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琦君
当今,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效率,科学识写,运用汉字,受到越来越多的家长、教师的重视。然而,识字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识字量大,难度较高,教法机械,学法呆板,工具主义的教学观导致识字教学高耗低效,书写错误居高不下……不少教师、家长对识字教学产生质疑。为此,笔者展开了调查研究,试作如下归因分析。
一、对汉字文化内涵的割裂、漠视,忽视汉字的人文性
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忽视汉字与文化的关系,将汉字简单地结构化,把汉字看作脱离文化内涵的一串声音或符号的组合,重视汉字外在字形,忽视其内在的文化构成,重视多媒体课件、情境创设等辅助手段、方法的应用,而忽视汉字造字方式的特点。
其一,简单“加”“减”,机械记忆。
有些教师仅仅关注独体字笔画、合体字结构,把汉字看作是由单独的部件(偏旁)组合而成的。运用简单的“加”“减”法虽然可以减轻学习负担,但这种缺乏逻辑的生搬硬套反而使汉字学习缺乏系统性。比如“矢”字,有教师机械地讲解为:“失”不出头就是“矢”,“矢”字生“病”(病字旁)就是“疾”,“矢”字加框(医字框)就是“医”,“矢”上加“厶”(厶字旁)就是“矣”。然后一味地反复范读、跟读、用口诀强化记忆,让学生掌握字的读音笔画、结构和意义。当汉字成为干瘪的符号系统,汉字教学变成了死记硬背的技能之学,这不得不说是母语教育的悲哀。其实,在甲骨文中,“矢”表示箭头,《广雅》曰:“矢,箭也。”“疾”字最早用来表示一个人伸着双手、腰部中箭的样子。甲骨文中的“匚”表示盛箭的箩筐。《国语》:“随时备战,弓弩矢不离盛器。”“厶”表示已经发生,在“矣”这个字中表示已经射出的箭,现在引申为助词,表示动作完成。联系字源,能够帮助学生生动形象地理解“矢”这一族字。将汉字教学与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相联系起来,能帮助学生打开一扇通向汉字宝库的大门。
其二,生编硬造,歪曲本义。
生编硬造、牵强附会的现象在教师们津津乐道的“猜字谜”或“编口诀”等识字环节中普遍存在。不顾本义而随意解形,把汉字教学当成拆字游戏,虽然短时间内达到了识记目的,但是对学生深入理解这个字是极不利的。以“碧”字为例,经常听到教师将其拆分为“小王和小白,坐在石头上”。这种解析字“形”虽然简单形象,押韵易记,但与“碧”的字义并无关联。学生记“形”而不明“义”,不能算学好汉字。“碧”是个会意形声字,从“石”从“珀”,意思是像琥珀般的玉石,“白”表声,本义是青玉,引申泛指青绿色。当学生理解了“碧”的形义关系,不但容易记“形”,而且还能因“义”记“形”。有学生为“春”字创编出“三人一起晒太阳”的口诀。其实,“春”是从“艹”,从日屯声,上面是“艹”和“屯”的变形,取春天太阳温暖、草木复苏之意,跟人无关。
二、考试评价制度的简单、功利,过于强调汉字教学的工具性
目前,仍然主要根据书面考试来检查识字教学效果。以本地区为例,苏教版一、二学段的语文试卷上出现的题型主要有:根据拼音写出词语,区分形近字形再组词,拆分汉字的声母、韵母、偏旁、部首分别填空等。上述题型考查学生能否区分汉字字形,组成词语,并把汉字进行分割、剥离、拆解,据此判断学生的汉字学习是否扎实。在这样的评价方式指挥下,在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只能以“会读、会写、会认、会用”的“四会”目标为主,鲜有深层的汉字文化渗透的教学时间。课堂上教师花大力气在笔画的拆解、分析上,将学生看作盛放汉字符号的容器,重结果,轻过程,重掌握,轻理解,只求写出正确答案,以应对现有的评价考试体系。
俗话说,人生聪明识字始。汉字以其独特的音、形、义的完美结合,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对于每个刚入学的中国学生来说,要脚踏实地、不急功近利,在日积月累中学写端端正正的中国字,在潜移默化中学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这才是识字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教科书编写的文化意识淡薄,缺乏科学性
识字教材是学习汉字最主要的依据,学生对汉字信息进行的加工都来源于识字教材,而教师同样也要借助于识字教材开展教学,完成评价考核。因此,识字教材的编写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应该体现出汉字自身的内在特点,另一方面又要符合学生认知的基本规律。
20世纪末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不少版本的低年级识字教材都基本顺应了当代汉字教学和儿童发展的需求,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在编制理念、体例等方面都体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以苏教版为例,识字教材编排充分考虑到了儿童的年龄特点,注重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整合,编排形式新鲜有趣。例如,苏教版二上《识字1》:金秋、烟波、水乡;芦苇、菱藕、荷塘;夕阳、归舟、渔歌;枫叶、灯火、月光。分开来看,是一个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词语,连起来读,又像是一首音韵和谐的小诗。12个词语勾勒出金秋九月间江南水乡的迷人风光,给人以愉悦的审美感受。采用“词串”形式,展现出一个个场面或一幅幅美景,有些词是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它们与生活紧密相连,生动有趣;还有一些词语所表达的意境,可以通过图文对照来进行理解和感悟,再现一幅幅画面。在归类识字中培养想象能力,在口头造句中训练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吟诵、想象、表达中感受汉语之美。可惜这类主动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编写的韵语识字教材,没有形成科学有序的系统,也很少能将这些汉字的古文字演变过程及其文化蕴含呈现出来。由于教材编排主要以单元训练目标为线索,关注汉语言本身特点的意识淡薄,汉字教学中“文化失语”也就不难理解了。
四、教师自身的汉字文化底蕴不足,缺乏主动性
首先,师范院校缺乏相应的汉字文化课程。近年来,师范学校逐渐转变为师范学院,培养目标细化,专业方向更明确,教学课程更丰富。然而,很少有专门指向汉语言文字文化的课程,更多的是古典文学、文艺理论方面的学习,即使有古代汉语言,也是作为专业课孤立地学习,没有与小学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课例研究。
其次,中小学教研室、教师发展中心、继续教育院校等官方培训机构也缺少相关课程。不管是面对面的授课讲座,还是点对点的网络培训,即使是汉语言专业的语文教师培训,也很少开设指向语文教学的汉字应用类课程。
再次,教师个人的汉字文化底蕴不足。要实现识字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师应具有清醒的文化意识和扎实的汉字文化知识。除去识字量大、教学时间有限以外,有的教师认为识字教学就是为了解决字音、字义、字形的问题,只要教学生会读、会认、会写、会用,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因此死记硬背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有的教师则违背汉字构造原理,对汉字进行随意的分析和拆解。
汉字,用优美的线条保留了远古先民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方式,记录了先民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它是活着的中国文化。只有经过科学考据,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识字教学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正确理解和使用汉字,丰厚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使自主学习、探究能力的发展成为一种可能。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实验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