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布斯绝对君主政体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2015-09-18 04:30:57梁旭
学理论·下 2015年6期
关键词:霍布斯启示

摘 要:霍布斯是近代西方伟大的政治思想家之一,他的政体理论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也具有重要地位,他主张君主专制政体,认为绝对君主政体是最好的国家形式。通过对他的政体思想进行研究,找出其中的历史局限性及其在反对神权与封建割据中的重要性,并对其政体思想进行反思与总结,对于更深入全面理解他的政治思想并对现实政治有所借鉴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霍布斯;君主政体;启示

中图分类号:D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8-0005-03

政体问题一直是西方政治学家们研究的传统课题,一个国家的政治权力需要通过政体来分配,这是国家的统治方式,对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柏拉图最早划分了政体,他按照统治者的人数将政体分为一个人统治,包括王制和僭主制;少数人统治,包括贵族制和寡头制以及多数人统治,包括共和制和平民制;亚里士多德对政体的划分则遵循了两条标准,即政府的宗旨和掌握最高权力者人数的多寡,他将政体划分为正宗政体与变态政体,前者包括君主、贵族与共和政体,后者则包括僭主、寡头与平民政体。古希腊思想家们开创了研究政体问题的传统,也为后世思想家对政体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

一、霍布斯绝对君主政体思想的诞生

霍布斯政治思想的形成,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16世纪的欧洲,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用新的眼光观察世界提供了条件。用“人权”取代“神权”逐渐成为人们的强烈愿望;新大陆的发现及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及市民阶级都在不断兴起。而在英国内部,海外贸易的扩大、殖民地的掠夺以及“圈地运动”的进行都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并改变了阶级力量的对比,小农阶级逐渐沦为无地的游民无产者,工商业资产阶级崛起成为新的社会力量,各种因素的综合最终导致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使得不同派别在政治和思想上产生不同的见解,争论者们各自代表和反映着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政治思想和主张,霍布斯即是其中之一。他以严谨的思维和精辟的论证提出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主张,代表了当时社会的进步趋势,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他的绝对君主政体思想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1.国家主权的诞生

霍布斯认为,人们生来即在身心两方面的能力上平等,由此出发,当人们出于自我保全的目的,为了得到同一样东西却又不能共享时,则会引起争斗。在他的描述中,自然状态是一种战争状态,是“每一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1]95,这种状态带来了不良的后果,如:产业无法存在、是和非以及公正和不公正的观念都无法存在等,在没有公共权力使人们慑服的地方,人们也无法快乐的生活。对此,霍布斯用自然法来对人们的行为加以约束,但在实践中,人们却不会轻易地将自然法付诸实践,因为“遵守法律比不遵守法律似乎给他们自己带来更大好处或更小坏处时,他们才会愿意去遵守。”[2]53而且,“没有武力,信约便只是一纸空文,完全没有力量使人们得到安全保障。”[1]128由此可见,在人人相互为战的状态下,自然法并不具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为了摆脱悲惨的自然状态,使自然法更好地得以实践,霍布斯提出,要建立一个强大的公共权力,克服人们自私的人性弱点,并作为人们和平幸福生活的保障。人们将自己所有的权力与力量都托付给一个人或一个集体,由这个人或集体来代表自己的人格,“承担这一人格的人就称为主权者,并被说成是具有主权,其余的每一个人都是他的臣民。”[1]132由此也就产生了国家。

2.君主政体是最好的政体

国家产生以后,霍布斯对其类型进行了划分,他认为国家间的差别仅在于主权者的不同,并据此将国家分为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君主制国家由一人行使主权,贵族制国家是由一部分人组成的会议掌权,民主制国家则由聚集在一起的所有人的会议行使权力。其他诸如僭主政体、寡头政体、无政府状态等政体名称则并不是新的政府形式,只是人们对当前政体不满意时的称呼,这与主权者运用权力的方法及臣民对主权者的感情密切相关。当人们对君主政体不满意时将其称之为僭主政体,对贵族政体不满意时称之为寡头政体,对民主政体不满意时称之为无政府状态。

霍布斯对各种政体进行了比较评价,并提出了自己认为的理想政体——君主政体。首先,他从公私利益的角度对三种政体进行了比较。在君主政体中,君主的财富与权力与臣民的贫富密切相关,公利与私利是一回事,“公私利益结合最紧密的地方公共利益所得到的推进也最大。”[1]144而在贵族或民主政体中,会由于贪污腐化和野心者的私人幸运而不能推进公共利益;其次,在听取意见方面,君主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听取人等方面的限制。而议会由于人数众多,在任何时间和地点秘密地听取意见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再次,除去人性本身朝三暮四的情形,君主在决策方面容易保持其连续性。相反,在议会中会认为人数原因而产生矛盾,决策前后不一的情形时有发生。此外,君主因为嫉妒或利益而自己反对自己的情形永远不会发生,但议会却会,“甚至达到可以引起内战的程度。”[1]145

综上所述,霍布斯认为君主政体在各方面都优于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君主制是国家的最佳形式,实行君主政体更有利于实现国家的和平及保卫人民的安全,使人民摆脱自然状态下人人相互为战的悲惨状况。

3.绝对君主政体下的君主权威与臣民自由

与绝对君主政体相对应,君主自然拥有不容置疑的绝对权威。霍布斯认为统治国家的权力应交给君主一人行使,统治权是君主固有的绝对权利,君主不可以将自己拥有的权力轻易放弃,臣民如果没有得到君主的允许,也不可另结新约,更不能放弃君主回到自然状态。“一个君主的臣民,不得到君主的允许,便不能抛弃君主政体、返回乌合之众的混乱状态。”[1]133君主权力的行使可以不受任何团体、个人或法律限制,人民对主权者要绝对服从,不得抵抗,“主权者所做的任何事情对任何臣民都不可能构成侵害,而臣民中的任何人也没有理由控告他不义。”[1]13自然法可以对君主的行为进行约束,但约束力产生的前提是君主的支配,这种约束在现实中没有任何意义,君主的主权实际上具有至高无上、不可分割、不可转让的性质。君主还具有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权利、司法权力、外交及任免官吏的权力等,将各种大权独揽于一身。

霍布斯的理论为臣民赋予了法律范围内的自由,但在绝对君主政体下,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权力是归君主所有的,所以臣民的自由是一种有限的自由,是在君主权威下的自由,臣民的自由“只有在主权者未对其行为加以规定的事物中才存在。”[1]165并且,臣民需要借助君主的绝对权威来保障自己的自由权利。在这样的设定下,臣民具有诸如买卖和契约自由、选择自己生活方式、教育子女的自由等。表面上看,臣民享有自由与君主的绝对权威相冲突,但通过论述君主权威下的臣民自由,实际上是从另一个侧面来证明的君主的绝对权威,从而巩固了霍布斯的绝对君主政体理论。

二、霍布斯绝对君主政体思想的借鉴意义

1.在国家的稳定与正常运转方面

首先,主权者拥有绝对权力对于保持国家政治稳定具有积极作用。霍布斯的绝对主权理论强调国家是一个不可分割和转让的统一整体。在当时的战争背景下,权力的过度转让会使臣民获得更多自由,但却不利于和平和安全的保障,人们甚至可能重新回到“自然状态”。所以在此意义上讲,绝对主权是有利于政治稳定的,也可以为臣民创造有序稳定的生活环境。对于现实政治而言,主权是一国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所以,对统一主权的维护对于国家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人们安定的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与改革更是面临着诸多的矛盾与挑战,这就更加要求有稳定的政治秩序来保证各项改革的进行,而这一切都是以统一和强大的公共权力作为保障的。

其次,在强大的利维坦中,君主拥有制定和实施法律的权力,以强大的公共权力作为法律的后盾,更有利于法律的实施,从而更好地规范臣民行为,创造良好的社会秩序。霍布斯利用法律来维护政治秩序的思想,对利用国家机器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一个国家的正常运转离不开法律的维护,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民主与法制曾遭到过严重的破坏,给党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历史的经验与教训需要我们认识汲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国家民主与法治的进步,严格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的重要意义也更加凸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讨论了依法治国的问题,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霍布斯在几百年以前就提出的法律维护政治秩序的思想,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在国家权力的限度及人民自由方面

首先,绝对君主政体的理论存在着向极权主义发展的危险。在强大的利维坦中并没有设计对主权者的限制力量,主权者对自然法的遵从只能依靠自身理性。与之相对应的是,没有评价制度好坏的标准,即“绝对主权学说把区分王政和暴政的标准取消了,主权者相当于僭主。”[3]285然而,缺乏限制力量还不是导致极权主义的最重要原因,而是对绝对权力的推崇会使权力行使不受道德约束,由手段变成目的,最终陷入技术统治。这种理论一旦付诸实践,主权者很容易变为独裁者,如果又没有引入分权制衡和不同权力主体相互制约的机制,国家和社会则可能在主权者的不当领导下走向衰败和崩溃。虽然霍布斯的初衷及理论模型的设计是好的,但实践起来却大打折扣,因为现实中的人性是有缺陷的,人们也不可能完全依靠理性来行事。所以,霍布斯用相关概念来推导理想政体的方法以及不受限制的绝对主权有向极权主义发展的可能和危险,值得我们对之进行深刻的反思。

此外,在君主专制政体下,还存在着臣民自由难以保障的问题。在君主独揽各种大权于一身的情况下,现实生活中臣民的境遇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如何保障主权者之下的臣民享有无差别的、平等自由的地位,怎样控制好君主权力和臣民权利之间的限度,直接关系到国家追求和平的目标能否实现,也是霍布斯的理论在实践中的现实难题。臣民拥有自我保存的自然权利,但当需要人们不惜生命、誓死保卫利维坦的时候,是应该自我保存,还是为国牺牲?“无论是保命还是保国选择其中任何一项,最终受损的都是霍布斯的理论本身。”[3]287这一点也值得我们进行深刻的思考。

三、结语

霍布斯对绝对君主政体的主张受到了来自同时代以及后人的各种非议,他的政体理论的确具有一些局限性,比如,主张绝对的君主专制,使君主独揽各种大权于一身,将臣民的自由限制在君主的权威内,并且反对分权及法治,剥夺了人们的政治权力,这种极端的君主专制思想具有一定的反人民性质。

但要完整地认识一种思想和理论,必须要结合思想家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来辩证地分析。霍布斯的君主专制理论与以往不同的是,他反对中世纪以来的君权神授思想,而主张君权人授。霍布斯的绝对君主政体理论是基于两种相对立的传统国家形式──君主制和民主制之上的,一方面他遵循君主制的传统,认为唯一自然的、合法的国家形式是世袭君主制,另一方面他又坚持民主制的传统,主张人民授权是全部政权合法性的来源。这说明霍布斯已经开始摆脱神学观点的控制,从而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并且,霍布斯对于专制的论述主要是从国家权力的性质出发的,而非政体形式,即无论国家实行哪种政体形式,权力都应掌握在主权者手中,他对于国家权力性质的认识无疑是非常明确和深刻的。他的国家和政体理论也影响了后世的思想家,为后世思想家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丰富的源泉。

综上所述,对霍布斯的政体思想进行研究时,我们不能够一概地肯定和否定,应采用科学和辩证的态度,既要看到他思想的局限性,也要看到他的理论在反神权与封建、促进国家统一稳定中的进步意义,在对其政体思想进行研究和总结的同时,也应该从中得到启示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英]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黎廷弼,译.杨昌裕,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2][英]霍布斯.论公民[M].应星,冯克利,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3]王利.国家与正义:利维坦释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吴增定.利维坦的道德困境[M].北京:三联书店,2012.

[5]王军伟.霍布斯政治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6]张国清.利维坦、国家主权和人民福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4(4).

[7]洪琼.激情与权威——霍布斯主权理论新释[J].石河子大学学报,2014(2).

[8]陈跃仙.《利维坦》的绝对国家之路和自由主义——欲望与恐惧的交织[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4(4).

收稿日期:2015-04-13

作者简介:梁旭(1990-),男,内蒙古乌海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政治学理论方面的研究。

The Theory of Hobbes absolute Monarchy and its Significance

LIANG Xu

(College of Public Management,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lia 010070, China)

Abstract:  Hobbes is one of the greatest political ideologist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west, his regime theory also has important status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political ideology. He advocated absolute monarchy, and he thinks the best form of one country is absolute monarchy. Study on his theory, find out the historical limitations and its importance in against theocracy and feudal lords, introspection and summarize his regime theory, it can be beneficial for deeper and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his political theory and also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real politics.

Key words:  Hobbes; The monarchy;Enlightenment

猜你喜欢
霍布斯启示
霍布斯前后期法律思想比较研究*——以法律方法论为视域
法律方法(2018年2期)2018-07-13 03:22:00
合理抑或合乎情理
法治对当代中国的价值
契约精神中的共同体与个人
智富时代(2016年12期)2016-12-01 17:22:58
NHL联盟制度安排对我国职业体育改革的启示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57:28
西方管理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有效实施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36:03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28:23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01:16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