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远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丰富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思想内涵。追根溯源,“三严三实”好作风早在老一辈革命家身上牢牢生根、遍地开花。他们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左权即是其中的典范之一。
心系群众:朴素真挚的公仆情怀
1939年秋,在太行抗日根据地,左权亲自带领八路军总部和特务团与日军“扫荡”部队周旋。那几天,清漳河两岸到处是此起彼伏的枪声。战斗结束后,天空下起了大雨,左权率领的八路军队伍在大雨中不停歇地沿着泥泞的山路回撤。
队伍路过一片庄稼地时,只见已经收割好的莜麦、小黑豆等一捆一捆地倒在田里。由于战事吃紧,还来不及将这些庄稼收回家里,乡亲们就匆忙向山上逃命躲避去了。
此时,一个部队马夫从田里抱了一捆莜麦,准备喂他牵的那匹马。
左权见状,走出队伍行列,沿着田间小路来到马夫跟前,拉住他问:“你是八路军吗?”
马夫小心地放下莜麦,低着头,站着不动也不说话。
雨从头上一直流下来,两个人都沉默着。
好一会儿,马夫才开了口:“马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吃草了。”
“没有草,你就抱老百姓的莜麦吗?”左权脸色发青地说道,转身用手指了一下正在有序行进的队伍,继续说:“我们的人一天没有吃饭,没有吃饭还得打仗,为了谁呀?就是为了老百姓。八路军的战士,为了老百姓能把自己的性命交出去。决不能随意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这就是革命纪律。马饿死了,也不能偷老百姓的粮食。”
马夫羞愧地涨红着脸,向左权敬了个军礼,然后将那捆莜麦归还原处。
1940年春天的一个傍晚,警卫连一个战士不小心把尿撒在了村民兼作饮用水的水渠里。村民邢来成记错了人,找上门来后,一把抓住正在门外散步的左权,气呼呼地质问道:“怎么能在水渠里撒尿?全村人都在吃这井水。”
虽然遭到误会,但左权的态度沉着冷静。他既没有生气地埋怨鲁莽冲动的老乡,也没有解释是某个战士所为,而是心平气和地检讨自己,诚恳地向老乡赔礼道歉。
随后,左权立即来到警卫连查明情况。原来是八路军总部进驻后,部队住在这个老乡家里,但只有一个茅厕。那天遇上人多,这个战士实在憋不住了,便跑到屋后解急,而这里正是一处蓄水的引水沟。
当晚,左权立即召集总部各科负责人和警卫连的干部开会,通报此事,并布置了新砌和改建村里茅厕的工作任务,更进一步对指战员们遵守群众纪律、讲究环境卫生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天刚亮,左权便带领战士们,和村里的男女老少一齐出动,垒茅墙,挖茅厕,抬石灰,扫垃圾,清水沟……几天的功夫,总部就在全村新挖了60多个茅厕,男女分用。接着,左权又组织人员对村里的污水和垃圾等进行了集中清理,并帮助老乡制定了管理牛圈、羊圈、猪圈、茅厕的措施。村里村外的面貌顿时焕然一新,群众也赞不绝口。
这几件平凡琐事,生动地体现了左权体恤民情、重视民意的爱民思想和风范,充分折射出八路军总部和太行山区人民亲密无间、水乳交融的军民关系。
以身作则:艰苦创业的崇高风范
左权对自己的吃穿等日常生活总是严加缩减。在工作的余暇时间,他亲自动手,缝补破烂的衣服和鞋袜。他常对战士们说:“衣服和鞋子实在不能穿了也不要扔掉,还可以铺贴鞋底子,打鞋帮子,造麻头纸用。凡是补一补、钉一钉还能够穿的,就一定要补,要钉。”
有一天,左权的警卫员景伯承正在给他换洗褥单,洗净晾干一看,本就破烂不堪的褥单这下变得好似一张破网。他拿去请示左权:“首长,褥单实在破得不能用了,到供给部换一床新的吧!”左权伏在办公桌上,头也不抬地答复:“不要换,用针线缝补缝补还可以用的嘛!”警卫员说:“真不行了呀!”左权非常坚定,继续劝说警卫员:“哪有缝不起的布。缝一缝,好同志。”警卫员知道再说也没用,只得设法去缝补。
一天傍晚,左权从警卫连住的窑洞前路过,发现新战士小杨从屋里扔出一双破布鞋。左权走过去拾起来,一声不响地带走了。
夜深了,左权忙完工作后,从针线包里拿出锥子、剪刀、麻绳和碎布,在煤油灯下一针一线地钉补起来。由于他在长征途中常常帮助警卫员缝补鞋袜,熟能生巧,眼下钉补起来既快又好,仅花了一两个小时,连同自己脚上破了洞的鞋子也一起钉补好了。不同的是,自己的那双鞋子补丁摞补丁,既厚又重。
第二天早上,左权拿着两双补好的布鞋,向警卫连的住处走去。小杨等几个警卫员正在窑洞前有说有笑,见左权手里拎着鞋子走来,便围了上去。
左权将两双鞋并排放在石头上,微笑着问战士们:“你们评一评,哪双鞋子好?”小杨指着那双补丁少的鞋子抢着回答:“这双好。”
左权笑着对小杨说:“好的给你,坏的我穿。”小杨接过鞋子一看,吃了一惊:这不正是昨天傍晚自己扔掉的那双鞋子吗?他的脸顿时觉得一阵阵发烧,不禁“唰——”地立正,向左权敬了个礼说:“参谋长,我错了,我扔掉了可以再穿几年的鞋子……”左权趁机教育他说:“我们八路军是人民的子弟兵,我们要时刻保持红军时期艰苦奋斗的作风,时刻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哪怕一根线头、一块碎布,也要尽量把它充分利用起来,并且要养成习惯。”
这时,一直坐在旁边“叭嗒叭嗒”抽旱烟的老房东,翘起大拇指直夸赞说:“左参谋长真不简单,会打仗,会生产,会写文章,还会拿针抽线,钉鞋补袜,七十二行样样通,想的、干的、为的全是俺老百姓啊!”
信念坚定:坚强的党性原则
众所周知,左权因“托派”文件事件遭受留党察看处分而隐忍了近10年。如果没有对党的满腔挚爱和忠诚,背负这样沉重的精神“十字架”,情何以堪!
1932年5月,有人向苏区中央局告发,称左权任红军新十二军军长时,曾收藏过“托陈取消派”的文件。原来,在闽西的红军新十二军攻占汀州时,上海托派组织曾通过邮局寄刊物给红新十二军政委施简。1930年12月,在红军新十二军军部开会时,1团政委刘梦槐无意中在施简的衣袋里发现了“托派”文件,当即将文件交给左权。左权为不使文件扩散,看后便放进了自己的衣袋里,事后也没有向中央汇报。因此,苏区中央局决定解除左权职务,调其回瑞金。左权虽一再向党说明事实真相,但无法为当时的中央相信,最后背上留党察看8个月的处分。
虽蒙冤受屈,但左权顾全大局、忍辱负重,一如既往地倾其心血为党奉献。仅其在抗战中作出的卓越贡献即是明证: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担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的左权,协助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三大主力师开赴华北抗日前线。他亲临前线运筹帷幄,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粉碎日军多次残酷“扫荡”,取得了百团大战、黄崖洞保卫战等诸多战役的胜利,威震敌后。
1941年,得知左权郁积多年的苦闷后,侠肝义胆的彭德怀深为其鸣不平,并多次向中央申诉。中共中央对此十分重视,决定由中央组织部部长陈云负责调查此事。可惜的是,还没等到中央的正式结论,左权就英勇殉国了。
1942年5月,在反击日军“扫荡”时,左权在山西省辽县十字岭指挥部队掩护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不幸壮烈殉国,年仅37岁。
据左权的女儿左太北回忆,彭德怀曾对她说:“你爸爸一定知道,那次敌人打的第一颗炮弹是试探性的,第二颗炮弹准会跟着来,躲避一下还是来得及。可你爸爸为什么没有躲避呢?要知道,当时的十字岭上正集合着无数的同志和马匹,你爸爸不可能丢下部下,自己冲出去。他是死于自己的职守,死于自己的岗位,死于对革命队伍的无限忠诚啊!”
(图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邓明珠)