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旅游职业教育致敬:旅游产业发展基石、职业教育改革先锋

2015-09-13 02:50石培华
旅游世界·旅游发展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旅游业职业院校职业

石培华

当前旅游人才领域障碍是旅游产业持续发展最大的瓶颈,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最深层次的问题是旅游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流动性大、质量较低等。旅游职业教育作为中国旅游发展基石,我们有理由向旅游职业教育致敬,我国旅游职业教育支撑了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是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基础保障。分析我国旅游教育和就业结构,就会发现实际是处于最弱势低端的旅游职业教育支撑了我国旅游产业发展。

为促进旅游职业教育发展亟待深刻观念革命,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是非常艰难的,能取得如此良好的成就实属难能可贵。我国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深层次的观念制约和现实的尴尬挑战。在传统的文化观念中,很多人不愿做服务行业,众多消费者没有很好的树立服务有价值、真正尊重服务的观念,而且旅游职业教育面临收入低、职业声望低的困境。

一、推进五个先行突破

旅游职业教育有优势和条件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先行先试,建议将旅游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先行示范产业,可以重点在五个方面先行突破。

(一)在集团化发展方面先行突破

发挥旅游产业发展快、投资吸引力强等优势,在推进旅游职业教育在市场化、集团化发展方面突破。在探索多元化旅游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合作联盟、整合区域旅游职业教育资源、深化合作层次、提升合作水平等方面突破。创新学校管理体制,建立校企合作多元协调机制和职教集团理事会、董事会议事和决策机制。

率先加快实施校企联盟推进计划。以国家级示范旅游职业院校和全国旅游人才开发示范试点企业为龙头,联合相关中高职院校、旅游企业和行业组织,推动组建一批国家级示范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加快集团内部实行中高职一体化联合培养,在资源共享、学分互认、教师互聘,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等方面深入探索、改革创新,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探索在重点骨干旅游企业建设国家级示范行业实习基地,构建接受教师、学生校外实践的常态化机制和有效管理模式,探索教师、学生实习实践与企业经营发展有机结合。

(二)在国际化发展方面先行突破

随着我国入境旅游、出境旅游都分别超过1亿人次,我国旅游的国际交流和旅游外交功能日益凸显,旅游全方位国际合作进入全新阶段。国家实施“一带一路”等战略,更为旅游业及旅游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创造了广阔前景和前所未有的大平台。迫切需要加快推进旅游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大力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先进办学理念,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先进课程标准和培养模式,加强本土转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不断丰富国际化办学模式,创新合作办学机制,拓宽合作领域,拓展海外实习实训渠道。支持示范职业院校开办国际化专业,招收留学生,提高旅游职业教育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在国际化方面先行突破。

(三)在信息化发展方面先行突破

旅游业与信息化技术天然耦合,旅游职业教育与信息化天然有机结合。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旅游职业教育,大力推进旅游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工程。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提高信息化水平:一是加快建设网络旅游培训平台、网络旅游大学;二是旅游职业院校提高信息化水平,国家和各级政府应开展旅游职业教育信息化专项工程。

(四)在社会化发展方面先行突破

旅游职业教育还应当加快社会化发展,推进旅游职业教育发展,不仅包括在校教育,应将从业人员素质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国民旅游素质教育等纳入其中。应加强职业培训体系建设,形成真正的大职业教育。需要建立行业自律管理、企业主体实施、院校和社会广泛参与的旅游职业培训体系,大力开展远程、网络培训。引导企业提高岗位培训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为员工提供在职学习、提升学历、提高专业技能的多种渠道和机会。应推动重点骨干企业建设培训学院,加强与旅游职业院校培训合作。以行业组织为管理机构,以大型企业和职业院校为实施主体,面向行业全体一线从业人员,建立旅游职业行业培训认证制度,对旅游业各职业依据从业年限、技能水平、岗位级别等划分培训等级,制定培训标准,大力开展旅游职业行业培训认证。加强对培训认证的监督检查,确保培训质量。将行业培训证书纳入职业院校师生“双证书”体系,发挥培训标准在职业院校专业教学、师生顶岗实践中的引导作用。

(五)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方面先行突破

旅游职业教育还应成为推进大众创新和万众创业的摇篮。旅游业是特别适合大众创新、万众创新的典型行业。应该引导旅游职业院校增强产业创新意识,培育产业创新文化,强化产业研发功能,提升办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培育20个产业研发中心,构建面向区域开放,集实习实训、产业研发、职业技能鉴定、企业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平台和产业服务平台,培育各类产业创新研发项目。

扶持大众创新和万众创业,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学生产业创新意识,积极开展校产合作研发,增进学生参与产业创新的机会。加强就业创业辅导,建立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培育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发挥学生社团在增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支持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项目。

二、关注夯实六个基石

推进旅游职业教育发展,我们迫切需要更加关注关爱旅游职业教育主体建设,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石。

(一)旅游职业院校的建设

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是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的主体,建议实施示范院校建设计划。根据发展需要,在以旅游类专业为主体专业,以旅游职业教育为主要教育特色的职业院校中,可以重点支持建设10所国家级示范旅游职业院校和100个国家级示范旅游专业,发挥改革创新和引领带动作用。国家在扩大办学规模、增加一般和专项经费投入、专业、课程、师资建设、教学研究及相关改革示范项目中予以重点支持。

(二)职业院校教师的培养

高水平、称职的教师是职业教育的关键,与普通高校教师不同,职业旅游教育教师要求“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要求既要有理论水平更要有实践经验和实操能力。因此,旅游职业教育特别需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endprint

为此,需要大力推进专业教师培养计划。可以组织实施专业骨干教师培养“百千万”工程,重点培养一百名专业名师,培养一千名专业骨干教师,组织开展一万名青年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通过专项培训、选派进修、校际交流、企业实践、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着力培养一批基础理论扎实、教学能力突出、真正懂得产业实践的旅游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骨干。鼓励职业院校聘请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等担任兼职教师。由教育管理部门联合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出台鼓励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到院校任课的相关政策。建立“技能名师”和“企业专业教师库”。

为此,需要推进建立专业课教师定期到旅游企业顶岗实践制度,将企业顶岗实践经历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和职称、职务评聘要求。需要鼓励、支持专业课教师在旅游企业兼职,制定教师兼职管理办法。支持有条件的院校独立或与企业联合举办酒店、旅行社、管理公司等形式的“校中店”,为教师提供企业经营管理“全真”环境。依托示范院校和重点骨干企业建设10所国家级示范性旅游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和一批省级培训基地,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

(三)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

有了好的旅游职业院校、好的老师,好的教材和课题也非常重要。为此,迫切需要加强旅游职业教材的建设。支持建设适应旅游职业教育要求和行业企业需求的高质量教材。为此,建议开展“十三五”旅游类专业国家规划教材评审工作,资助建设和出版一批全国旅游职业院校重点教材。

旅游职业教育使用性、创新性、时代性很强,教材建设需要更加突出教材的科学性、先进性。要以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在相关教材中融合产业发展、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更要突出教材的针对性、适应性、实用性,参照行业资格证书、岗位标准等开发和编写教材。应充分利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数字化资源库,构建旅游类立体化系列教材体系,积极开展基于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平台的建设管理工作,实现旅游类教材建设多样化。支持开发一批体现产业发展前沿和岗位核心能力、适应培养新模式和教学新理念的课程和教材,建立信息化教学资源库。

(四) 调整旅游课程结构

推进教材建设的同时,调整旅游专业课程结构,逐步增加实操实践课程比例,提高兼职教师承担课时比例。更新课程理念,改革课程开发模式,学习借鉴国外院校和企业先进课程开发经验,构建由课程专家、专业课教师和企业代表等多方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围绕岗位核心能力开发设计和评价课程,创新课程内容、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探索课程双语教学。大力开发任务式、项目式、案例式和数字化课程,探索在线课程教学,强化课程资源的积累和教学转化。

(五)优化专业结构

设置好与实际需求相对应的专业也很重要。从旅游产业发展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看,需要加快优化旅游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和布局,大力发展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导游、餐饮管理、旅游英语等基础性、宽口径专业,提高培养对象的综合适应能力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还需要加快发展会展、休闲、西餐工艺、国际邮轮等产业需求潜力较大的专业,探索举办与旅游新业态或地域旅游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特色专业,建立旅游类专业发展评价机制,根据旅游业发展实际撤并专业基础薄、招生规模小、行业就业面窄的专业。

为此,应该支持省级以上示范院校根据旅游业发展需要自行设置专业。并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机制和行业人才信息监测机制,引导院校及时调整办学方向、优化专业设置。还需要加强行业对专业教学的指导,提高标准化水平,实现专业标准与职业标准、课程标准与岗位能力标准有机对接。大力整合区域内专业教育资源,发挥示范院校和示范专业点的引领带动作用,缩小地域、院校间专业教学水平差距。

(六)建立标准体系和评估评价机制

该基础就是要建立起好的评价旅游职业教育的标准体系和评估评价机制。需要建立以专业设置标准、人才培养标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为主要评价标准的旅游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需要建立起动态评估旅游职业教育院校、教师和学生培养质量的标准体系和机制。要严格职业资格考评,创新职业素质考评方式,提高职业实操性内容在考试中所占比例。依据旅游业最新发展趋势和岗位能力最新要求加快制订和修订相关职业标准,完善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和岗位持证上岗制度,强化旅游职业资格标准对旅游职业教育的引导、规范效力。

作为中国旅游职业教育界的一个品牌性高端交流平台,“中国旅游职业教育发展峰会暨‘百川论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始终受到国家旅游局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同时也受到每届与会专家学者的认可和好评。

新常态背景下旅游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

陈国忠

【讲者简介】陈国忠(1963- ),男,汉族,山东费县人,副教授,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山东省旅游项目策划中心主任,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新常态”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整个国际、经济、政治发展的宏观背景为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的一个总体的判断,按照习总书记最早的阐述,新常态从经济上来讲就是三个方面,其一是高速放缓回归正常与科学的发展;其二是结构调整并不断优化国民经济;其三就是动力转型,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更多的来自于创新和智力。今天我们共同探讨在新常态下旅游职业教育应当如何适应新常态。

在新常态下作为旅游职业教育所服务的产业就是旅游产业,首先在新常态下整体发展是总体增速放缓,但是旅游业要加速发展是适应新常态的选择。山东省在确立“十三五规划”的时候预计经济发展不能低于百分之八,对旅游业的要求是不能低于百分之十,那就是说旅游不能减速,而是要加速发展。其二就是旅游业发展的动力已经发生根本转换,旅游业实际上进入一个3.0版本到4.0版本这样的区间阶段,中国已经从国际旅游目的地国变成了重要的国际旅游来源地国家,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强烈要求旅游发展模式要超前,以往对旅游业的定位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型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过程当中,旅游业的定位和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endprint

一、旅游业定位和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

首先是新业态的出现,旅游产业的发展已经从小众产业成为大众产业,从满足部分人需求的产业成为满足大众需求的产业,从景区、度假区这种偏窄产业成为城市、乡村、所有的国家公园都作为旅游空间的泛化产业,所以围绕传统旅游的六大要素已经狭隘。山东省去年旅游业总产值突破六千亿元人民币,来自于景区的收入仅占六分之一左右,其它绝大部分来自于社会性收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若是旅游业定位在旅行社、饭店就太狭窄了,所以相对于传统产业,我们提出新的要素,这些要素是从需求的角度来讲的,当旅游成为广泛社会需求的时候,原有的这种依托产业链配置已经不适合。

其次是互联网对传统旅游业带来的是巨大的冲击。第一个是生产模式的冲击,传统的旅游业有严格的层级分工,从要素生产到服务提供、到中介,是立体化的产业模式,而这种产业结构模式已经不适合,旅游已经脱离传统的资源、场所和设施,发展为线上旅游。第二个是旅游本身产业分工,互联网的出现使大量产业被扁平化,或者称之为“去中介化”,以山东省为例,2014年通过团队方式出游的游客不到7%,而超过93%的游客是自助游客,在这93%左右的游客当中,最近连续三年在网上消费和网上定制的游客从8%、15%,到去年接近30%,也就是三分之一的人已经以网络作为主要的中介完成自己的行程设计和旅游消费。

二、旅游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途径

(一)人才需求与供给存在偏差

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首先是产业功能要发展经济,其次是事业职能汇集民生,另外一个旅游业的发展还要具有行业功能就是贡献社会。旅游业已经不再是单一产业,它的事业属性越来越突出,养老、养生、健康、研修等都成为旅游的重要方面。国民经济转型是不是与职业教育无关?事实非如此,现在问题是大部分旅游院校培养的人才都在低层次就业,硕士和博士层次的旅游专业人才在旅游行业扎不下根,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在学历等各方面遇到限制,所以这是我们旅游职业院校的首要任务,要合力捅破职业教育就业的天花板,要培养全能型的人才,这是我们的责任。

在目前的职业教育当中,旅游本科、博士硕士教育层次几乎没有,实际上在中国职业教育结构中只有高职和中专这两个层次,所以旅游高职承担的是从博士、硕士到高职的人才培养的整个金字塔体系,我们必须跟上现代产业的需求,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所以课程改革和培养模式必须要突破。

产业快速成长对旅游管理经营人才的规模性、职业化和多层次的需求迅速膨胀,供不应求将是常态。有关机构测评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率低,实质上不是旅游教育失败,是旅游教育的层次设置上存在失误,产业需要的人才教育机构培养不出来,尤其是高端人才培养不出来。

(二)通识教育意义重大

新型社会的构建对旅游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进一步加强,台湾有很多高职院校培养了众多的大学校长和院士,培养了很多业内拔尖人才,这是为什么?他们的经验就是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通识教育,这种通识和成才教育是我们现在所缺乏的。旅游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要符合“王字型人才”模式,“王”字最底下的一横是专业技术能力,合格的总经理要懂盘子怎么端,被子怎么叠,中间一横是管理才能,或称之为技术能力,一竖是人文素养,上面一横是创新能力。旅游职业院校人才的培养最重要的是扎扎实实做事的能力培养,所以技能大赛的主旨是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台湾职业教育界有一句话:“不会动扳手的人,领导不好一个工厂”,这是郭台铭的话,郭台铭就是职业中专毕业的,富士康成为台商当中崛起最快、最大最强的企业,一直占据着产业的中上游。

第二个方面是当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台湾的容继业校长讲他在职业教育领域做的很高兴,是因为看到其学生一批批成为行业掐尖的人才,他非常注重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通常学校注重就业导向,注重社会需求,而我们需要考虑旅游产业的结构,按照产业结构来设定专业结构,按照产业结构设置专业结构最终给学生提供的是就业导向的教育模式,我们过去常常是这样,哪个热销就多培养,而按照商业上的定律,热销的就容易走向衰败,所以人才培养也不应当模仿跟风。

(三)抓好职业教育的阶段培养

第一个就是入学阶段的职业教育的培养,第二个就是专业技能培养,这是终生受用的基础,实习实训阶段是人文精神、职业素质养成的重要阶段,这个环节是学生养成人文精神和职业素质的关键。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就业以后大部分流失了,原因之一是旅游业现在就业的门槛太低,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普遍存在,再就是对服务业的社会认同,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原因,薪金技术比较低,社会偏见等等,但最主要的,还是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要突破六大要素的束缚培养一专多能的跨界旅游人才。我非常赞同“旅游产业无边界”,跨界是旅游行业成功的非常重要的桥梁和途径,我们在座各位很多是先前没有从事旅游行业,为什么进入这个行当且喜欢热爱这个行业,我认为首先是兴趣,脱离原来的专业进入新专业里面,需要有动力和足够的专业吸引力。

(四)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旅游创业教育

当我看到台湾大学生利用3D技术制作纪念品和旅游商品的时候,我颇有感慨,他们学会了把文化变成了一种有价值的商品。实际上就是谁能适应这个时代,谁就能利用这个时代给你提供的资源。互联网最大的贡献就是给所有人提供了一个平等的创业创新的机会,互联网就在那里,用与不用、用的好、用的差取决于你的能力,最后能用到最好最优,取决于你最终对这个社会的认识和对互联网的把握,互联网就像一匹烈马,无法驯服的烈马只能看着烈马奔跑,驯服后的烈马就可以驾驭奔跑,这就是互联网时代最大的特点。所以今年4月份O2O泰山会盟凝聚山东省旅游业的力量,迎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所以现在各地已经推出了大量新的产品。

(五)推动国际化办学

国际化办学,不是把学生派到海外实习就是国际化,那是低层次的国际化,真正的国际化是让世界来关注我们,我们引进世界最先进的理念和培养模式,同时在我们的旅游职业教育之中应该培养出像洛桑学院那样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旅游职业教育的品牌或者品牌联盟,才是真正中国的国际化。

今天有幸在山东济南,我们学院主办了这次活动,中国旅游职业教育适应中国旅游大发展的滚滚潮流,我们将共同推动旅游业走向新的辉煌,为我们国家旅游业的发展和国际化做出努力,让我们职业教育做最坚实的奠基石。endprint

猜你喜欢
旅游业职业院校职业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缅甸预计将于2020年第三季度重启国内旅游业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我国旅游信息化与旅游业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