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益林
一、真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何处不相逢。与他人相逢,也许就是一次情感的慰藉;与自然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与书籍相逢,也许就是一次心智的陶冶;与历史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精神的升华……总有一次,会触动我们的心弦,温暖我们的人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一次相逢一份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二、解题指津
2015年南通市中考作文一样延续近年来南通市中考命题作文的人文性特点。但是针对2015年的中考题,我觉得还是有几个方面值得我们静下心来好好分析和研究一下。
(一)细心审题 “一次相逢一份暖”这个题目涉及的关键词有三个,分别是“一次”“相逢”“暖”,针对这三个词,我们不妨作如下的分析:“一次”,既可以指横向上的一次,也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数量上的“一次”,也可以指具有相同经历的纵向上的“几次”,所以在审题时可以考虑这“一次”;“相逢”,根据词典上的解释,应该是指彼此遇见,多指事先没约定的遇见,但是如果仅仅写这方面的内容,那就使得内容太狭隘了,所以这里的“相逢”就不仅仅是与人的相逢,也可以是与物的相逢,等等,不仅如此,而且“相逢”的内容应该是写作的重点,考生应该把绝大部分的篇幅放在“相逢”上;“暖”,应该是文章中心之所在,文章是否能够有思想、有深度,关键在于“暖”的把握。
(二)精心选材 不难发现,南通市中考作文,每年都有一段篇幅不短的提示语,命题者之所以提供这段提示语,目的就是为考生的选材提供很好的依据。仔细看一下这段提示语,我们会发现,这段提示语中不仅有“相逢”的内容,还有“暖”的内容,同时还指出了“相逢”与“暖”的关系,所以考生在选材的过程中,一定要紧扣“暖”来选材。所以这次“相逢”的选材可选择的范围还是宽泛的。比如可以写与“人”的相逢,可以写与“音乐”的相逢,可以写与“诗歌”的相逢,可以写与“大自然”的相逢,还可以写与“动物”的相逢,等等,不过要注意的就是“相逢”只是一个载体,“暖”才是选材的目的。如果我们把“相逢”作为叙述的主体,那么“暖”无疑就是作文升格的依据;如果我们把“相逢”比作“画龙”的话,那么“暖”无疑就是“点睛”。所以我们在选材的时候,一定要紧紧围绕“暖”来选材。
(三)注重升格 可以这样说,材料选得再好,如果没有思想、没有深度,那么这样的作文,无疑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要想真正让这次考场作文出彩的话,固然与“相逢”的内容有极大的关系,但是如果少了恰如其分的“暖”,那么文章就会黯然失色。所以在处理“暖”的问题上,考生应该慎之又慎。一定要考虑:这一次的“相逢”究竟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暖”, 对你的未来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对你的成长、成才、成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也就是提示语中所提到的“情感的慰藉”“灵魂的洗礼”……这些内容是如何通过“相逢”来体现的。如果考生在动笔之前,已经注意到这些问题,应该就会为文章的升格打下基础。
满分作文一
一次相逢一份暖
南通市一考生
几乎是逃跑着奔出石巷,慌乱中择了绿意茵然的石阶,踏上半满的小舟,心有余悸。
还记得未至时对她——水乡气质的百般向往,没想到世俗的商业头脑竟把她“毁灭”成这个样子——听着小吃在油锅中的炸响,闻着恶搞古装的锣鼓喧天,心已冷,不知怎么想到“距离产生美”这句讽刺。
“大家往两边匀一匀,开船喽!”一声清脆的吴地方言寻回我的思绪,只见从舱外探进一个船娘,含着笑向大家示意。没有一上船就紧紧跟着追船费,相逢时的第一句便是一句关切的提醒,我的眉间感受到舒展的轻盈,隐隐感受到这河、这舟或许才是江南真正的藏隐的居所。
回身望去,船娘早已经立在船头侧身摇橹起行,小麦色的皮肤虽不及江南女子的白皙清润,但我仿佛从岁月刻划成的皱纹间感受到舒心的朴质,江南的画幅这才真正展开。
突然船娘亮开嗓子清唱起来,水声,橹与波相戏之声,舟檐铃摇之声,江南的韵致随着她醇厚圆润的嗓音被一一唤醒。船过石桥与对面船相擦相别,我好像也能从对面游人陶醉的目光中看到自己怡然、钦羡的影子。
有多少歌声是仅仅抒发自己对生活、对职业的热爱的呢?我想这一次相逢,我有幸寻得了。
望着船娘的一俯一仰间,我看到的并不是一个苦于生计而辛劳奔波的妇女,她在用自己的歌声荡涤从河岸漫开的世俗喧嚣之气,她在用自己的橹搅动江南的生命之水,她在用自己的舟为惊惧于水乡之变的人提供安慰与庇护。
舟行拨开层层绿水,看两岸青翠的垂柳如帘般将岸边的熙来攘往掩映,仅留下飞檐翘角青砖黛瓦。石桥如带,将清浅小河约束得格外精致典雅。暖,由心而生,一点点流淌、铺展,将嘴角绘出美好的弧度。
或许“不虚此行”已显得太浅薄,一次相逢一份暖,船娘啊!请接受我的这份敬与赞,守护着江南,继续这份诗意。
【满分揭秘】
在众多的考场作文中,这篇作文能够脱颖而出,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并非偶然,原因有二:
一、优美娴熟的语言 细细看一下,从开篇到最后,没有一句话不是那么的娴熟,那么的富有诗意。比如“绿意茵然的石阶”“江南女子的白皙清润”“水声,橹与波相戏之声,舟檐铃摇之声,江南的韵致随着她醇厚圆润的嗓音被一一唤醒”无一不是那样的清新。
二、深刻独到的立意 如果不静下心来,认真品读这篇作文,也许就很难发现立意的独到之处,恰恰就是这篇文章的立意深深地吸引了阅卷老师,考生在文章中通过与船娘的相逢呼唤质朴的回归、自然的回归,充分显示了考生强烈的社会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你说这样的立意,怎能不让老师为之拍案叫绝呢?!
满分作文二
一次相逢一份暖
南通市一考生
将千古的喧嚣浸没湖底,将岁月的沉淀化作迷蒙水汽。西湖上的湖水湖烟,我逢着一池烟雨。
印象里的杭州是用文字雕砌的,用文字勾勒出灵秀的框架,再用水墨慢慢晕染,绽开了西子绝美的容颜。乘着大早人稀,我坐上早行的游船,企望与西湖的惊艳邂逅。
漫天纤细的小雨若有若无地浮动在静谧的湖上,湖面柔柔地升腾着一层淡白的烟气,雨雾交织,模糊了这块黛色的碧玉,也阻绝了我远眺的眼。
“师傅,这雨和雾什么时候散啊?”“看这天气,散也难咯。”那我还能窥得她惊鸿一督的美了吗?这烟雨作祟莫非还要枉我此行?无奈地低头轻叹,靠在船边等待烟雨散去。
“孩子啊,别难过,这烟雨西湖也是难得的景致啊!湖而无烟雨,哪来这番意境呢?”船夫悠然道来,眯眼望向船外,似要没入日烟里。是啊,既来之,何不一赏这番风景。抬眼,再细看,那竟是别样的迷人。
水雾朦胧流转,倏忽间聚合又散,缕缕袅袅,恬淡地飘逸在湖光山色间。湖水粼粼,在细雨间折射出一片潋滟的光影。然而这潋滟须臾便逝,一闪又疾疾地遁入水汽中,像大家闺秀甜美而娇羞,烟雨又涌来,覆盖了一片水域。它们似西湖的精灵,千万年不离不弃守护这片纯净的水土。她还有年轻与生机,单只愿躲在薄薄的烟雨之纱下,看岁月更迭流转,看人世浮沉过眼云烟,经历了千古喧嚣才知唯静是真,一池烟雨埋葬了浮华虚无,让西湖与世无争。
我不禁想起了临安古城里南宋王朝的醉生梦死,雷峰塔下许仙、白素贞隔断两个世界的爱情,那个生长在这片水土的诠释了“谁说女子不如男” 的秋瑾。绵长的历史过春秋,一座城池满头华发,城里长生的少女蒙上一层轻纱,用浅笑迎着如烟的过客。我开始执拗地痴迷这池烟雨,痴迷它离散聚合之美,痴迷它承载万物的宽厚胸襟,痴迷它笼罩葱茏的万木澄澈的湖水的博大,更痴迷它的淡然。尘世的纷扰剪不断,心在淡薄品岁月浮沉,驻步红尘陌上,寻本真之美,这才是生命原色。温热浸润了我干涩的心房,那份启迪正悄悄升腾着……
岁月静美,烟雨载尘;时光不老,淡然而安。愿你仍迷蒙不散。一次相逢,一份暖。
【满分揭秘】
满分作文从何而来,这篇作文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最好的例子。
一、深刻的文化底蕴 从行文的字里行间,我们能够领略到一个文字爱好者,不!确切地说,应该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对文字、对文学、对文化的解读和诠释。文章通过对烟雨西湖的相逢,不仅写尽了自己对西湖的独到理解,更能看出作者对生活的理解。
二、独到的生活体验 生活,永远都是作文的“魂”,作者来到西湖,并没有想到会遇到雨,但是现实只能如此,然而就是这样的现实,成就了一篇具有独到感悟的考场佳作。“尘世的纷扰剪不断,心在淡薄品岁月浮沉,驻步红尘陌上,寻本真之美,这才是生命原色”,不仅让我们读懂了作者,也让我们读懂了生活。
能够在考场读到这样的美文,不禁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不仅暖了阅卷人的眼,更暖了阅卷人的心。
满分作文三
一次相逢一份暖
南通市一考生
水汽氤氲里望着阿婆的脸,她正专心地煮着一锅粽子,为的是给即将中考的我求个“高粽(中)”。水汽渐散,阿婆掀开锅盖,碧绿的粽子映入眼帘。莫名地,心头一阵暖意。
似乎,每一次与粽子相逢,都会觉得温暖。
初夏的水渐涨起来,又到了童年里粽叶飘香的季节,我与粽子相逢。
“阿婆阿婆,教我包粽子。”幼时我总缠着阿婆,翠绿的芦叶对我来说是极大的诱惑。阿婆总是不厌其烦地手把手教我,而幼时的我心浮气躁,学到一半便撒手不管。阿婆乐呵呵地收着我的残局,转身去煮粽子。
“丫,等一下就来吃。”水汽氤氲里阿婆轻轻道。我总是站在门口望着阿婆慈祥的脸,贪婪地嗅着满屋的粽子香,等着阿婆把最大最新的粽子拿给我。
“呐,吃。”阿婆剥开粽子,热气弥散,米香与粽叶香夹杂,暖暖的。阿婆总望着我狼吞虎咽地吃粽子,幸福而满足地咧开缺了几颗牙的嘴。
那时我就觉得,能吃到阿婆亲手包的粽子,便是幸福。所以幼时每次与粽子相逢,便是一份满满的温暖。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阿婆的背渐渐驼了,我也搬离了乡村。于是,每一年粽叶飘香的季节里,便少了阿婆的粽子,每每吃着市场上买的粽子,总觉得味同嚼蜡。
中考前两天晚上,阿婆从乡下打来电话:“丫,明天阿婆来送粽子,保你高中!”我在心里嗔怪她的多事,淳朴的她哪里知道,我已拿下了推荐生和基地生的名额,进重点高中不是轻松得很?但心里又念起幼时的粽子,心底还是升腾起一阵暖意。
阿婆冒着雨来,看见我是止不住的欣喜。“丫,阿婆才包好的粽子!”说着便奔向厨房。望着她那忙碌的身影、那水汽氤氲间的脸,我忽然意识到自己与曾经的粽子重逢了,久违的暖意又回来了。
“丫,吃粽子!”阿婆挑出那个最大最好的粽子递给我,只一口,沁润心田,唇齿留香,与粽子重逢,那么温暖。我渐渐地明白,在我的意识里,阿婆便如粽子,带给我最朴实的快乐与心灵的慰藉。无论走多远,都会有粽叶飘香的回忆,是阿婆水汽氤氲间慈祥的脸。
坐在考场,口中满是阿婆包的粽子的味道,唇齿留香。
每一次与粽子相逢,都那么美好,且温暖,香了记忆,暖了人生。
【满分揭秘】
应该说,能够从数万篇作文中,看到这样的佳作,是一种享受,因为就是这样一篇文章真正诠释了“一次相逢一份暖”的内涵。
一、缜密的审题能力 文题是“一次相逢一份暖”,其实言外之意就是“二次相逢二份暖”,所以这篇文章考生不止一次写了相逢,而且每次相逢总能给作者以温暖的感觉,可见考生高超的审题能力。
二、高超的叙事能力 要想在考场作文中写一篇散文,说起来容易,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在有限的时间内必须把握好文章的线索,只有在思路清晰的前提下,才能水到渠成地叙事抒情。这篇文章,考生以“外婆的粽子”为线索贯穿全文,不仅使粽子成为叙事的主体,而且成为情感的载体。
满分作文四
一次相逢一份暖
南通市一考生
天边,夕霞绮丽,阳光残余的暖充斥着浅浅金黄,洒遍初冬的天。
那次相逢,注定是阳光般的,不经意间,便在心中一隅播撒温暖。
“老板,来两个甜烧饼。”我淡淡吐出几个字,却看见那接过我手上钱的,是一双布满面粉的手。
抬头,才发现他的脸上,是憨厚的笑。奇怪,心中像被阳光照过般温暖。
“小姑娘,进来玩会儿!”是个极温柔的女声,像极了我的母亲。
大概是老板娘吧,我怯怯地往里走。这才发觉小店的古朴,老式的木桌木椅,灰色的水泥墙壁,像极了那对夫妇,脱不了淳朴的底子。
妇人倒是一面麻利地揉面,一面和我交谈。细弱的身子,在庞大的木板桌前忙碌。揉搓,翻折,刷油,捶打。汗珠从额角沁出,滚落。
“上几年级了?”
“初三。”
“那不是明年就中考啦,可要好好努力呢!”
她转头,投给我大大的笑,在夕阳映照下,在小而狭窄的屋中,竟如阳光般明亮。
“我家丫头也上初三了呢!”她轻叹,“总是心疼她太苦。唉,你母亲也很心疼你吧。可怜天下父母心。”
心中柔软的一角被触动。
是呢,我的母亲,也一样心疼我。晚上她总伴我到深夜,给我削好水果,为我端茶送水……可我,是如此任性,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忘却了这份最平凡、最质朴的爱。我忽略了美好,忽略了温暖,我始终认为我活在黑暗与寒冷之中。
感谢与小店夫妇的相逢。他们身上的那种为生活而拼搏,为陌路人的小小关怀,甚至是他们对儿女的疼爱,都使我被乌云遮蔽的心重见光明。
那份最简单最质朴的暖,如同阳光,在给予我温暖的同时,也照亮了被我忽视的美好感受。是他们给了我一份温暖。
轻轻咬下手中的烧饼,面皮的酥脆混合着甜香,在咽下去的同时,也吞下了一抹阳光。
一次相逢一份暖。那日相逢 ,那对夫妇,那句鼓励,那段记忆,恰似那日在店外撞见的温暖夕阳,在寒冷的天空弥散一份简单质朴的暖。
每当寒风乍起,想起那段相逢,便觉得心中满是不变的阳光。
【满分揭秘】
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所以这篇考场满分作文能够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应该说“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景物描写渲染情 文章开头“天边,夕霞绮丽,阳光残余的暖充斥着浅浅金黄,洒遍初冬的天”与结尾“每当寒风乍起,想起那段相逢,便觉得心中满是不变的阳光”的景物描写,不仅在结构上起到了很好的照应作用,更是起到了表情达意的作用,可谓一箭双雕。
二、语言描写刻画情 “小姑娘,进来玩会儿!”“我家丫头也上初三了呢!”“总是心疼她太苦。唉,你母亲也很心疼你吧。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些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话语刻画了相逢者对孩子的挚爱之情。正是这份真挚的感情赢得了考生的心,也赢得了阅卷老师的心。
满分作文五
一次相逢一份暖
南通市一考生
午后,轻柔的阳光打着旋儿,透过窗户照进房间。
忽然看到摆放在房间一角的钢琴,琴盖上落上了灰,在日光的照射之下,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
我走向前去,轻轻地拂去琴盖上的灰尘。曾经也是那么地喜欢钢琴,可是由于初中繁重的学业,不得不暂时放弃它。
我搬来琴凳,突然有了一种久逢知己的感觉。
啊,多么美好的一次相逢啊!
指尖飞舞,是什么在渐渐响起,似一阵阵浅唱低吟,是《童年的回忆》。曲调清脆悦耳,似潺潺溪流流过。回忆起儿时的老屋,门前有棵金桂,院前有条小河。欢快的笑颜在眼前浮现,悦耳的笑声在耳边回荡,想到那些日子我便感到温暖。
曲调一转为柔和、舒缓,似月光一样。那是《月光奏鸣曲》的魅力。我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月光如水水如天,心中便平静下来。仿佛觉得弥散在这给人温暖的月光中。
手指仍不愿停止飞舞。迎面走来的是一位纯洁、天真的少女,她笑着,走着,她是《水边的阿蒂丽娜》,曲调轻快而又透着坚定,正如她在追求快乐,追逐自由。我也被她充满温暖的笑感染了,便坚定了我的信念,坚持我的中考之梦。
指尖渐渐放缓,有如一阵呢喃细语。这是《致爱丽丝》,乐声轻柔,似一杯精致的下午茶。在水汽迷蒙中的吴侬细语,让我放松了心情。
几曲终了,余音袅袅,似在回味这次温暖的相逢。
钢琴,与你相逢,给了我力量,赋予我温暖。
晚上,再次走近钢琴,耳边再次回想起琴声,便无惧窗外清冷的月光,钢琴,与你相逢的一次,给了我温暖。
【满分揭秘】
“人生何处不相逢”,但是相逢的对象仅仅是人吗?这篇考场佳作给了我们答案。
一、独特的构思 这篇考场佳作,考生写的是与钢琴的相逢,可谓是另辟蹊径,不拘一格。不仅如此,而且能够把钢琴曲与自己的生活经历巧妙地嫁接在一起,的确难能可贵。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这样的构思,可喜可贺。
二、唯美的语言 我们说要想赢得考场满分作文,如果赢得语言,那就意味着成功。这篇佳作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如“曲调清脆悦耳,似潺潺溪流流过”“指尖渐渐放缓,有如一阵呢喃细语”等语言,无不体现出考生驾驭语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