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者为师

2015-09-10 07:22:44王维审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5年1期
关键词:枷锁博文江湖

王维审

我写了一篇博文,题目是《做一个简单的教师》。大概的意思是说,作为一个教师,在越来越局促的成长环境里,应该懂得取舍,做一个心灵自由、生活简单的人。博友“海棠朵朵”在博文后留言:“做一个简单的老师?倒是想呢,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一个“江湖”,道出了教育现实的窘迫与“惊险”。自隋唐开始实施科举制度,教育就再也没有了最初的那份单纯和灵动。教育似乎成了“江湖”,不仅有打打杀杀的刀光剑影,更有许多壮士扼腕的悲壮和无奈。在踏入这个“江湖”之前,很多人都有一身济世救人的本领和超然的人生目标,但用不了多少时日,这其中的大多数人也就只能入乡随俗,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江湖中人”,成了一个只会照本宣科、为考试而教、只追求分数和利益的职业人。在他们看来,“江湖”的很多规矩也许不尽合理,却要实实在在地去遵守,因为江湖不仅强大,而且“险恶”。于是,便有了“适者生存”的人生价值观,便有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叹。

这个“身不由己”,道出了大多数教师拮据的激情和无奈的心态。在今天,教育似乎已经成了一个竞争最集中的领域,也是一个排序、比拼最频繁的职业。对于学生来说,当堂检测、周检测、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升学考试等,考试的密度越来越大,评比的次数越来越多,而这些最终总都会转嫁到教师的身上——学生的成绩可能不公开排名,老师的名次是一定要排出来的。对于教师来说,除了要担当由学生的成绩传递过来的压力外,还要被诸如职称、考核、竞聘、迎检等涉及切身利益的东西所捆绑。这一切往往让教师失去教育的耐心和理智,在教育理念上急功近利,在教育指向上模糊不清,在教育行为上随波逐流,处于一种被绑架、被挟持的被动工作状态。

但是,教育毕竟不是江湖,教师也不是靠拼杀生活的侠士。如果能够把视野放的宽一些、广一些,其实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

记得卢梭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而自由,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欲打破缠绕身心的诸多枷锁,不能一味指望别人,而要看自我是否拥有足够的打破枷锁、赢得解放的力量。”也就是说,教师要想获得精神的解放和心灵的自由需要一种力量,这份力量不是来自“教育专家”引领的“校本教研”和“专业发展”,也不是来自教育行政带给你的的发展空间,它只能来自于你自己——内心的觉悟和觉醒。

对于一个内心获得高度觉悟和觉醒的教师来说,教师不再是职业,也不是专业,而是一种有着自己价值信仰的生活方式,一种自律、自信、自由的生命状态。这种自觉而觉的教师成长,不再以权威导向和利益诱惑为驱动力,而是以教师对教育价值、生命意义的自觉守护为力量,从而达到了“觉者为师”的生命自由状态。

觉者的力量是强大的。一个自觉成长的教师,不会顺从世俗的趋向,而会保持高度的自我立场、态度和信念,会以“我”的方式而不是“他人”的方式教书育人;一个自觉成长的教师,不会在因循守旧面前保持缄默,而会自觉地投身于教育研究,会以新的视角发现新的领域,获得新的境界;一个自觉成长的教师,不会以自己的一生来换取功名、利益和权利,而会虔诚地守护人生的自由,会以一种自由、创造、给与的人生态度赢得心灵的安宁。

而我们教师需要的恰是这样一种力量,一份自觉打破枷锁的力量,一份成为觉者的勇气。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教体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 杨万军)

猜你喜欢
枷锁博文江湖
第一次挣钱
离过婚的人,要如何放下心中『枷锁』?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海峡姐妹(2019年11期)2019-12-23 08:41:54
长安画派去掉“枷锁”
当代陕西(2019年19期)2019-11-23 07:53:38
谁和谁好
爱的江湖
天津诗人(2017年2期)2017-11-29 01:24:08
命运的枷锁
唐山文学(2016年11期)2016-03-20 15:25:50
Review on Tang Wenzhi’s The Gist of Chinese Writing Gamut
相忘于江湖
车迷(2015年11期)2015-08-23 11:48:38
相忘于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