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名旦的“雷电礼赞”

2015-09-18 15:20刘桂池
当代党员 2015年9期
关键词:陪都婵娟高潮

刘桂池

1942年,重庆国泰大戏院,抗战大戏《屈原》正在上演。

一幕戏开,一位身穿汉风罗裙的妙龄女子款款登台。

“张小姐!”人群欢呼起来。

“张小姐”名叫张瑞芳,是陪都重庆戏剧舞台上“四大名旦”之一。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名角儿”还有另一个身份:中共党员。

1937年,张瑞芳在北平(今北京)加入中共地下党领导的“北平学生战地移动剧团”,为前方抵抗侵略的爱国将士演出。

1938年,半壁河山沦于敌手之际,张瑞芳来到重庆,继续从事抗战戏剧演出,激励民众斗志。

初到重庆,张瑞芳幸运地碰到了戏剧节大公演——当年10月10日,陪都演艺圈将云集一堂,同台演出抗战题材大戏《全民总动员》。

此时,默默无闻的张瑞芳饰演了一个配角——难民“芳姑”。

“芳姑”受了委屈,扑到父亲怀里痛哭:“带我离开这里吧,带我走吧!”

那哭声,将战火中普通人的离散之苦倾泻而出。

台下观众感同身受,一片隐泣。

…………

直到演出结束,张瑞芳依旧泪如泉涌,她已经深深钻到“芳姑”的灵魂里去了。

如此投入的演出,让演艺名流们看到了她的潜质——张瑞芳由此获得了很多机会,相继出演了《家》《北京人》等以抗战为题材的舞台戏。

因演技精湛,张瑞芳很快红透重庆。

但她并没有迷失于金钱名利之间,而是更加渴望进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此后,在党的领导下,活跃在舞台上的她,一直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高高举起。

在郭沫若的大戏《屈原》里,张瑞芳出演楚国大夫屈原的学生婵娟。

大戏一幕接一幕展开——面对秦国虎狼之师的威胁,屈原奔走呼号,希望楚国和其他诸侯合纵抗秦。从恩师身上,婵娟明白了家国大义。

在张瑞芳演绎下,婵娟成为仅次于屈原的焦点。

人们抬着头,注视着天真活泼的婵娟,和张瑞芳一起入了戏——婵娟笑,他们笑;婵娟怒,他们握紧拳头;婵娟哭,他们愁容满面……

前三幕戏演罢,《屈原》的两个高潮相继展开。

第一个高潮,是名演员金山饰演的屈原,在激昂的《雷电颂》乐曲声中,迎着茫茫黑暗大声呼唤雷、电、风:“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

其情之雄浑浩荡,如奔赴前线慷慨赴义的千万儿郎,引得观众群起大呼:“爆炸了吧!”

第二个高潮,就是张瑞芳饰演的婵娟,畅饮南后赐予屈原的毒酒,替恩师死去。

其情之悲切苍茫,如敌人铁蹄蹂躏下山河故园的哭泣,引得观众黯然神伤。

…………

张瑞芳和同仁们的倾情演出,让《屈原》获得空前成功——公演16天,在陪都激起一阵呼吁团结、一致抗日的狂风。

为此,郭沫若写诗盛赞张瑞芳:“赢得万千儿女泪,如君合在月中眠。”

猜你喜欢
陪都婵娟高潮
千里共婵娟
相思无限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的决策与实施
评介:丁海斌著《中国古代陪都史》
民国陪都“西京市”筹建夭折探微
『四化』助推学雷锋掀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