生“要立革命的志气”,他希望黄埔生健康地成长,并一再嘱咐“同学不论是国民党员或共产党员,为了革命事业,都应该把鲜血流在一起”。廖仲恺在演说中,要求军校员生要树立革命理想,他说:进军校并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主义而斗争。结合当时艰苦险恶的环境,他还讲到“俄国的革命军并没有薪金可言,两天才有一磅面包,衣也没得穿,他们只顾热心革命”。他恳切地希望军校员生“要确信主义”,一心准备革命,做“真正的革命军”。

1925年2月,黄埔军校出版的教材《精神教育》中有大段训词,要求学员:“以国家兴亡为己任。”“以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为标准,当时时保全人民的利权。看看国内那一党,确是保护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我们就加入那一党,就为那一党尽力。”教材循循善诱地指出:“现在中国只有这一个训练革命军人的学校。改造中国的责任,完全在诸位身上。我望诸位能特别努力,以致国家革命于成功。”本教材封底特别注明,校阅者廖仲恺,鉴定者孙文(孙中山),编辑者为时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中正,发行者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军校的学员除听讲演和上课外,还经常举行以班组为单位的座谈会。在座谈会上,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起着核心作用,他们把革命刊物,如《向导》《中国青年》等,送给学员看,或者按照党组织规定的宣传文件向学员进行宣传鼓动。所有这些,对于提高广大学员的政治素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使军校学员受到了革命思想的熏陶,逐步树立起尽忠革命、为国牺牲的信念。

通过爱国主义传统教育,激发学员的爱国精神。孙中山给黄埔生讲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说他们为了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国,冒死去和清兵作战。广州起义时“革命党只用300人,便敢打3万多的敌人”。武昌起义时,武昌汉口的革命党,总共不足300人,真正的革命党不过是几十人,“革命党只用几十人去打两万多人,可以说是用1个人去打500个人”。他们之所以这样勇敢,是因为树立了革命理想,只知专心救国,不顾身家性命。孙中山在演讲中赞扬辛亥革命时期的英雄陈天华、杨笃生“是热心血性的真革命党”,但又为他们不是死在战场上,感到“实在是可惜”。孙中山号召黄埔生学习革命先烈的爱国思想,“发扬革命精神,继续先烈的志愿,舍身流血,造成中华民国的基础,使三民主义完全实现,革命大告成功”。

黄埔军校开创时期,广东和全国工农运动蓬勃兴起。军校根据孙中山的创校建军宗旨、“三大政策”精神,发动师生到工农运动中去,以实际行动互助农工。在“五卅”运动、广州“六二三”惨案的第二天,军校发表《檄全国军人》文,揭露帝国主义者无故残杀中国人民的残暴罪行,疾呼“全国军人同胞,即时兴起”,与“帝国主义侵略者决一死战”!并号召师生向死难烈士学习。在省港罢工过程中,军校政治部派出一批干部到工人群众中间开展宣传工作。在农民运动方面,军校多次发表文告,支持农民反抗封建地主阶级的斗争,并组织师生和广州各乡农民开过许多次联欢会。派学员到东莞、宝安和东江各县帮助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施以政治及军事之训练。以此联络感情,“而收军事进行上得人民帮助之实效”。他们在工农运动中,经受了锻炼,面对帝国主义侵略者残酷镇压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罪恶行径,更坚定了他们爱国革命、奋斗到底的决心。

黄埔军校动员和组织师生投身到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中去,经受锻炼,用活生生的现实斗争事例,教育“后死同志,当愈加振发革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基本内容的黄埔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发生过重大影响。在“爱国革命”口号的感召下,黄埔军校师生在两次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中建立了功勋。仅如1939年底,黄埔1期生杜聿明在广西昆仑关大败有“钢军”之称的日军板垣征四郎师团,取得昆仑关大捷;1943年秋,同为黄埔1期的陈赓指挥太岳山区反“扫荡”作战,一举歼灭日本“皇军观战团”。国共两党的黄埔骁将在抗日战场上南北争辉。

一部黄埔军校史,映照了坚持还是背离孙中山倡导的“爱国革命”黄埔精神的不同境遇。坚持“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军校就发达兴旺;不爱国,不革命,就会遭到历史的抛弃,军校就会黯然失色。最典型的反面例子是汪精卫,他在黄埔军校初办时也从军校卓越的表现里看到了辉煌的前景,所以他曾以国民政府常委会主席之尊兼任军校党代表,以求在军中建立自己的体系。他在黄埔军校时,的确有很多崇拜者。后来,他成为卖国、叛变革命的汉奸,并在南京伪政府名义下办过自己的“黄埔军校”,但是他背弃了黄埔精神“爱国革命”的基本宗旨,所以不管是正宗黄埔军校毕业生,还是伪政府名下的“黄埔军校”毕业生,没有人愿意提到是他的学生,更谈不上崇拜他。汪精卫的伪政府和伪军里基本没有黄埔生。原因何在?这主要还是因为黄埔精神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爱国”和“革命”是紧密联系的,爱国是一种对祖国由衷热爱的朴素感情,革命是顺应浩荡世界潮流、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而不断锐意进取的思想和行动。所以,仅爱国还不够,还要革命,富有蓬勃向上的朝气,而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更不能逆历史潮流而反动。“革命”对一个满怀报国之志者来说非常重要。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在黄埔时期,留下的惟一题词墨宝就是“革命”两字,他在当时很可能已经意识到了军校学生有“爱国”不“革命”者存在。此后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爱国”不“革命”的范例是蒋介石。自1927年黄埔军校变质,特别是1949年底迁台湾后的军校一蹶不振,根本原因也在于此。

汪精卫、蒋介石的所作所为,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爱国和革命的精神,成就了黄埔军校,也历史地证明了二者相辅相成的重要性。那种只顾满足自己私欲,根据自己所想所思而采取的行动,在整个人类的历史中永远都是渺小的;只有把国家民族利益置上,团结带动大多数人共同前进的行动,才会青史留名。爱国革命,是一种永恒的精神力量,许多人从这里找到了源动力,激励着一代代人事业的成功。

(2)“亲爱精诚”是黄埔精神的关键要点

孙中山经常教育军校师生,要“同学同道,生死共赴”。什么叫“同道”?孙中山解释说,就是“为振兴中华,团结友爱,悲喜同心”。为此,他特地为黄埔军校制定了“亲爱精诚”的校训。

从1925年就在黄埔军校担任领导职务、长期任教育长的张治中将军,对“亲爱精诚”校训有过独到的见解。1936年南京时期,黄埔军校第13期学员入学时,时任教育长张治中在军校举行的孙中山纪念会上讲话,他对黄埔校训“亲爱精诚”作了深刻的诠释。对这4个字,他先分开讲每个字的独立意义,然后再合起来讲。他说:“亲”是关系亲热,感情真实不虚假;“爱”是接近信服倾慕,对人对事有感情;“精”是完美纯洁无私念,精益求精不复杂;“诚”是恳切真挚,开诚布公不虚伪。把“亲爱”两个字连起来,作为一个词语讲,亲是爱的副词,表示爱的深厚真实,彼此关系密切。同时,亲和爱是互相关联的,能亲才有爱,不亲就不是真爱;把“精诚”两个字连起来,也是个词语,精是诚的副词,表示诚的深度,真挚实在,信守无伪。同时,精和诚也是互相关联的,诚则精,不精是不会真诚的。再进一步把“亲爱精诚”4个字组成校训,意义深刻重大。作为黄埔军校的师生,要把校训时刻放在思想里、行动上,贵在以身作则、推己及人,不愧为校总理孙中山先生的信徒。

黄埔军校在艰险的环境中诞生,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成长壮大,革命的黄埔师生,不断发扬黄埔精神,推动着革命战争向前发展。国民革命所取得的成效,到北伐战争时已相当可观,“亲爱精诚”的校训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之所以取得伟大胜利,也在于国共两党精诚团结,共赴国难,全国人民同仇敌忾,万众一心。

“亲爱精诚,继续永守,发扬吾校精神”,这是黄埔军校校歌中的歌词,校园上空到处飘扬着这歌声。“亲爱精诚”的大标语,写在校门口的墙壁上,让在校学员随处可见,并印在毕业证书上,让离校的黄埔生随时感受到校训的存在。1924年11月底颁发的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证书,在四个角上的文字即是校训“亲爱精诚”。此后,各期的毕业证书、证章,也将“亲爱精诚”的校训印在显著位置。后来此4字有所变动,但其基本精神未变。

黄埔校训“亲爱精诚”是遵循校总理孙中山和平奋斗建军思想制定的,是黄埔建校的精神支柱,是动力,是灵魂。回想当年,众多有志青年为共同理想来到黄埔,却因不同的理想分道扬镳。黄埔校友未能实现孙中山先生“亲爱精诚”校训,实现中国统一,不能不说是最大遗憾。因此,继承和发扬“亲爱精诚”的革命精神,在祖国尚未统一的今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团结合作”是黄埔精神的显著特点

黄埔军校之所以是一所新型的军事政治学校,“新”的最耀眼亮点,就是国共两党合作创办。黄埔精神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它坚持贯彻了校总理孙中山当时所制订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精神。这是黄埔精神的一个显著特点。正因为如此,它才有着极强的感召力。贯彻三大政策,国共两党亲密配合,共同致力振兴中华,这是当时许多有志青年投奔黄埔的初衷,也是真正的黄埔精神之所在。

国共两党密切合作的黄埔军校建立之初,这里是一块共产主义和三民主义都可同时谈论的土地,校中的政治言论比较自由。军校训令中明确规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等书籍,本校学生皆可阅读。除了政治课所阅读的《三民主义浅说》《帝国主义》《国民革命概论》这些小册子之外,还有机会读到诸如《苏联研究》《社会进化史》《社会主义原理》《经济学大纲》《中国职工运动》《中国农民运动》这种政治色彩很红的书。

由于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黄埔军校首创崭新的革命制度,培养了大量的军事政治人才,建立了反帝反封建的赫赫战功,驰名中外。军校迅速发展成为体制健全、组织严密、规模庞大的革命武装组织,国共两党的许多著名人物都出身于该校。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需要,先后在潮州、南京、长沙、武汉又设立了4所分校。黄埔军校学员在国民革命时期前后招收了6期,其中毕业4期。第5期在大革命失败时即将毕业。这5期学员,大都参加了国民革命军,成为军中的骨干力量。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年代里,黄埔军校荣获“国民革命中心”的崇高称号,领受了“东方红军”的灿烂锦旗,对推动中国革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黄埔军校之所以能在短短的几年里,作出如此重大的贡献,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国共两党的真正合作。

国共两党在那时的合作有着坚实的政治基础,有着反帝反封建的共同目标。因而两党能从军校的筹建、开办到革命军的建立、东征与北伐,真诚团结,合作战斗,汗水、鲜血流在一起。当然,团结合作必须坚持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中国共产党代表全民族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因此,她必须和包括国民党左派在内的一切进步力量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与反对团结合作、牺牲国家民族利益的极右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只有这样,统一战线才能巩固。反之,只讲消极团结,忽视积极的斗争,甚至采取妥协退让、步步后退的政策,反动势力就会得势,统一战线就会遭到破坏,国家民族就会遭殃。大革命失败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教训是深刻的。由于国民党右派背离了共同的目标,破坏了国共合作,从而改变了黄埔军校的性质和方向,使军校变成了培养反革命骨干的基地。当年同窗学友,战场上又兵戈相见,致使国共两党都受到损失。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但是孙中山所倡导的黄埔革命精神并没有泯灭。它由革命的黄埔生保持着,并在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运动中继续发挥着革命的作用。反共内战时期,日军乘虚而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共产党人和革命的黄埔生高举团结抗日的革命大旗,推动了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在民族危机前,国共两党再次携手,并肩战斗。黄埔出身的教员学员又在挽救民族危亡的统一号召下,和全国人民奋起抗战,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希望国共两党继续合作,和平建国,但遗憾的是,在国家需要和平建设、同胞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蒋介石却撕毁了国共两党于1946年10月10日签订的和平建国协定。他过分相信军事解决问题,结果在他担任“中华民国总统”的第二年,就从大陆败退到台湾,致使台湾与大陆同胞骨肉分离。究其原因,是他背离了孙中山的革命宗旨,违背了“团结合作”的黄埔精神。

黄埔军校的发展史证明,团结则兴,分裂则衰,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和永恒的规律。

(四)“奋斗牺牲”是黄埔精神的朴素诠释

黄埔创校的方针,是培养牺牲个人一切的革命军人。“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这是矗立在黄埔军校校门的一副对联,横批“革命者来”。奋斗,牺牲,在一代又一代的黄埔人心中,这是对他们一生坚守的“黄埔精神”的最朴素诠释。

孙中山在1924年开学典礼上的演讲中说:“当革命军的资格,是要用什么人做标准呢?简单地说,就是要用先烈做标准,要学先烈的行为,像他们一样舍身成仁,牺牲一切权利,专心去救国……我敢说革命党的精神,没有别的秘诀,秘诀就在不怕死。要能够有这种大勇气,在心理中就是视死如归;以人生随时都可以死,要死了之后,便能够成仁取义。”黄埔军校师生官兵受这种教育与精神的熏陶,在平时奋力做事,竭尽职守,洁身自律;在作战中义无反顾,不怕牺牲,拼死战斗。

通过军校教育,新入校的黄埔生明白了“主义”的内容,明白了世界上血染的东西最珍贵,明白了什么是无我,什么是牺牲。死亡无处不在,但一些人的生恰恰是另外一些人的死换来的,人在关键时候必须舍弃自己。

黄埔军校的课堂时刻连通着战场。从军校创办之初的东征、北伐到后来的抗日战争,为国家和民族牺牲的师生不胜枚举。每次战役,无不洒有黄埔师生的鲜血;每个战场,无不埋有黄埔师生的忠骨;每本战史,无不记载着黄埔师生的业绩。无数黄埔师生用自己的鲜血和头颅,不懈奋斗,勇于牺牲,铸就了这座军校的赫赫战功和声誉威名,也铸就了一段忠魂浩荡的鲜活历史。

在平定商团叛乱之战中,800名入学不到半年的黄埔学员军初试啼声,3天时间便使4000敌人全部缴械投降。棉湖战役中,黄埔军校教导第1团与10倍于己的精锐敌军相遇,军校全体官兵皆英勇顽强,不顾性命与敌相拼。攻打潮安城时,学生军只有12名,冲入城内,吓跑了驻在城内的洪兆麟部守军。打淡水时,学生军争先恐后,不知道什么是生死。他们在战斗中“个个不怕死”,“这种精神,亦就是平日主义训练的结晶”。第二次东征从1925年10月初开始,仅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就彻底打垮了以陈炯明为首的军阀,收复东江,实现了广东的统一。在北伐战争时,革命的黄埔生正是在这种黄埔精神的鼓舞下乘胜前进。他们作为北伐军的核心力量,对于北伐战争的胜利,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冲杀在前,起到了先锋和模范作用。因而“不及半载,迭克名城,会师武汉,其奋斗勇敢之精神,至可钦佩”。黄埔之名,极一时之盛。吴佩孚曾哀叹,自己的军队是“不怕死”,而黄埔军是“不知死”,“胜败之分,就在于此”。

在中华民族危难关头,国共两党第二次携手合作,黄埔师生再次并肩战斗,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在8年抗战中,国共两党黄埔师生几乎无役不从。史料记载,在抗战时期的国民革命军中,有200多名黄埔生担任师长以上军职,指挥全国三分之二的精锐之师,在全国各战场上抗击或抵御日本侵略者。由黄埔师生统领的国民党中央军以及敌后战场的八路军、新四军,是取得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主力军。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黄埔军校师生是中国的灵魂人物。

1933年3月,日军先头部队由东北长驱直入,一直深入到热河境内的长城脚下。蒋介石迫于战局和舆论压力,急调中央军增援长城前线。先后奉调的第107军3个师,军官几乎全是黄埔生。第2师师长董杰、旅长郑洞国,第25师师长关麟徵、副师长杜聿明,第81师师长刘戡,全是黄埔1期生。黄埔名将戴安澜、王润波、郑庭笈、覃异之、罗奇等人,都参加了这次战役。这3个师在长城一线,与装备精良的日军激战了两个月,古北口一带所有的高地都化作了焦土,共有170多名黄埔生的忠魂长眠于长城脚下。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中国军队在淞沪战场投入大量精锐部队,损失18万人,其中有不少黄埔生。史学家黄仁宇为此评价说,中国抗战先用苦肉计,再用空城计。所谓苦肉计,是先在淞沪战场投入以黄埔军校生为主的中央军,牺牲嫡系部队,让那些马家军、龙家军、粤军、川军都跟上来。黄埔师生走在前面,全民一致,同仇敌忾,自“七七”卢沟桥事变开始,直至战斗到胜利,打了8年1个月零8天。

黄埔4期生林彪和1期生杜聿明分别在山西平型关与广西昆仑关打了两场抗日的著名战役。两次战役是黄埔军校课堂上教官讲授的两种不同形式的典型进攻战例再现:林彪是占据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势,打的是巧仗,是战略战术上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杜聿明是仰攻“一夫当关,万人莫开”的昆仑关,是实打实、硬碰硬的攻坚战。林彪指挥的是小米加步枪的“土八路”第115师;杜聿明带领的是中国惟一机械化军第5军。对手同是号称“钢军”的板垣征四郎师团。林彪打的是第21旅团辎重队和后卫部队;杜聿明攻击的是第12旅团主力。平型关大捷是中国军队节节败退时炸响的一曲凯歌,打破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昆仑关之战又使中国军心、民心振奋,愈战愈勇。黄埔生林彪、杜聿明也由此在全国威名大震。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抗击帝国主义侵略为时最长的战争,也是自中国几千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一次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参战人数最多的战争,更是中华民族自屈辱的鸦片战争以来惟一一次取得全面胜利的战争。有资料统计,自“八一三”淞沪会战到抗战胜利,有21次会战,1117次大战斗,38931次小战斗。在这个磨砺与检验着民族精神的战场上,黄埔师生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中国军队发扬黄埔精神,无数黄埔学生抛头颅,洒热血,救国救民,左权、赵尚志、赵一曼、戴安澜等抗日英烈是黄埔群体的杰出代表。仅在中国军队赴缅作战期间,阵亡的黄埔军校的师生就有5700人之众。8年抗战,黄埔出身的97位将军壮烈牺牲。虽然无法统计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有多少黄埔师生为国捐躯,血沃中华,但可以完全肯定地说,在3500多万殉难的中国军民中,在血肉组成的抗战长城上,每一块砖石都洒下过黄埔师生的汗水、泪水,浸透过黄埔师生的鲜血。这鲜血化为了永不凋谢的鲜花,更化为了对一个不屈民族的英雄赞歌。

黄埔军人在国家和民族存亡面前,都表现出革命军人视死如归的精神,无数黄埔军人血洒疆场。各位黄埔军校抗战先烈,每一个人站起来都是一尊铜像。黄埔革命先烈创造了历史,历史上应该有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当年日本帝国主义想灭亡中国,一般中国人束手无策,恨自己软弱无能,希望有强者出头。在天下苍生引颈而望的时候,各位抗战先烈站了起来,以“大侠”的勇者姿态走上前去,“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成功不必在我”。在如此一大群先烈的引领下,中国人民用血肉筑长城,用鲜血洗国土,终于取得最后胜利。日本投降,中国成为世界五强之一,联合国的发起人。中国人民永远记得,各位抗战先烈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公而忘私,牺牲小我的高大形象,感念并弘扬着他们那种为国家、为民族而勇于奋斗牺牲的精神。

记者:我们今天怎样理解和传承黄埔精神?

陈宇:-20世纪初,国共合作、精诚团结的黄埔军校,那种昂扬的革命精神,洋溢在每位黄埔师生的脸上,贯彻于课堂和作战的始终。军校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培养了大批政治军事人才,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北伐战争的胜利建立了卓著的功勋,宣传和传播了革命思想,支持和推动了工农运动。两次国共合作期间,黄埔出身的国共两党将士在黄埔精神的激励下,在东征、北伐和抗战中的出色表现,一起建树了为国家为民族建功立业的历史丰碑,共同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毫无疑问,也正是由于有黄埔精神作为军校教育的重要思想支柱,黄埔军校成为中国革命军队的摇篮。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史、建军史、建党史、国共合作史、统一战线史上,黄埔军校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由于历史的造化,国共两党军队都与黄埔军校有着深厚的渊源,可以设想,如果没有这种革命精神,就没有黄埔军校,那么,中国20世纪的历史必定要重新改写。

从黄埔军校的发展轨迹看,军校武装力量是国民革命军建军的最早“原始积累”。1927年后的黄埔军校,其领导权长期由蒋介石把持,使军校成为国民党的御用机构,所培养的将领在国民党军队中形成举足轻重的黄埔派系,成为蒋介石的嫡系“中央军”和控制军队的主要力量,也是国民党统治大陆22年以及败退台湾后对台湾进行统治的军事台柱。黄埔军校还成为国民党创办其他军校的典范。30年代,国民党政府创办了一系列军校,如:陆军步兵学校、陆军炮兵学校、陆军骑兵学校、陆军辎重兵学校、陆军机械学校等。这些学校不仅在教育体制等方面效法黄埔军校,而且不少领导也是出身于黄埔军校,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也把黄埔精神多多少少地带到了这些学校,为正在开展的中国抗日战争,培育了一批前线急需的基层指挥员和各科技术人才。

国共合作的黄埔军校,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军实践的开端,为人民军队建设积累了初步经验,并准备了干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最初几年,还不懂得直接准备战争和组织军队的重要性,但通过参加创办黄埔军校,通过对黄埔军校培育的“奋斗牺牲”精神的深化理解,开始懂得了军事的重要。军校师生中的共产党员成为当时中共掌握部分国民革命军,及其此后创建人民军队——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与新四军、人民解放军的中坚骨干力量。他们为人民武装的创建、发展和壮大,建立了不朽功勋。此外,还有众多的黄埔师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鼓舞下,走上了真正的革命道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跟着中国共产党继续革命的黄埔师生,参加了几乎所有的重大武装起义,为革命战争的发动和发展,为红军和苏区的建设,为白区斗争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军事斗争基石。

黄埔军校不仅使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军事的重要性,也认识到军事教育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创建红军后,即借鉴黄埔军校的经验,继承黄埔精神,创办了教导队和一些随营学校。毛泽东说,北伐时期有个黄埔,我们要办一个“红埔”,搞个培养干部的基地。中央红军军事政治学校随即开办。1936年“抗日红军大学”成立,毛泽东在开学典礼上说:“第一次大革命时期有一个黄埔,它的学生成为当时革命的主导力量,领导了北伐的成功。我们的红大就要继承黄埔的精神,要完成黄埔未完成的任务,要在第二次大革命中也成为主导力量。”由此可见,黄埔军校可以称之为中国近现代军校的始祖,国共两党以后创办的各种军校虽然性质、路径各不相同,但始终源于黄埔一脉,得益于源远流长的黄埔精神。

多年以来,在争取民族独立和祖国统一的长期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地弘扬着黄埔精神。如抗战时期的延安黄埔同学分会,以“团结抗日救国”为职责;现代新时期的全国各地的黄埔军校同学会,以“致力振兴中华,促进祖国统一”为己任。因此,发扬革命的黄埔精神,汲取国共合作与分裂的经验教训,对于促进祖国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证明,发扬黄埔精神,国共两党紧密团结合作,致力振兴中华,就会给国家民族带来好处,相反就会损害国家民族的利益。孙中山曾多次指出:“统一是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并希望“凡是爱国的中国人,都应该为祖国的和平统一而努力奋斗”。今天,我们的国家尚未实现统一,台湾海峡两岸面临着紧迫的形势和新的历史要求。国家要统一,是人心所向,是民族意愿,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当前,黄埔精神“爱国革命”的现实意义,无疑就是要促使两岸的和平统一。有“台独”分子妄图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是最大的不爱国和反革命,是现代的汪精卫之流。因而宣传黄埔精神,发扬黄埔精神,发挥好黄埔军校同学会在反“独”促统大业中的重要功能,对于推动海峡两岸合作,致力振兴中华,仍有着针对性很强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黄埔军校黄埔军校
仿佛在黄埔军校上课
这一以少胜多著名战例曾写入解放军军校教材
冀军校
陈福成:为祖国统一尽力是两岸黄埔人的天职
这里,有我们多彩的青春
黄埔军校一期师生中的浙江籍中共党员
刘英杰
庆祝黄埔军校建校九十周年
《同仇敌忾:黄埔将帅浴血抗日记》等56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