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美花
中图分类号:S814.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15)03-0054-02
1 孵化计划的制定
根据孵化出雏机的容量、种蛋来源、雏禽销售合同等具体情况制定孵化计划。如孵化出雏机容量大,种蛋来源有保证,雏禽销售合同集中而量大,可采用整批入孵的变温孵化法;反之,可采用分批上蛋的变温孵化法。在制定孵化计划时,尽量把费时的工作(上蛋、照蛋、落盘、出雏)错开安排,不要集中在一起进行。
2 操作人员培训
现代孵化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很高,有关技术参数设定后就可以自动控制。但是,孵化过程中各种问题都可能出现,要求孵化人员不仅能够熟练掌握码盘、入孵、照蛋、落盘等具体操作技术,还要了解不同孵化时期胚胎发育的特征和孵化条件的调整技术。
3 孵化室的准备
孵化前对孵化室要做好准备工作。孵化室内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适宜的温度。一般孵化室的温度要求为22~26℃,湿度60%~65%。为保持这样的温、湿度,孵化室应严密、保温良好。如为开放式的孵化室,窗子也要小而高一些,孵化室天棚距地面约4m以上,以便保持室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孵化室应有专用的通风孔或风机。现代孵化场一般都有两套通风系统,孵化机排出的空气经过上方的排气管道直接排出室外,孵化室另有正压通风系统,将室外的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如此可防止从孵化机排出的污浊空气再循环进入孵化机内。孵化机要离开热源,并避免日光直射,孵化室的地面要坚固平坦,便于冲洗。
4 孵化器的检修
孵化人员应熟悉掌握孵化机的各种性能。孵化开始前要清扫孵化室和孵化器,检修供电线路以保证用电安全;断开电源总闸后冲洗孵化室的墙壁、地面、下水道。种蛋入孵前,要对孵化器的内外壁、蛋架车和蛋盘进行冲洗或擦拭;要全面检查孵化机各部分配件是否完整无缺,箱体密闭性能是否良好,各部位螺丝是否松动,有无异常声响;蛋架车有无变形和松动或蛋架翻转是否灵活,蛋盘有无变形和破裂;通风运行时,整机是否平稳;孵化机内的供温、鼓风部件及各种指示灯是否都正常;特别是检查控温系统和报警系统是否灵敏。一切检修、检查结束后打开电源让孵化设备运行并在运行过程中注意观察,待孵化机运转1~2d,未发现异常情况,方可入孵。
5 孵化温度表的校验
所有的温度表在入孵前要进行校验,因为在孵化过程中稍许的温差就可能导致孵化效果的明显下降。温度计的校验方法是:将孵化温度表与标准温度表水银球一起放到38℃左右的温水中,观察它们之间的温差。温差太大的孵化温度表不能使用,温差小的可以进行标记;没有标准温度表时可用体温表代替。
6 孵化机内温差的测试
孵化机内各处温差的大小直接影响孵化成绩的好坏,在使用前一定要弄清该机内各个不同部位的温差情况。方法是在机内的蛋架装满空的蛋盘,用校对过的体温表固定在蛋架车的上、中、下,左、右,前、后部位,然后将蛋架翻向一边,通电使加热系统和风机正常运转,机内温度控制在37.8℃左右,当机内温度稳定半小时后,取出温度表,记录各点的温度;将温度计的水银柱甩到36℃以下后再固定在原来位置,将蛋架翻转至另一边去,如此反复各两次,就能基本弄清孵化机内的温差及其与翻蛋状态间的关系。
7 孵化室、孵化器、摊床的消毒
为了保证雏禽不受疾病感染,孵化室的地面、墙壁、天棚均应彻底消毒。孵化室墙壁的建造要能经得起高压冲洗消毒。孵化室每天应用清水冲洗一次,地面每2~3d用消毒药喷洒一次。每批种蛋在孵化前必须对机内进行清洗,并用福尔马林熏蒸,也可用药液喷雾消毒。每次落盘或出雏后必须对孵化器、出雏器、蛋架车、蛋盘进行清理和消毒。
8 入孵前种蛋预热
种蛋预热能使静止的胚胎有一个缓慢的“苏醒适应”过程,这样可减少突然高温造成死胚偏多,预热方法是:在25℃的环境中放置6~10h。
9 码盘入孵
将种蛋大头向上斜放或平放(鹅蛋)在孵化盘上称为码盘,在码盘的同时应挑出破蛋。
整批孵化时,将装有种蛋的孵化盘插入孵化蛋架车推入孵化器内。分批孵化时,装新蛋与老蛋的孵化盘应交错放置,注意保持孵化架的平衡。为防不同批次种蛋混淆,应在孵化盘上贴上标签。对于来自不同群体的种蛋最后放在不同的蛋盘内,或者放在不同的孵化器内进行孵化。对于来自于同一群体的种蛋,最后按照蛋重大小进行分级后入孵,蛋重大小相似的放在一起孵化。
10 种蛋消毒
种蛋入孵前后1h内应熏蒸消毒一次或用消毒药水浸泡消毒一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