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洁
中图分类号:S814.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15)03-0013-03
1 温度的观察与调节
孵化机的温度调节旋钮在种蛋入孵前已经调好并定温,在采用恒温孵化的时候,如果没有什么异常情况出现不要轻易扭动。采用变温孵化,要由专业技术人员在规定时间进行调整。
一般要求每隔1~2h检查箱温一遍并记录一次温度。判断孵化温度适宜与否,除观察门表温度外,还应结合照蛋,观察胚胎发育状况。观察温度要注意加热指示灯是否长时间亮,如果加热指示灯连续亮的时间超过10min则要检查电热丝是否有损坏。
2 湿度的观察与调节
孵化器湿度的提供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非自动调湿,靠孵化器底部水盘内水分的蒸发。对这种供湿方式,要每天向水盘内加水;另一种是自动调湿的,靠加湿器提供湿度,这要注意水质,水应经过滤或软化后使用,以免堵塞喷头。湿球温度计的纱布在水中易因钙盐作用而变硬或者沾染灰尘或绒毛,影响水分蒸发,应经常清洗或更换。
3 翻蛋
在孵化过程中必须定时翻蛋。孵化鸭、鹅蛋的翻蛋角度比鸡大。根据不同机器的性能和翻蛋角度的大小决定翻蛋的间隔时间。温差小、翻蛋角度大的孵化机可每2h翻蛋一次;反之,应每小时翻蛋一次。手工翻蛋的,动作要轻、平稳,每次翻蛋时要留意观察蛋架是否平稳。发现异常的声响和蛋架抖动都要立即停止翻蛋,待查明原因、故障排除后再行翻蛋。
自动化高的孵化机,翻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全自动翻蛋,每隔1h或2h自动翻蛋一次;另一种是半自动翻蛋,需要按动左、右翻蛋按钮键完成翻蛋全过程。在生产实践中,为了结合观察记录孵化温度,及时了解孵化器是否运转正常,往往采用定时半自动翻蛋。
4 通风
整批孵化的前3d(尤其是冬季),进出气口可不打开,随着胚龄的增加,逐渐打开进出气孔,出雏期间进出气孔全部打开。分批孵化,孵化器的进出气孔可打开1/3~2/3,出雏器进出气孔全部打开。鸭、鹅蛋在孵化中后期,脂肪代谢比鸡强,所以应特别重视通风换气。
夏天外界温度高,孵化室内的温度常常超过28℃,甚至超过30℃。在这种情况下孵化器和出雏器的进出风口都要全部打开,而且这个期间很容易出现机内超温现象,如果发现有超温报警现象就需要注意把机门打开一些,让机内热量散发出来。
5 照蛋
气温较低的季节,在照蛋之前应先提高孵化室温度,使室温达到25℃左右,以免在照蛋过程中胚胎受凉。照蛋时要把窗帘拉上进行遮光,以便于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观察。照蛋要稳、准、快,从蛋架车取下和放上蛋盘时动作要慢、轻,放上的蛋盘一定要卡牢,防止翻蛋时蛋盘脱落。照蛋台是用于放置蛋盘用的,形状与桌子相似,高度约1m,宽度是蛋盘宽度的2倍,长度为蛋盘长度的2~2.5倍。
照蛋方法: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是照蛋灯,需要照蛋时先将孵化器的蛋架调整到水平状态,抽取蛋盘摆放在照蛋台上,迅速而准确地用照蛋器按顺序进行照检,并将无精蛋、死胚蛋、破蛋捡出,空位用好胚蛋填补或拼盘。抽、放蛋盘时,有意识地上下左右对调蛋盘,因任何孵化机,上下左右存在温差是难免的。整批蛋照完后对被照出的蛋进行一次复查,防止误判。同时检查有否遗漏该照的蛋盘。最后记录无精蛋、死精蛋及破蛋数,登记入表,计算种蛋的受精率和头照的死胚率。
另外,有一种照蛋设备称为照蛋箱,当蛋盘放在箱口时压迫微型开关,箱内灯泡打开,而蛋的锐端与箱口的带孔板相对应,光线不外泄。照蛋者能够看清全盘蛋的情况,效率很高,破蛋也少。
6 晾蛋
鸭、鹅蛋在孵化的中后期必须晾蛋,否则将会严重危及胚胎的安全。判断是否晾蛋,除胚龄外还要观察红灯亮(加热)、绿灯亮(断电停止加热)的时间长短及门表温度显示。若绿灯长时间发亮,门表显示温度超出孵化温度,说明胚蛋出现超温现象,应及时打开机门,或把蛋架车从机内拉出晾蛋。鸭蛋孵化在13~25d,鹅蛋孵化在13~28d,每天早晚关闭热源并让风扇继续运转,打开机门一次,当机内温度降到35℃,再关闭机门重新启动电源。室温低于19℃时,鸭蛋在20d以前、鹅蛋在22d以前不必晾蛋。鸭蛋在15~25d,鹅蛋在18~28d要同时进行晾蛋与喷水,一般每天晾蛋及喷水各4次,喷水方法:抽出蛋盘,稍晾一会,在蛋面上喷洒37℃温水。
夏天孵化鸭蛋更需要注意晾蛋,孵化中后期每天晾蛋的时间会更长,甚至在中午前后几个小时内都需要把加热电源关闭,或把机门打开一些。
7 落盘
鸭胚发育至25~26d、鹅胚发育至27~28d、番鸭胚发育至30~31d时,把胚蛋从孵化器的孵化盘移到出雏器的出雏盘的过程叫落盘(或移盘)。也有人认为具体落盘时间应根据二照的结果来确定,当蛋中有1%开始出现“打嘴”,即可落盘。
在低温季节,落盘前应提高室温至25℃左右,以防止落盘过程中胚胎受凉。落盘的动作要轻、快、稳。落盘后最上层的出雏盘要加盖网罩,以防雏禽出壳后窜出,掉到风机叶片上被打死或落在水盘内淹死。对于分批孵化的种蛋,落盘时不要混淆不同批次的种蛋。
落盘前,要调好出雏器的温、湿度及进、排气孔。出雏器的环境要求是高湿、低温、通风好、黑暗、安静。
目前我国孵化水禽蛋采用机、摊结合孵化的很多。一般二照前机孵,二照后(鸭14d、鹅16d)上摊,把种蛋先放平于上层摊床,放两层(因为上层温度高,胚胎此时自温较低又需高温),在10~12h,温度上升到37~38℃再平放1层(由两层变为1层),靠摊床上棉被的层数、厚薄来调温,每天进行倒蛋3次(每8h一次):中间蛋与边缘蛋对倒,到出雏前1~2d,只将边蛋调到中心位置,不进行倒蛋。倒蛋的同时晾蛋,出雏前5d左右由上摊移至下摊(此时种蛋自温已较高,发育不需高温,同时在下摊也便于出雏时操作)。摊孵温度全凭工作经验、胚龄、气候(摊房温度要求28~32℃)适当调整。endprint
8 出雏与记录
胚胎发育正常的情况下,落盘时就有个别破壳的,鸭蛋孵化的第26d、鹅蛋孵化的第29d半、番鸭蛋孵化的32~33d就陆续开始出雏,一般鸭27d、鹅30d、番鸭33~34d就大量出壳。
拣雏时要轻、快,尽量避免碰破胚蛋。为缩短出雏时间,可将绒毛已干、脐部收缩良好的雏迅速拣出,再将空蛋壳拣出,以防蛋壳套在其它胚蛋上引起闷死。对于脐部突出呈鲜红光亮,绒毛未干的弱雏应暂时留在出雏盘内待下次再拣。到出雏后期,应将已破壳的胚蛋并盘,并放在出雏器上部,以促使弱胚尽快出雏。在拣雏时,对于前后开门的出雏器,不要同时打开前后机门,以免出雏器内的温、湿度下降过大而影响出雏。
每次拣出的雏鸭、雏鹅要分开放置,并进行标记。对于出壳时间相差超过6h的雏禽尽量不要混合出售,以免影响育雏效果。
在出雏后期,可把内膜已枯黄或外露绒毛已干,雏禽在壳内无力挣扎的胚蛋,轻轻剥开,分开粘连的壳膜,把头轻轻拉出壳外,令其自己挣扎破壳。若发现壳膜发白或有红的血管,应立即停止人工助产。
每次孵化应将入孵日期、品种、种蛋数量与来源、照蛋情况记录表内,出雏后,统计出雏数、健雏数、死胎蛋数,并计算种蛋的孵化率、健雏率。及时总结孵化的经验教训。
9 清扫消毒
出完雏后,抽出出雏盘、水盘,捡出蛋壳,彻底打扫出雏器内的绒毛污物和碎蛋壳,再用蘸有消毒水的抹布或拖把对出雏器底板、四壁清洗消毒。出雏盘和水盘要洗净、消毒、晒干,干湿球温度计的湿球纱布及湿度计的水槽要彻底清洗,纱布最好更换。全部打扫、清洗彻底后,再把出雏用具全部放入出雏器内,熏蒸消毒备用。
10 停电时的措施
使用现代孵化设备的孵化场最好自备发电机,遇到停电立即发电,并与电业部门保持联系,以便及时得到通知,做好停电前的准备工作。没有电力的稳定供应是无法保证孵化效果的。
没有条件安装发电机的孵化场最好使用煤电两用孵化设备,遇到停电的有效办法是提高孵化、出雏室的温度。停电后采取何种措施,取决于停电时间的长短和胚蛋的胚龄及孵化、出雏室温度的高低。原则是胚蛋处于孵化前期以保温为主,后期以散热为主。若停电时间较长,将室温尽可能升到33℃以上,敞开机门,半小时翻蛋一次;若停电时间不超过1d,将室温升到27~30℃,胚龄在11~13d前不必打开机门只要每小时翻蛋一次,每半小时手摇风扇轮15~20min。胚龄处于孵化中后期或在出雏期间,要防止胚胎自温,热量扩散不掉而烧死胚胎,所以要打开机门,上下蛋盘对调或拉出蛋架车甚至向胚蛋喷洒温水。若停电时间不长,冬季只需提升室温,若是夏季不必生火加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