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迎秋
寰球汽车传媒总出版人
成本优势是汽车电商的杀手锏
吴迎秋
寰球汽车传媒总出版人
上周,某二手车电商网站获得了1.1亿元的D轮融资,再加上之前几家汽车电商平台获得的巨额资金注入,资本市场对于这一领域的关注和追捧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与当年团购网站和类似人人网这样的SNS网站火爆的局面类似,有人对汽车电商的发展信心满满,认为这让相关从业者看到了成功的希望;不过也有人不屑一顾,认为汽车电商依然处于萌芽期,并没有任何一个模式被验证是绝对正确的,资本的追捧与能否成功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我倒是想从另外的角度解读这一现象,首先要从汽车电商这种业态的形成原因说起。大家知道,电子商务随着阿里巴巴、京东等网络平台的崛起已经走入平常百姓家,普通消费者已经形成了网络购物的习惯。汽车尽管是大宗消费品,这种交易模式也通过几年来的试水赢得了一部分消费者的认同。尤其是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网络购物真正做到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其实这就为汽车电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另外要看到的是,汽车电商之所以出现,跟传统经销商模式存在的缺陷或者说存在的问题息息相关。换句话说,4S店这种模式在成本控制上,相对于汽车电商平台,丝毫不具备竞争力。
尤其是过去一年来,新车销售利润越来越薄,相当一部分经销商处于卖一台车亏一台车的状态,只能通过售后维修保养的收入来找补。厂、商之间的矛盾之所以在2014年集中爆发,说白了就是在卖车不赚钱情况下的利益之争。
经常有经销商集团的老板跟我抱怨,说现在已经不敢随意地开新店了。因为如果卖车不赚钱的话,开新店的土地成本、管理成本和信息成本十分惊人,要数年之后才能通过维修保养收回,搞不好还要做赔本买卖,风险太大。
而这三项成本对于汽车电商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我们试着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如果经销商选择与电商平台合作,把卖车的工作交给成熟的网络平台,自身专注于维修保养,是不是就会很大程度上破解成本难题了呢?
当然了,这正是一个理想状态,还有许多现实难题需要解决。但我想说的是,汽车电商除了具备资金投入的成本优势,在减少厂家与消费者之间沟通成本方面也提供了全新的机会。
大家可能对消费者汽车维权的现象屡见不鲜,但最后往往由于沟通不畅造成企业很委屈,消费者还不满意的情况,原因之一就是厂家跟消费者沟通不畅,中间隔着的经销商又经常存在处理不当的问题。
有了汽车电商平台就完全不同了。网络的特点就是开放、自由和包容,通过网络沟通渠道的搭建,厂家能够及时接收到消费者对产品提出的各种意见,消费者也能得到厂家的积极反馈,这就让很多问题能够在萌芽状态中解决,不至于酿成一个双方都不满意的危机事件。
所以有汽车企业的负责人跟我讲,就算汽车电商的模式还存在争议,但是能够通过汽车电商平台减少厂家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成本,能够收集到真实反馈的意见,也是值得的。
说白了,如果汽车电商能够减轻传统经销商的成本压力有解决了卖车问题,同时能够建立厂家与消费者顺畅的沟通渠道,再加上给消费者提供方便、快捷的购车体验,这一定是唯一正确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