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孝湘 程幼夫 王 林 刘玉萍 陈晓平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四川 成都 610072)
血清脂蛋白(a)〔Lp(a)〕已被国内外公认为心脑血管疾病 的独立危险因素〔1〕,也是衡量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的重要标志。研究证实尿微量白蛋白(mALB)是高血压患者肾脏和血管结构发生改变的表现,是高血压肾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2,3〕,是心血管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关于Lp(a)与mALB的关系尚未进行广泛研究。本文通过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Lp(a)与mALB关系的观察,进一步探讨Lp(a)与mALB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3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500例,男265例,女235例;年龄60~80〔平均(69.72±8.54)〕岁。病史2~30年。诊断标准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4〕: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SBP)≥140 mm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血压虽然未达到上述水平,亦可诊断为高血压。并将所有高血压病例分为老年EH 1级组(175例)、老年EH 2级组(160例)、老年EH 3级组(165例)。选择同期在该院体检的血压正常的老年健康者480例作为对照组,男250例,女230例;年龄60~79〔平均(67.93±7.22)〕岁。排 除 标 准:尿常规检查蛋白阳性、继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不全、脑血管意外、外周血管疾病、糖尿病、肾脏损害等疾病,其他原因引起的肾病,急、慢性肝炎、外伤、肿瘤、各种急慢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功能紊乱及近1个月服用过调脂药物者。
1.2 方法
1.2.1 血液生化指标 所有受试者均于清晨空腹(禁食12 h后)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同时采用OLYMPUS AU2700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测定并记录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p(a)、尿酸(UA)、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等项目。
1.2.2 Lp(a)检测 所有被检者均采集早晨空腹(空腹12 h以上)静脉血,分离血清后用酶法测定血清Lp(a),试剂盒由上海长征-康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生产提供;采用 OLYMPUS AU2700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按试剂盒说明进行测定。
1.2.3 mALB水平测定 采集所有受试者清晨第一次尿5 ml,使用德灵原装试剂在德灵BN2特定蛋白分析仪上应用颗粒散射比浊法测定mALB水平,0~30 mg/L为正常。
1.2.4 血压测定 测压前安静休息15 min,并禁止吸烟、饮茶、饮酒及咖啡,排空膀胱,采用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测量右上臂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以Korotkoff第一音、第五音为准。每次坐位测3遍,取3个读数的平均值为该次动脉血压值;然后将5次收缩压、舒张压的平均值确定为该患者的血压值。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频数描述、正态性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2.1 各组一般资料比较 不同分级的老年EH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除老年EH各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 <0.05)外,各组间年龄、BMI、FPG、TC、TG、LDL-C、HDL-C、UA、BUN和 Cr在统计学上均无差异(均 P>0.05),见表1。
表1 各组一般资料的比较(±s)
表1 各组一般资料的比较(±s)
与对照组比较:1)P<0.05
组别 n 男/女 年龄(岁) BMI(kg/m2) TG(mmol/L) TC(mmol/L) LDL-C(mmol/L)0.22.6±0.4老年EH1级组 17592/8368.79±8.5425.5±2.41.2±0.34.3±0.42.7±0.5老年EH2级组 16085/7569.71±8.3925.6±2.31.4±0.24.4±0.32.9±0.4老年EH3级组 16588/7769.98±8.4625.5±2.51.3±0.44.5±0.53.0±0.3组别 nHDL-C(mmol/L)FPG(mmol/L)SBP(mmHg) DBP(mmHg) UA(μmol/L) 血 Cr(μmol/L)血 BUN(mmol/L)对照组 4801.4±0.34.3±0.4121.7±8.970.1±7.8254.6对照组 480250/23067.93±7.2225.3±2.31.1±0.24.1±278.9±69.680.2±19.95.3±1.8±61.570.9±19.14.1±1.9老年EH1级组 1751.3±0.34.5±0.5148.9±7.41) 95.6±5.41) 263.7±70.372.2±20.35.0±2.0老年EH2级组 1601.2±0.24.7±0.6170.6±8.41) 105.3±4.61) 271.6±65.977.4±21.55.2±1.7老年EH3级组 1651.1±0.24.9±0.5187.3±7.31) 116.9±6.31)
2.2 各组间血清Lp(a)和mALB水平比较 总体老年EH患者血清Lp(a)高于对照组(P<0.05),总体老年EH患者mALB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随着血压的升高血清Lp(a)水平逐渐升高,mALB水平逐渐升高。各组之间比较以及各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见表2。
2.3 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Lp(a)水平与SBP、DBP和mALB呈正相关(r=0.274,P <0.05;r=0.476,P <0.05;r=0.398,P <0.05),以平均动脉压为因变量,年龄、BMI、FPG、TC、TG、LDL-C、HDL-C、UA、BUN和Cr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p(a)(β=1.687,OR 值 =5.499,P <0.01)和 mALB(β =1.269,OR值=3.987,P<0.01)进入方程,表明Lp(a)和mALB是平均动脉压独立的影响因素。见表3。
表2 各组间血清Lp(a)和mALB水平比较(±s,mg/L)
表2 各组间血清Lp(a)和mALB水平比较(±s,mg/L)
与对照组比较:1)P<0.05;与老年EH1级组比较:2)P<0.05;与老年EH2级组比较:3)P<0.05;与老年EH3级组比较:4)P<0.05
mALB对照组 480123.7±66.52)3)4) 9.6±5.42)3)4)组别 n Lp(a)老年 EH组 500319.6±153.21) 51.2±13.91)老年EH1级组 175235.3±113.61)3)4) 26.3±10.81)3)4)老年EH2级组 160339.7±157.21)2)4) 40.6±15.61)2)4)老年EH3级组 165405.3±201.61)2)3) 91.3±17.11)2)3)
表3 平均动脉压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高,此外,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人数逐年上升〔5〕。LP(a)为目前新确立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LP(a)是一种脂质颗粒,由Apo(a)和 ApoB100通过二硫键交叉连接而成,其中心部分含有脂质和 ApoB100,外周为 Apo(a)〔6〕。LP(a)浓度个体差异很大,但对同一个体其LP(a)测定值相对恒定〔7〕。本研究结果说明老年EH患者血压水平与血清LP(a)水平密切相关,其血压升高的程度与血清LP(a)水平升高幅度成正比,其机制可能系Lp(a)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内皮细胞可生成一些血管扩张物质,主要为一氧化氮(NO),内皮细胞受损后产生NO能力下降,内皮收缩因子如内皮素增多,引起舒张功能受损,血管痉挛,促进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同时 Lp(a)通过促进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对其氧化修饰及巨噬细胞对氧化型Lp(a)结合和摄取,促进泡沫细胞的形成等多种机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8〕。EH患者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是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标志〔9〕。
白蛋白是循环血液中正常存在的蛋白质。生理状态下尿液中仅有极微量的白蛋白排出,在某些病理条件下,经肾脏排泄的白蛋白可增加。mALB是指尿中白蛋白的排泄量超过正常水平,但低于常规试带法可检出的范围,是早期肾小球受损的敏感指标〔10〕。已有研究证实,EH患者mALB的发生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本文发现老年EH患者m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而逐渐升高,这与文献报道一致〔11〕。分析原因可能为正常情况下,白蛋白不易通过肾小球基底膜的孔径和电荷屏障,高血压患者中由于肾小球高压、滤过屏障障碍、毛细血管硬化、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肾小球基底膜异常、细胞因子、血管活性物质等机制,均可使mALB排出量增加〔12〕。
本文显示Lp(a)是影响老年EH患者肾脏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Lp(a)可增加尿蛋白的排出,其机制可能为:Lp(a)可改变肾小球基底膜的磷酸脂成分或引起基底膜的葡萄糖胺糖化,增加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改变肾小球的超滤能力及血管阻力,使肾小球呈高滤过状态,mALB排出增加;其次由于肾小球对白蛋白滤过,导致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从而诱导肝脏合成蛋白增加,故而血清Lp(a)水平也相应增加,具体机制和相互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总之,本研究结果验证了老年EH患者血清Lp(a)和mALB密切相关,因此在老年EH患者中进行血清Lp(a)和mALB的联合检测,对老年EH早期诊断、治疗、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孙淑艳,邢 杰.中老年女性脂蛋白(a)含量测定及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24(12):1124-5.
2 Sarasua SM,Mueller P,Kathman S,et al.Confirming the utility of four kidney biomarker tests in a longitudinal follow-up study〔J〕.Ren Fail,2003;25(25):797-817.
3 Comper WD,Osicka TM,Jerums G,et al.High prevalence of immuno-unreactive intact albumin in the urine of diabetic patients〔J〕.Am J Kid,2003;41(2):336-42.
4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43.
5 王 薇,赵 东.中国老年人高血压的流行病学〔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24(4):246-7.
6 李友梅,曲志萍,孙咏梅,等.脂蛋白(a)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4.
7 Byme DJ,Jagrop IA,Montgomery HE,et al.Lipoprotein(a)does not participate in the early acute phase response to training or extreme physical activity and is unlikely to enhance any associated immediat cardiovascular risk〔J〕.Clin Pathol,2002;55(4):280-5.
8 夏文伟,姜亚军.缺血性脑卒中与血清脂蛋白(a)及相关血脂水平变化的关系〔J〕.疑难病杂志,2005;4(1):10-21.
9 张 俊,罗开良,高兴玉,等.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与肱动脉血流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关系〔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4;2(12):938-40.
10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中华高血压杂志》编辑委员会.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筛查干预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202(5):423-8.
11 周秀荣,徐 荣,张兰萍.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21(6):89-90.
12 王雅琼,胡亚蓉,李 燕,等.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4):3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