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晨
8月10日,阿里巴巴集团与苏宁云商集团共同宣布达成全面战略合作。根据协议,阿里巴巴集团将投资283.4亿元人民币参与苏宁云商的非公开发行,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9.99%,成为苏宁云商的第二大股东。与此同时,苏宁云商将以140亿元人民币认购阿里巴巴新发行股份,未来双方将展开全面合作。
昔日的竞争对手变成朋友,成就了中国零售业史上最大手笔的联姻。此次合作,在业界掀起一番波澜,它不仅将影响到双方的股价,还有可能改写中国电商、零售业双格局,被视为落实国家“互联网+”战略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阿里苏宁联姻
所谓二者“闪婚”之说是不成立的。因为,不管是阿里投资苏宁,还是早先京东投资永辉,凡涉及到如此大规模融资的举措,都是蓄谋已久要经过至少几个月接触和评估才会达成共识。
在当天上午举行的首届“互联网+零售”紫金峰会场现,苏宁云商董事长张近东第一次把苏宁比喻为高速公路,充分对外释放了苏宁更加开放共享和无限连接的信号,以及传统企业面临的“互联网焦虑症”的突破口。
苏宁云商发布公告,将以15.23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不超过1926671924股,发行对象为阿里旗下淘宝(中国)软件和安信-苏宁2号。公告称,本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六大类项目:物流平台建设、苏宁易购云店发展、互联网金融项目、IT项目、偿还银行贷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不仅是阿里巴巴成为苏宁云商的第二大股东,双方将交叉持股。据阿里巴巴的公告显示,苏宁云商将以140亿元人民币认购不超过2780万股的阿里巴巴新发行股份。
从财报数据来看,今年第一季度,苏宁易购自营销售收入58.97亿元,开放平台实现商品交易规模为11.77亿元,与京东的509亿和369亿的同组数据相比相差悬殊。苏宁选择阿里巴巴,是看中了阿里巴巴强大的互联网用户和入口,以及阿里巴巴的大数据、支付应用和云计算能力,有了阿里的支持,苏宁的O2O才真的能做到脱离纸上谈兵的窘境。分析师认为,对于苏宁来说,最大的收益来自于流量。“这种合作类似于小米和天猫的合作,对于苏宁来说,在天猫平台,既可以保持自己品牌的独立性,又可以与阿里巴巴进行一定的流量互换。”
对于阿里巴巴,其看中的是苏宁云商的线下实力,利用苏宁线下丰富的资源与阿里巴巴强大的线上体系实现对接。阿里巴巴方面表示,苏宁的3C家电品类将与天猫电器城结盟;苏宁的线下配送安装服务体系将为菜鸟合作伙伴,服务所有淘宝、天猫消费者和商家等。易观智库分析师卓赛君表示,通过合作,苏宁可以帮助阿里巴巴加速渠道下沉,深化品牌影响力,获得完善的物流与门店展厅资源,同时建立起在传统3C家电领域供应商与客户群之间的影响力,获取更多话语权。
据了解,签署战略协议后的阿里巴巴和苏宁云商,将携手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金融支付等先进手段打造O2O移动应用产品,创新O2O运营模式。
创新O2O运营模式
业界把O2O分为线上和线下,线上优势,掌控着线上流量,但囿于流量经济,模式较轻,难以操控线下;线下优势,把持物流、商业等实体资源,但不如线上灵活。从中远期来看,O2O将成为阿里巴巴与苏宁合作的“破局”之道。
阿里巴巴“携手”苏宁,将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创新O2O运营模式:即双方将尝试打通线上线下渠道,苏宁云商辐射全国的1600多家线下门店、5000个售后服务网点以及下沉到四五线城市的服务站将与阿里巴巴强大的线上体系实现无缝对接,实现二者的互补与融合。苏宁云商集团董事长张近东也表达了对这一模式的期待,他说:“在扩大线上的同时,苏宁也要同时升级线下,并借助阿里的大数据,推动定制时代的到来,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升级的发展。”苏宁云商副董事长孙为民也表示,“我们一致认为,大家可以优势互补,一起探索O2O的标杆和典范,力求能够为中国的消费者做一些事情。”
今年上半年,苏宁云商的互联网零售已进入收获阶段。创新的云店模式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同,可比门店同比增长8.92%。苏宁的供应链和物流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仓储面积达到500万平方米,在中国90%的城市实现次日达。截至目前,苏宁物流还拥有452万平方米仓储面积,8个航空枢纽、12个自动化分拣中心、49个区域物流中心,660个城市配送中心、10000个快递点,未来苏宁物流将成为菜鸟网络的合作伙伴,合作后的物流几乎覆盖全国所有2800个区县,服务阿里巴巴和苏宁,未来亦有望向第三方开放。
官方数据显示,2000-201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541.50%,年复合增长率12.82%。中国网购交易规模在2009-2013年期间的复合增速达65%,远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的增长水平,数据已充分说明,这个市场的活力性和开放性。O2O等线上与线下资源整合模式将影响我国零售业业态融合速率,加速中国零售产业的全产业链与全渠道的打通,从而推进零售业互联网化进程,电子商务将无处不在。
国泰君安分析团队认为,互联网的价值取决于其中的节点数和网络节点之间的距离。据双方打造创新的O2O运营模式这一设想如顺利落地,将同时增加网络的节点数、降低网络的距离,从而大幅提升阿里、苏宁电商网络的价值。
同时O2O明确成为痛点与热点,线上电商巨头的战场渐渐转向线下实体的落地或合作。线下端主要强调两张网络,一是门店网:任何商业形态几乎均可以与网络企业形成O2O合作;二是物流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对电商体验影响极大,但其是一项重资产、低收益的投资。顺丰投资开“嘿客”、京东入股永辉、阿里与苏宁进行换股等事件均反映了电商企业对线下两张网络的重视。电商行业将从此前的流量红利进入新的存量博弈阶段。线上电商与线下实体企业之间的深层次合作(如换股、收购、战略合作等)有望增加,藉此实现双赢。线上有望实现对线下企业门店实现价值重塑,而线下具有独特卡位价值的企业入口价值凸显。
打破场景限制享受新的购物体验
苏宁云商和阿里巴巴的合作,对于消费者而言,将打破场景限制、优化消费路径、提升配送效率、完善售后服务,这一系列变革,将更好地服务于用户,提升消费体验。对于双方来说,这一合作改变的不仅仅是零售平台,还将形成更加丰富的商业生态,以数字时代新商业的全新面貌实现合作共赢。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表示,通过双方的优势互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能够获得前所未有的购物体验,既能享受到网上购物的便利和乐趣,也能获得实体店的体验与服务,“鱼翅与熊掌”皆可兼得。
对消费者,不但在线上平台可有众多商品提供选择,还可以到线下实体店进行亲身体验。下单后,消费者不用排队,方便付款,还能享受零利率分期等各种消费金融服务。在商品配送O2O环节,菜鸟物流配合苏宁自有配送体系,利用阿里巴巴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优势,智能化定制最佳的配送方案,商品在最快两小时之内就会送达。上门安装、维修、退换等售后服务也将变得便利。依托苏宁遍布全国多家门店等实体资源,消费者购物,无论是通过线上还是线下,都可以就近获得售后服务。
而对于平台商户、供应商而言,通过全球化平台的打造及信息技术的推动,也同样实现供应链上的伙伴共赢,促进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目的的整个生产制造业的转型。
张勇说:“日后,商业不会因为市场竞争有新旧之分,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商不电,无电不商,是传统经济与新经济的相互拥抱,这就是互“联网+”,这也是“+互联网”。张近东表示:“阿里志在全球,苏宁也已经在海外落地。我们今天开创的合作模式在全球范围来讲也是领先的,一旦我们在中国成功实践,也将可以进行全球复制,从而把“互联网+”的模式带向全球、助推中国品牌畅销全球。”
大佬们的博弈
如今,互联网已经进入到逐鹿中原的新业态。先有京东入股永辉超市,今有阿里携手苏宁,同样在布局O2O的另两家互联网巨头百度、腾讯也一定不会无动于衷 ,唱独角戏的国美也很难再单打独斗下去。将来很可能引发互联网企业+传统企业的合作并购潮。围绕着阿里和苏宁的合作,会有多个利益方在经受不同的博弈。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京东。
京东能够从国美苏宁对家电渠道市场近乎垄断的竞争格局中杀出一条血路,其核心在于,京东走了一条不同于国美、苏宁的路,而且这条路被证明是贴近互联网模式,并赢得投资人尊重。从投资人和资本市场角度来看,阿里巴巴集团与京东商城的市值差距正在不断缩小。2015年年初时,京东市值仅为阿里巴巴集团的13%,而近期一度上升至超过22%的水平。而作为本次交易的另一方,从传统零售商转型电商平台,苏宁云商一直遭遇来自阿里、京东等的竞争压力。在这一过程之中,苏宁云商尽管进行了多种尝试,但商品经营业绩却不尽人意,从2013年第三季度开始,苏宁云商商品经营开始出现亏损,截至2015年半年报才初次转亏为盈。
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市场份额排名,阿里天猫以60%的优势占据第一位,京东以两成的占有率位居第二。而京东去年收入为1150亿元,超过了苏宁线上线下1091.16亿元的总和,这些都给苏宁带来危机感和紧迫感。电商市场上的老大、老三合体,是为了应对O2O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还是为了对抗京东商城?看来两者兼而有之。业内人士分析,阿里此次入股苏宁,表明京东正被其视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对手,此举意在加强对京东的牵制。京东作为阿里的竞争对手,其核心业务为家电板块。而苏宁则是以家电起家,阿里与苏宁整合,受到冲击最大的无疑将是京东。
早前阿里巴巴宣布全面进军商超领域,冲锋“网上超市”这一新兴电商领域。阿里在全国范围内分阶段力推旗下天猫超市,首期向北京地区消费者补贴10亿元。戏剧性的变化是随后京东宣布斥资43亿元,战略入股永辉超市,试图发力生鲜O2O,与其到家业务相呼应,抓住线下生鲜是高频低毛利品类,但是其粘性大、消费人群广的特点,同时也弥补了这是京东3C家电品类之外的不足。永辉超市作为传统大型商超,经营商品类目繁多,京东与永辉合作,很明显意在抗衡阿里的天猫超市。现在,阿里再次出手,与苏宁达成战略合作,无疑将线上巨头的线下竞争拉高到一个新的层级。而阿里联手苏宁,其实最直接的冲击就是京东3C家电品类。《巴伦周刊》也报道称,阿里巴巴投资苏宁将直接威胁京东的核心业务。京东将如何回招,市场各方拭目以待。
而万达、腾讯、百度等大佬们在零售O2O业务上也都各有打算。在去年此时,万达、腾讯、百度联手成立注册资金50亿元的万达电商公司,并宣称计划5年投资200亿,打造全球最大O2O电商公司。今年7月底,飞凡网落地,与之对应的是阿里“喵街”。可以看出,飞凡走的是基于万达广场线下零售场景的增值服务型O2O模式,将线下购物中心与线上会员系统打通,打建“一站式”购物、娱乐消费生态。
随后腾讯又与恒大联手,打造“物联网智慧化”社区。不同于阿里和万达,腾讯另辟蹊径,抓住了工作娱乐之外粘性最强的生活社区,借助恒大线下资源,扫清物业阻碍,打造O2O社区业务。
与此同时,传统零售商们并未坐以待毙,如大润发、步步高早在2013年时就试图向线上转型,分别推出飞牛网、云猴网,如今他们也在高呼O2O。
以上可以看出,虽然电商与实体联手发力点有所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电商产业及零售业更广泛的激烈竞争已经开始。
另一种声音
对于此次合作,到底是“造势”还是“动真格”的大家各执一词。看好的有很多,但我们也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对于国内互联网企业这种合纵连横式的布局,能否算得上创新仍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博客之父方兴东谈及此事认为,这是一种土豪式的抱团取暖,既没有技术含量,也谈不上商业模式的创新,无助于创业创新生态的改善。他觉得这是互联网领域中国式平庸化、传统化的最新挺进。对创新无益、对产业无益,对彼此双方最终也无益。“Uber式的颠覆性创新是这些越来越守成的巨头们相对立的价值观和逐渐丧失的能力。”“时间将证明,逆创新而动的举措,用力越猛,代价越大”,他直言。
阿里与苏宁合作,未来摆在双方面前的难题依然不少。苏宁在线下经营了几十年的资产,能否和阿里打通、多久能完成整合、谁来主导?对于苏宁来说,本质上等于是阿里给了苏宁143亿,苏宁并没有资本上的付出就完成了换股,拿了阿里这么多真金白银,并且背靠这棵大树,未来要改变甚至妥协的地方,有可能会很多。短期内,两者的协同效应未必能够迅速体现出来,需要长时间的验证。
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从相互看轻摩擦到携手合作,经历过后他们好像意识到了彼此所擅长的,并希望在摸索中找好自己的定位。诚如马云所说:“十几年间,电子商务迅速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未来三十年,电子商务必将从大到小,从有到无。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不能追求做一家赚钱的大公司,垄断的心态将会丧失历史给与我们这代人的机遇。基于互联网‘开放,透明,分享,利他的精神,我们必须参与和推动新的商业服务,新的商业合作,新的商业生态,打造未来社会的经济基础设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长江后浪推前浪,才能确保创造创新创意无处无时不在”。
从市场的角度看,中国的互联网+战略要想真正落地,必须要有足够的推动力,资本联姻也好,角逐也罢,有了这样一个主要推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才会逐渐自我加速,带动整个“互联网+”战略的大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