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预习效果

2015-09-10 15:09张文文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张文文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学生对预习兴趣较低的现象。学生不愿意预习,缺少预习的兴趣,主要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没有对预习工作重视起来。课前预习对课堂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缺乏预习的兴趣,也会导致课堂学习效率降低。新课改如何提高学生预习的效果,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成为教学活动的关键。

一、课前预习效果与学习效率

很多教师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关键点的把握比较困难,这一现象就说明了学生对于课本的了解不够,对课程内容没有明确的看法,所以在课堂上只能跟着教师的思维思考和记忆,很难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反馈。这也就使得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难以把握节奏,学生的状态反而让教师更加迷茫,教学效率下降也必然导致学习效率下降。教师为了改善课堂这一状况,对学生的预习进行了一定的指导,但是学生在课下是否能够按照指导进行有效的预习,没有得到良好的落实。由此看来,课前预习对于课堂学习效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必须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确保课堂学习效率,才能更加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关注到学生预习兴趣问题,放弃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为中心的观点,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在预习中主动的思考,对要学习的内容有所了解,学生的思路不再会因为没有预习而滞后于教师讲课的思路,课堂沟通和课堂反馈让教学活动更加高效。

二、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

相比于制定预习内容,教授学生预习方法更加有效。学生对预习没有兴趣,一方面是对预习内容不了解,很难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思考,另一方面是因为限定了预习内容和过程,学生也会觉得不自由,对预习提不起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预习方法进行指导,激发学生预习的愿望,消除学生对于没有接触过的知识的陌生感,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体验“消灭”困难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的指导时,要让学生有目的、有方法、高效的进行预习。比如,高年级数学中关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课堂教学前引导并鼓励学习进行课前预习。为了消除学生对陌生知识的抵触,可以通过融合一些学过的知识进行引入,让学生在预习中想一想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那么如何将长方形转换成平行四边形呢?通过问题的形式让学生敢于去思考,再引导学生的思路慢慢形成概念。预习中要突出知识点和重难点,为了避免限制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比如在上一个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转换后的平行四边形和原来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比如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底边的关系,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高的关系等。最后强化预习的关键点面积问题,根据两者的关系,参考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设想平行四边形的计算方法。

三、教会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

预习要求学生预先学习知识,而出于自主目的的学习都起源于思考和问题,有了问题才有了解决问题的动力,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很好的学习过程。有了疑问就有思考,有了思考就有收获,这也是预习的基本要求,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时,一定要教会学生带着问题预习。

比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负数”,预习过程首先要对负数的实际意义进行引入。学生应当先从身边能够接触的信息中找一些具体的实例,如天气预报中播报冬天温度零下十二摄氏度,写作“-12℃”,这个负号对应于“零下”,而“零下”从字面可以理解为“低于零”或者“在零的下方”,那么学生就会产生疑问“是不是小于零的数就是负数呢?”,对负数的概念有一个自我的意识,再结合上课教师的详细讲解,逐步优化对知识的认知,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学生在独立预习的过程中,接触到陌生的知识点,肯定会产生非常多的疑问,这些疑问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由进行解答,学生从中收获知识。但是,在预习中如果不进行独立的思考只等着教师进行解答,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是记忆层面的。所以说,学生如果在预习中能够对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那么在教师的讲解过程能够更快、更好的掌握知识点,简化了听课的难度,学习效率也有很大的提升。

要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效率,预习效果十分重要。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要比课堂上机械记忆的知识更为有效,教师要抓住学生思考的特点,指导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预习,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作者单位:江苏溧阳市社渚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分类数 不出错
巧替换 妙解答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长方形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