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日,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在韩国首尔正式签署。这标志着中韩双方历时多年,历经数次谈判的自贸区建设终于尘埃落定。中韩自贸协定的签署不仅有助于消除两国贸易壁垒,增强互联互通,提振双方经济;而且会对整个东亚、甚至亚太地区贸易重构、经济繁荣产生深远影响。
一、中韩自由贸易协定要点
中韩自贸区谈判自2012年5月启动至今,历时三年多时间、经过14轮谈判,双方终于在涉及贸易、服务、投资、金融、通信、影视合作、物联网等17个领域的诸多问题达成一致;此外,双方还就电子商务、政府采购、竞争政策、环境等“21世纪经贸议题”展开讨论并达成实质性共识。
中韩FTA谈判成果斐然。其中,贸易开放、投资自由化是此次谈判的亮点。就开放水平而言,此次双方将货物贸易、农副产品自由化比例大幅提高,最突出的表现是,双方协定在未来20年内,在货物贸易方面,两国将对以产品品目为准90%以上的商品撤销关税。具体约定如下:中国将对以产品品目为准91%的商品、以进口额为准85%的商品撤销关税;韩国将对以产品品目为准92%的商品、以进口额为准91%的商品撤销关税;而在立即撤销关税的商品中,以进口额为准,中国为44%,韩国为52%。在农副产品方面,两国将对以产品品目为准70%以上、以进口额为准40%的商品撤销关税。此外,大米、辣椒、大蒜、洋葱等部分调味品和蔬菜;牛肉、猪肉等肉制品;以及苹果、梨等水果,共计约610多个品目的敏感商品被列为例外产品,不享受此次关税撤销。中韩FTA的签署意味着未来9成以上的产品将正式步入零关税时代。在投资自由化方面,中韩两国承诺未来将降低本国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简化相关审批流程,为进入本国资本市场的对方企业提供互惠便利;
二、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签署的影响
中韩FTA的签署不仅对两国消除贸易壁垒,加强互联互通,进一步充实和深化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具有深远意义,而且将对整个东亚、甚至亚太地区的贸易重构、经济整合产生重要影响。协定的达成,充分展示了中韩双方作为全球经济体系的建设者和推动者所体现出的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和原则。
(一)中韩自由贸易区是目前中国在亚太地区最为重要的自由贸易区
中韩自贸区是迄今为止中国对外商谈覆盖领域最广、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的自贸区。对中韩双方而言,中韩FTA的签署开创了中韩建交23年来互利共赢的新局面,象征着中韩在经济、贸易、文化等多方面迈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韩国作为中国第三大贸易对象国,是中国商品最重要的出口地之一。中国的啤酒、日常生活用品、新鲜蔬果等在韩国颇受欢迎。中韩自贸协定签署后,这些商品在韩国的销路会进一步打开,从而拉动中国商品出口额的提升。据统计,2014年,中韩双边贸易额高达2905亿美元,超过韩美、韩日贸易额的总和。另外,中韩相互投资额超过570亿美元。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中韩FTA签署后,双边贸易及投资规模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另外,对中国居民而言,FTA的签署意味着从韩国进口商品会更加便捷,而产品的价格也更为实惠。协议显示,部分中国产水果(如芒果)及特色食品(如青岛啤酒)高达30%的进口关税将在未来15—20年内被逐步撤销;并且韩方从中国大量进口的泡菜的价格也将降低2%。韩国的汽车、重型机械、电子产品、化妆品、文具、服装等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消费者热捧的对象。而韩国的美容整形服务更是备受中国消费者青睐。未来,中国居民可在国内接受韩国整形医疗服务。同样的,喜欢韩国文化的朋友会有更多机会参与到中韩文化交流活动中,如享受韩国旅行社推出的一站式服务。与此同时,中国年轻人在体验韩国创意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启发,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加入到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对中国企业而言,关税减免将为中国企业进军韩国市场提供更多便利。协定生效后,会有更多的韩国企业来华投资,中国的劳动力可以获得更多在韩资企业就业的机会。
(二)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将对韩国经济带来积极影响
中韩FTA的实施将为近年来增速放缓的韩国经济带来诸多积极影响。中韩FTA的正式签署意味着韩国与世界三大经济体——欧盟、美国和中国全部签署FTA。据韩国政府预测,中韩FTA生效后,未来十年,韩国GDP将在现有基础上增长0.96%,同时,还将增加5.3万个就业岗位。对韩方而言,作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对象国、进口来源国、外资投资国、人员往来国,中国与韩国签署FTA实际上为韩国打开了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天然市场,为韩国诸多产业,如汽车、电子产品、服装、化妆品等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找到了方向和出口。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备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韩国对华贸易的依赖程度正逐年加深。2013年,韩国对华出口额高达1413亿美元,占韩国出口总额的26%。而韩国对华原材料的出口更是占到其出口总额的72.4%。中韩FTA协定实施后,韩国每年可获得近55亿美元的关税减免,这将成为韩国历史上享有的最大规模的减免优惠。而这些优惠将进一步加快韩企进军中国消费品市场的步伐。同时,借助中韩FTA,韩国有望成为全球FTA的枢纽,进而吸引更多跨国企业直接投资。
此外,中韩FTA将惠及韩国众多消费者。近年来,随着中国家电产品在韩国的走俏,越来越多的韩国消费者倾向于购买中国产家电产品。但8%的进口关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产家电在韩国的销售。若这部分关税得到减免,那么韩国消费者将以更低的价格购买中国产家电,并成为此项优惠的最终受益人。据不完全统计,中韩FTA的签署将为韩国消费者带来高达146亿美元的优惠规模。
(三)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有助于两国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中韩FTA协议具体内容的制定充分体现了谈判双方的高度智慧。首先,中韩FTA所规定的阶段目标和最终目标充分考虑了双方的利益均衡问题。如,在韩国最为敏感的农副产品“保卫战”中,中国放弃了对大米、牛肉等贸易品种的自由开放要求;当然,中国亦在汽车、液晶显示屏等条目上坚守了本国的核心利益。正是这样的策略使得两国在执行层面遇到的阻力大幅减少,从而在协定的执行过程中所释放的利好效果就越发明显。此外,由于中韩两国将双方较为敏感的贸易品种排除在免税范围之外,这使得两国物价不会有太大变化,两国居民的日常生活也不会受到不利影响。中韩双方的这一决定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市场开放过程中的摩擦,消除了负面影响,体现了中韩两国稳中求进、互利双赢、防范风险的合作原则。
其次,中韩FTA的签署充分体现了双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和原则,在扩大和深化双方利益汇合点的基础出发,深耕细作,主动寻求更多突破。在服务贸易市场开放方面,中方解决了韩方在视听合作、出境旅游、环境等多个领域的关注点,韩方满足了中方在物流、建筑、医疗等方面的核心要价;此外,双方承诺将对投资者和跨国公司内部往来人员给予2年期的就业和居留许可,并给予商务访客1年期多次往返签证。而对于环境保护、国有企业竞争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等中方相对落后的领域,中国政府本着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做出承诺:在协定生效后2年开始以负面清单模式开展服务贸易谈判、基于市场准入前的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模式开展投资谈判。
毫无疑问,中韩FTA的签订在给双方市场带来巨大机会的同时也引入更为激烈的竞争。市场的互联互通导致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不仅要面对来自国内同行的竞争,而且要面对来自国外同行技术、价格等多方面的竞争。而竞争的结果势必导致优胜劣汰。因此,两国企业应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应对。一方面,充分利用协定,把握时机、拓展市场、规避风险,特别要注意在协定过渡期,主动安排贸易救济条款,缓冲企业压力;另一方面要着手于根本,创新技术、提高效率、主动学习国际商贸规则,积极培养和增强企业竞争力,打造国际竞争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讲,FTA的签署有助于促进两国企业的长足发展。
中韩自贸协定签署后,双边关系有望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经贸活动的频繁势必带动两国在科技、文化、政治、外交等诸多领域展开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从当前看,中韩FTA的签署使得韩方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中方提出的区域一体化建设,如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一带一路”等。
(四)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有助于推动亚太区域经济整合
从长远看,FTA所释放的利好效应绝不仅限于中韩双方的深层合作,而是为整个东亚地区、甚至亚太区域实现广泛意义上的互联互通架起桥梁,为全球经济复兴和亚洲发展繁荣贡献力量。中韩FTA的成功落地具有鲜明的示范效应,亚太各国均可借鉴中韩FTA的模式,构建更多的双边FTA或次级范围的自贸协定,多元开放,互惠互利,实现区域内多赢共赢,共同提振和繁荣亚太经济。
中韩FTA协议的签署还将对整个东亚地区的地缘、经贸、投资乃至政治产生一系列的催化效应,或许可以令搁置许久的东亚一体化进程重启,进而重构整个东亚地区的贸易格局。一方面,中韩FTA的签署,或将为持续数年却仍未有实质性进展的中日韩FTA、亚太FTA打开新局面,为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策略的推行铺平道路。尽管东亚是世界上经贸活动最为频繁、活跃的地区之一,但在贸易、投资、物流等方面仍存在诸多如关税一类的壁垒屏障,只有突破这些屏障、冲破原产地利益偏狭,才能真正实现区域内市场的互联互通,让域内各经济体尽享大市场、大流通之便。中日韩三国可学习中韩FTA的成功经验,各方均做出一定让步,为推动三国FTA的落实努力探索可行途径。另一方面,中韩率先签下自贸协定,无疑会对日本造成很大触动。这主要是因为日韩经济结构同质化较为严重,因此日韩商品在国际贸易中竞争较为激烈,而中国作为全球消费大国,是日韩在亚洲市场中最大的商品输出国,是日韩商品主要的倾销和争夺区域。而中韩自贸协定的签署将给日企开拓中国市场带来更多限制和挑战。这势必会促使日本重新考虑中日经贸合作关系。
除此之外,中韩FTA的签署有助于中国积极应对美国主导的TPP带来的消极影响。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美国越发担心其经济霸主地位受到挑战,而TPP则是美国用来维护其在亚太地区战略利益、削弱中国在亚太地区影响力的重要安排。在TPP所涵盖的大国中,除了日本和澳大利亚,便是韩国。而此次中韩FTA的签署使得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在韩国设立企业等措施曲线享受TPP协议的好处,使得美国试图通过TPP来削弱中国在东亚地区经济影响力的目的落空。对韩国而言,积极参加中国的贸易安排似乎超出美国的预计,在后续进程中也需要防止美国对韩国施加压力,对中韩自由贸易区的签署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
三、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引发的思考
中韩自贸协定是迄今为止中韩两国签署的最易落地的自贸协定。其突出表现在:协定具体规定了双方区域合作的内容和模式,通过设立中韩产业园,充分发挥自贸区的示范和引领效应。另外,为使协定尽快生效,两国还设立了专门的开放平台,如境外加工区委员会,为在工业园区加工的产品享受原产地待遇提供方便;另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对韩国建筑企业提供了特定的优惠措施,如不受外资持股比例限制等,以上均体现了两国政府务实合作的精神,为日后双方更高水平自贸区的建设打下牢固基础。
当前,国际贸易增速下降,国际直接投资跌宕前行,中韩自贸协定的签署对拉动两国经济增长,促进贸易、投资及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来中韩自贸区必将成为带动双方贸易和投资增长的新引擎。中国应借助这一契机,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如:中国山东邻近韩国,青岛、威海等沿海城市应充分发挥“地利”优势,借助中韩自贸协定的“天时”,积极创造“人和”条件,即主动把握机遇、利用协定相关条款,维护企业利益,降低出口成本,多方寻求经贸合作机会,努力提升区域竞争力及国际化水平。同时,中韩双方应持续深化现有双边产业合作,带动区域开放和发展。
另外,中韩自贸协定为进一步促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实现东亚经济共同体、亚太自贸区建设起具体示范作用。在这一系列进程中,中国的经济实力及其国际影响力将会得到显著提升。而中国倡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一带一路”,也将引起亚洲诸多发展中国家和中坚国家的关注。中国在实现这些蓝图的过程中,要与周边国家分享经济改革发展红利。与此同时,中国高度负责的精神和至诚的合作态度也会让周边国家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是建立在吸收邻国经济红利的基础上,而是不断地为周边国家创造“共同发展的机会”。未来,中国应努力与邻国寻求突破,构建更加坚实可靠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参考文献:
[1]张建肖.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困难与应对[J].国际经济合作,2013(4)
[2]赵晋平.加快推进我国自贸区战略的思考与建议[J].南开学报,2015(5)
[3]汤婧.中韩自贸区的未来趋势:化解困境、开拓发展[J].国际经济合作,2014(4)
(孙冉,1985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中国工商银行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