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
据《新京报》报道,记者体验一些政府APP,发现有的仅有几十次下载量,有的长达2年不更新,有的下载困难、便民信息不足。这些问题,使一些政府APP成为实际应用中的“僵尸APP”。
面对席卷而来的互联网浪潮,政府部门的步伐显然有些踉踉跄跄,跟不上形势。首先是思想跟不上。虎头蛇尾的政府APP,说明它们的产生更多的是跟潮流、赶时髦,它们的功能更多的是秀政绩、争面子,而没有意识到,利用互联网思维开展政务服务,将成为信息时代的新常态。其次是能力跟不上。开发了产品,在如何运营上却束手无策,在日常维护和及时更新上无能为力,使它们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再次是保障跟不上。开发一款APP,需要费用,但若要及时迭代更新,且运营得比较完善,则需要投入更多的费用,且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日常维护和信息发布。对于一些地方或部门来说,花更多的代价来保障它们更好地运营,缺乏足够的动力,也缺少必要的约束。
互联网思维无法回避,也不可辜负。要让众多的僵尸APP、僵尸官微、官网复活,政府部门必须以责无旁贷的担当精神,主动适应信息时代的新常态,引领政务服务升级的新潮流,从根源上清除病灶,优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