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风险防控

2015-09-11 18:09王文明
中州学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经济企业发展

王文明

为了化解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形成的诸多矛盾,保持经济中高速高质量发展,中央提出了新常态经济发展逻辑,并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但目前部分地方和部分领域仍继续着传统发展模式,致使老的问题与风险没能解决,新的风险问题又相继出现。如何有效地遏制与规避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危机,已经成为能否促进新常态下经济调整与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风险

1.当前经济发展显现“硬着陆”风险端倪

自2014年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时期,尽管为了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而实施的调整转型等措施,影响了经济发展速度,但是,从今年上半年整个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经济增速持续滑落,已大大低于预期的7%增速水平。虽然一季度GDP实际增速为7.0%,二季度增速6.8%,但名义GDP增速仅为5.8%和5.6%。分区域看,原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更是塌方式下滑。如东北和西部的部分区域,其名义GDP增速和财政增速都出现负增长。同时,整个社会总供给持续疲软,工业发展也显出萧条迹象。2015年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为6.2%。比去年同期下滑2.5个百分点,如考虑价格因素,名义工业增加值增速仅为1.6%,较去年同期下滑5.2个百分点;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连续39个月负增长。宏观一致合成指数创近10年来新低,为93.32。①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宏观经济已显出“硬着陆”的征兆,其发酵效应影响着整个国民的发展信心与积极性。目前面中央提出的“三种叠加”的调整手段,因受工资、债务兑付、财政支出等三重刚性的约束,在缺少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新发展手段支撑下,更加剧了其实施的复杂性与难度。当前的经济下滑、新的增长点缺乏,难以较好地为顺利调整提供坚实的支撑基础,加大了转型的难度与风险危机的有效化解。

2.近期人民币汇率连续下降对进一步扩大开放形成较大负面影响

当前,因受国内经济增速下滑、美元升值、大量外资回流以及国际上希腊债务等多重因素影响,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压力加大。2014年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出现反复波动,全年贬值2.5%。与2013年比,贬值幅度为0.36%。到今年1月份,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幅度约为0.75%。其比率跌破6.25关键点位,到今年3月中旬,美元兑人民币短期内升值幅度达2%,表明人民币兑美元近期一直在贬值。②人民币持续贬值,在支撑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上,除了对仍以外贸出口为主导的产业具有利好外,对其他产业板块将带来巨大风险,近期股市上金融、房地产业、民航业等板块的大幅下跌均与此有很大关系。同时,该汇率大幅下跌不仅对我国货币的国际化发展不利,也使资本外流风险加剧。资本外流又加剧了国内市场经营资金紧张化,更重要的是人民币汇率如持续下跌,对目前正在实施的企业“走出去”战略不利、对我国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会产生制约,还有可能在我国市场进一步开放下,给国际巨额热钱进入国内市场洗劫我国资产与财富造成可乘之机。总之,当前人民币汇率不稳,对我国新常态时期的经济提质增效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3.当前资金市场运行混乱形成了多重风险

主要表现为:第一,目前我国资金市场上流动资金匮乏,各经营主体普遍感到营运资金不足,尤其是众多中小企业,他们不得不以高达10%—20%的利率来贷款维持正常经营活动。融资难已使众多企业、项目的运营陷入困境。尽管今年以来,中央连续采用降准、降息等手段向市场释放流动资金量,但目前市场上流动资金仍然不足,货币流通速度不断降低,更加重了市场资金的匮乏程度。第二,资金市场非法集资现象严重。由于我国金融管理机制严重落后于当前人们开展各项活动对资金的多元化需求,从而催生了以“影子银行”为代表的大批非法融资机构。据中国人民银行(2014)统计显示:2013年典型影子银行的新增量为6.19万亿,占全社会融资总量的36%。③尽管说影子银行在当今金融制度桎梏资金流动活力下,能为社会众多经济实体经营提供便利的资金融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众多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但由于影子银行过高的融资成本,使很多民营企业陷入了债务黑洞。再加上其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高额利率诱惑下迅速集聚的庞大资金额,既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货币政策效果,又加大了金融系统的风险。一旦资金链断裂,极易造成大量民间资金损失,扰乱正常金融秩序。目前因其资金链断裂造成的金融风险在一些地方已很突出。第三,当前股票市场行情暴涨暴跌形成的风险。股市因受国际、国内经济下滑、人民币汇率下跌以及股票市场仍不规范等多重影响,再加上一些入市企业与大庄股东常以非法手段从股市上套出巨资中饱私囊,导致股市行情大涨大跌。当前股市上这种现状,不仅使大量投资游离出实体经济外,而且股市行情急速下跌造成大量股民血本无归的事实,已严重打击了众多股民继续投资的信心,也使政府想“通过股市转化居民巨额存款为实体经营资金”的预期难以顺利实现。

4.城镇化无序发展使发展活力不足加剧

目前各地城镇化发展速度很快,但重速度、重扩张的无序发展已形成了多重风险。第一,各地城市相互攀比,一味地“做大做强”的盲目规划建设,造成城市面积扩张与人口增长脱节、房地产业与众多基础配套建设脱节、城市增长与产业发展脱节等,这就直接导致城市拉动发展能力低下等众多不良后果,如土地资源严重浪费,住房市场的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一二线城市住房供应不足使房价畸高不下、三四线以下城市住房过剩使市场低迷滞销。第二,城市内各功能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碎片化、畸形化,没能很好配套,形成了众多机能不良的建筑体系,致使城市整体功能难以有效运作。④第三,许多城市房地产业独大发展,吸附了众多居民和企业的流动资金。我国目前每年约有20亿m2新建面积,如按2014年全国市场平均售价6400元/m2,则会吸纳12.8万亿元的社会资金。从而致使整个社会资金因严重固化降低了发展活力。且自去年以来许多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连续13个月的下降,已造成众多企业经营萎缩或倒闭,其萧条风险正在向其他相关产业蔓延。

二、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风险的防控对策思考

面对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风险、矛盾与问题,必须依据中央的精神以及经济发展的实际,站在全局的高度,以防控与化解各种发展风险危机为重点,制定综合性措施,确保我国新常态下经济能尽快实现提质增效的平稳过渡与健康稳定发展。

1.必须夯实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基础

在新常态下要防控与化解风险,提振经济发展活力,促进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夯实拉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化解产能过剩的动力基础。目前看,依据发达国加经验以及我国的现状,必须夯实的动力基础有:

第一,夯实拉动经济增长的居民消费动力基础。我国13亿人口的消费对化解目前仍庞大的产能过剩危机、遏制经济增长下滑现状会产生巨大潜在推动力。而变潜在推动力为现实的行之有效办法是增强居民的消费力。为此必须继续通过各种措施来提升居民收入,如加快实施居民收入的“倍增计划”、继续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改革分配制度,逐渐缩小贫富差距,提升占总人口60%左右中低收入者的实际购买力水平等,增强全体国民实际消费能力。另外,加大对直接关系民生质量提高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为增强全体居民进行实际消费奠定坚实的辅助条件。在销售环节,对国内消费者也可参照类似于对外国入境购买商品实行“离境退税制”办法,补贴消费者的购买力。

第二,创造能促进市场主体活力迸发喷涌的良好环境。目前我国人均企业数量不多,再加上新常态下三种调解手段实施使原来企业数量减少,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低迷的主要因素。所以,化解目前经济增长乏力的危机,必须尽快增加我国企业的数量。各级政府都应把眼光从原来的过度重视“大项目、大企业”转向全体民众创业与中小微企业发展,努力打造一个能够激发与推动全民创业以及企业良性成长的有利环境,促进企业这个“发展源”汹涌喷发,使其真正成为拉动增长源的不竭“金矿”。

第三,夯实促进自主创新发展的动力基础。新常态经济发展中,必须促进科技创新发展模式尽快建立,强化我国的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建设。要形成全社会重视科研投资的机制。各级政府除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外,还要制定出鼓励全社会进行这方面投入的激励机制。建立适应全民科技创新的社会融资体制,为众多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涌出与发展提供充足的融资服务。健全对知识产权、个人财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确保创新者的各种合法利益不受侵犯。建立能促进各种科研成果及时开发机制。针对目前因机制原因造成的大量科研成果难以及时转化为生产力的问题,可参照湖北省这方面的改革措施,把大学及研究机构研究出的成果转化为上市产品的70%收益归研究者个人支配,以此尽可能调动研究者的积极能动性。并要化简转化手续、缩短成果的转化上市时间,助推研发成果及时转化上市。

2.打造经济发展需要的稳健的社会金融市场

为了使我国金融真正为促进经济发展服务,化解目前其存在的众多风险,必须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打造一个稳健多元的金融市场。

第一,建立小型金融机构。依据社会发展对金融的多元化需要,改革调整现有金融管理政策及体制,建立满足中小微企业经营融资需求的小型金融机构。依据2014年实质性放开中小银行的准入制度,对当前众多的民间金融机构进行分类改造,允许一些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主要为众多中小微企业经营提供融资服务。

第二,鼓励创新融资形式发展。对近两年网上出现的资金交易等创新金融形式,要尽快制定出各种完善规范交易的制度,保护其发展的积极性,遏制其发展中的弊端,在互联网上构建起一条快捷的金融交易渠道,以满足各类实体企业个人的交易融资需求。

第三,完善“影子银行”的监控机制。对当前仍有存在价值的“影子银行”,制定对其严加监管的法律、规章等,健全对其的监控机制,改良其生存的法律环境,化解目前融资中存在的风险,使其改造成为能真正处于政府监管之下的又一便利的社会融资渠道。并通过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放开信贷管制和存款利率上限,让市场机制决定资金价格来消除金融机构的套利行为,制度上确保能遏制与防范其对整个金融带来风险危机。同时,对当前存在较严重的非法集资问题,必须采用堵疏相结合手段进行治理。

第四,加大我国对人民币汇率的管理力度。在当前情况下,应谨慎放开我国货币市场和国内的资本市场,以防止外国热钱对我国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冲击。在我国外贸出口方面,要扭转过度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思维,把促进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建立在扩大国内居民消费力提升上,谨慎使用以降低人民币汇率来扩大出口的策略,防止因过度出口造成国内财富大量流失的现象。

3.继续加大对发展“短板”的投入

对长期发展落后的“短板”地区、行业加大扶持,既能增强其造血功能、提升其发展能力,较好地解决区域间过大的发展差距风险,又能形成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保证新常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顺利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第一,建立政府公共资源对“短板”地区的强力帮扶机制。可通过三条路径实现:一是继续对其直接财政投资。我国当前的综合财力已具有这个能力。各级政府应继续加大财政对其的直接投资与转移支付。二是通过把一些行业、部门现已过剩的产能、设备以及产品进行赎买措施,转移到那些目前发展能力低、但确实是提升经济发展与民生质量所必需的行业、项目上。三是通过加强发达与落后区域间的协作途径,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实现发达对落后地区的各项帮扶。

第二,培育自我发展的内生机制。通过政策资源来增强那些长期落后地区或行业的发展能力,可依照局部的非均衡理论,对那些现仍很落后的地区,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逐渐培育其促发展的“造血”功能。上级政府也可设立过渡期的财政救助体系,帮其发展与解决各种民生问题。

第三,构建部分社会成本的合理资源补偿机制。政府对企业或某些环节发生的一些具有社会性质的成本需要进行分担,这块制度建设长期没被重视。为此,政府必须依据利益公平、公正原则,对市场主体在生产经营中支付带有社会成本的费用,如必须生产那种对环境有污染产品而支付的治理费、使用女工因其生育时支付的相关费用等,建立起政府合理承担企业公共成本的利益补偿机制,以真正能促其良性发展,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心。为保证该机制能真正发挥效益,还必须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督机制,作为该机制实施中的补充监督机制,防止一些不良企业在享受补贴的同时仍做一些违法事情。

4.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为经济稳健发展营造支撑平台

为了防控经济发展的新旧风险,促进新常态下经济稳健发展,必须要有完善的市场机制,以增强市场发展活力。

第一,进一步健全促进各种资源自由流动组合机制。依据互利共赢原则,打造全国统一、公平的资源流动平台,打破区域、行业间的资源垄断,确保各种资源的流动、配置畅通,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对众多产能过剩的企业,建立淘汰机制,通过实施确保其能有序的破产与退出,允许有实力、发展前途广阔与活力大的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资产重组,把那些占据大量资源、效益低下的僵尸类企业兼并,以盘活存量资源,提高资源的效益。为确保、促进产业战略重组的顺利实施,政府与金融机构要为此提供支持与帮助。同时,政府要加大全国的产业发展信息指导,以防范各地重复投资,遏制产能过剩再度发生。

第二,继续强化促进经济增长的平台建设。一是继续强化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鼓励企业通过该战略平台到海外投资,为化解产能过剩危机提供条件。并加快我国优势产能的全球布局;充分加快亚投行和丝路基金建设,对企业到海外投资购买大型成套设备的出口提供融资支持,确保对外直接投资的顺利实施。政府还应在对外投资管理程序与方式上,逐步由审批制过渡到备案制,完善从金融、保险、信息、法律、领事等多方面对走出去的企业的支持与服务,确保走出去的企业在海外的经营投资利益,避免盲目投资与规避政治、经济、法律等多种风险;二是强化互联网系统建设,努力使互联网的发展尽可能覆盖到我国的每个村落、加大提升网速的投入,推动“互联网+”壮大发展,为全民与企业提供高效的互联网发展平台,为促进创业、经营等活动的发展打造宽广的路径平台。

第三,把股票市场打造成转化储蓄存款为企业发展资金的“转化器”,为众多实体企业的经营发展注入活力。一是加快实施入市融资企业注册制,让发展潜力巨大、业绩良好的企业都能入市融资。二是加大对我国股票市场的监管,鼓励上市企业必须随利润的增长逐渐加大对股民分红,扭转把企业上市作为圈钱场所的误区。三是证监会要加大对重大违法公司查处与打击力度,对上市公司和证券机构稽查常态化,并通过实施政策性银行定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弱化宽松货币政策对股市的直接刺激,化解股市泡沫与实体经济相背离的风险。同时,强化企业退出机制的落实,保护股票市场稳定、良性发展,真正保护股民的市场信心。

注释

①刘元春、阎衍:《2015上半年宏观经济十大表现》,《中国证券报》2015年6月28日。②肖立晟:《展望2015:人民币汇率还会贬值多少?》,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www.cssn.cn/jjx/jjx_gzf/201502/t20150227_1526242.shtml,2015年2月27日。③黎友焕、郑茜:《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现状及影响分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④杨敏、王运宝、付倩倩:《城市“成长痛”》,《决策》2012年第9期。

猜你喜欢
经济企业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企业
企业
企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