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综合防治

2015-09-18 07:34冯会利
现代农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胃肠炎传染性病猪

程 征 冯会利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进入冬季,是猪传染性胃肠炎发病的高发季节。现根据以往的经验,将该病的发生情况及防制措施介绍如下,本病以各种年龄猪的消化道感染、呕吐、腹泻、脱水为特征,其危害程度与母源抗体状况、病猪的日龄和该病流行情况密切相关,5日龄内仔猪有较高死亡率,在90%以上,10日龄内仔猪死亡率在50%以上,5周龄以上的病猪死亡率较低。

一、病原及流行特点

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属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的传染来源主要是病猪及康复后带毒猪。病毒主要存在于猪的小肠黏膜、肠内容物、乳汁、鼻液中,并能随之排出病毒可存活8周之久。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食入被污染的饲料,经消化道传染,也可通过呼吸道感染,特别是密闭猪舍,通风较差,湿度较大,猪只集中的猪场更易传播。该病的流行特点是多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即11月至第二年3月之间,多呈周期性、地方性流行,一旦发生,在猪群里传播迅速,几日内可使猪群大部分猪受感染。在老疫区常呈地方流行性或间歇性发生,多发生于6日龄到断奶后2周的仔猪,而且发病率和死亡率也较新疫区低。

二、临床症状

该病发病突然,传播迅速,哺乳仔猪往往在吃奶后突然发生呕吐,接着出现水样腹泻,粪便为黄绿色或灰白色,后期略带灰褐色并含有凝乳块。部分病猪体温先短期升高,发生腹泻后体温下降,病猪精神萎靡,被毛粗乱无光泽,颤栗,吃奶减少或停止,严重口渴,迅速脱水、消瘦,衰竭而死亡,多数发病2-7天脱水死亡,随日龄增长而致死率降低,病愈仔猪生长发育较缓慢,往往成为僵猪。

随着年龄的增长,猪对该病的抵抗力增强,不同猪表现出有个体差异性,架子猪和成年猪发病率不高,个别突然发生水样腹泻,偶尔呕吐,粪便呈灰白色或灰褐色,混有泡沫状粘液或未消化的饲料,出现两到三日的减食,体重无影响,有时出现呕吐,一般3-5日恢复正常,很少发生死亡;妊娠母猪和成年公、母猪感染后常不发病,少数发病的仅表现轻度水样腹泻或一过性软便。

三、病理变化

病变主要在胃和小肠,剖检死猪表现消瘦,严重脱水,主要表现急性肠炎,从胃到直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卡他性炎症。仔猪胃肠膨胀,胃内充满未消化的凝乳块,胃底黏膜充血,有时在黏膜下有出血斑。小肠内充满黄绿色或灰白色液状物,含有泡沫和未消化的小乳块,小肠壁变薄、充血,弹性降低,以致肠管扩张,呈半透明状。肠系膜血管扩张,淋巴结肿胀,肠系膜淋巴管内见不到乳糜。肾常出现浑浊肿胀和脂肪变性,并有白色尿酸盐沉积,有的并发肺炎。

四、诊断

本病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可以作出初步诊断。本病发生于寒冷季节,传播迅速,病猪先呕吐,继而发生水样腹泻,10日龄内仔猪有高度致死率,而大猪能很快恢复。必要时可检查空肠绒毛萎缩的情况,将空肠纵向剪开,用生理盐水将肠内容物冲掉,在玻璃平皿内铺平,加入少量生理盐水,在低倍显微镜下或放大镜下观察,可见到空肠、回场绒毛显著缩短,变短,有的脱落变平,绒毛长度和肠腺隐窝深度比为1:1(正常猪为 7∶1),组织学检查,黏膜上皮细胞变性,脱落,可诊断为本病。确诊用血清学方法,比较常用而准确的血清学方法是免疫荧光抗体试验。本病应与猪的轮状病毒腹泻、猪大肠杆菌病和猪痢疾等相区别。

五、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

(1)晚秋至早春寒冷季节,即当年11月至次年的3月,这期间不要引进带毒猪,所有来自其它新购进的猪必须对TGE进行隔离检查。

(2)注意消毒和饲养管理,搞好猪舍卫生,注意防寒保暖,防止贼风,防止猪舍潮湿闷热,保持舍内空气流通,提高猪群健康水平,增强抗病力。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可有效预防此病的发生。

(3)限制饲喂,减少胃肠功能负担,可在乳猪料中加入益生素,有利于消化道中有益菌群的生长繁殖,抑制有害菌的繁殖,预防乳猪腹泻。

2.对症治疗

(1)及时补液,减少死亡,促进早日恢复。在患病期间大量补给口服补液盐溶液,可使病猪加速恢复,减少仔猪死亡,用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口服葡萄糖20克,加水1000毫升,充分溶解后自由饮水。不能饮水的病仔猪应静注或腹腔注射 5%~10%GNS+庆大霉素+5%N a HCO3+维生素 C 或葡萄糖甘氨酸溶液(葡萄糖43.2克,氯化钠9.26克,甘氨酸 6.6 克,柠檬酸 0.52 克,柠檬酸钾 0.13 克,无水磷酸钾4.35克,溶于1000克水中),补充体液,防止脱水。

(2)使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减轻症状。抗菌药物虽不能直接治疗本病,但能有效地防治细菌性疾病的并发或继发性感染。临床上常与大肠杆菌病、沙门氏杆菌病、仔猪副伤寒及肺炎等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这些疾病能加重本病的病情,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因素,可用硫酸庆大霉毒、环丙沙星、阿莫西林、氟苯尼考等加黄芪多糖粉剂拌料饲喂。也可用醋蒜合剂(大蒜1千克捣成蒜泥,加入2千克醋浸泡2~3天,取汁灌服,每次2~3毫升,每天2~3次,连喂3天)。较严重的仔猪用庆大霉素,每千克体重2毫克,配合黄芪多糖针剂,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三天;或用20%的长效盐酸土霉素注射液,配合抗病毒的针剂,每天一次,连用三天。

(3)免疫血清治疗 确诊本病后立即使用抗传染性胃肠炎免疫血清肌肉或皮下注射,剂量按0.5毫升/千克体重,一日一次,连用三天。对同窝未发病的仔猪可作紧急预防,用量减半,也可用康复猪的抗凝全血给病猪服下,新生仔猪每头每天口服10~20毫升,连续3天,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4)在疫病流行时用鸡新城疫 I系苗作紧急防治,按50~100倍稀释,后海穴或肌肉注射1~2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此防治原理是新城疫I系苗作诱导剂,可诱导猪机体产生干扰素,干扰素具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干扰病毒复制,抑制DNA合成。

3.提高免疫力

(1)疫苗注射。用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冻干疫苗进行预防免疫,妊娠母猪于产前20~30天注射2毫升。主动免疫初生仔猪注射0.5毫升;10~50千克猪注射1毫升;50千克以上2亳升,免疫期为6个月。

(2)病猪康复后会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仔猪可从母猪初乳中获得相当的免疫力,所以,在发病猪场,作为一种紧急措施,可将病死猪的小肠内容物搅碎后给临产前一个月的母猪服下,使之感染发病,这样,新生的仔猪在哺乳期就不会感染发病。还可将病仔猪让有免疫力的母猪代为哺乳,提高仔猪抵抗力。

六、结论

该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尤其是小猪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从日常病例中可发现冬春季节的猪多发,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所以,做好冬春季节的预防工作是防制本病的关键。

[1]陈荣兵,周明德.规模化猪场爆发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05(3):61.

[2]陆英杰,池仕红,马全春.猪传染性胃肠炎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08(1)74-75.

[3]钱晓岩.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J].吉林畜牧兽医,2013(1):34.

[4]任玲.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防治[J].黑龙江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学报,2004(1):27.

[5]林景明.猪传染性胃肠炎防治和体会[J].养殖技术顾问,2011(2):5-8.

猜你喜欢
胃肠炎传染性病猪
中兽医辨证治疗猪湿热黄疸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羊急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断》图版
轻度胃肠炎并发婴幼儿良性高热惊厥的临床观察
诚信危机具有传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